在咱们中国,用茶来招待客人那可是件大事儿,这看似简单的一杯茶,里头可藏着不少学问呢! 不光是泡茶有讲究,就连斟茶、品茶、添茶,都有它自己的“规矩”。 今天,我就给大家揭秘一下这些你不可不知的中国茶语,学学这些茶礼仪,用最纯正的传统方式来对待一杯茶,也让你的待客之道更有范儿!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这句老话你肯定听过,但你可能只知道个大概。为啥呢?你想啊,酒一般是凉的,客人接过来也不怕烫手。 可茶是热的,你倒满了,杯子烫得客人接都接不住,一不小心还可能把茶杯摔碎了,那多尴尬啊!所以,倒茶可不能满,七八分满就够了。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给人家奉茶的时候,嘴里得说声“请喝茶”。对方呢,也得回一句“莫拘礼”、“莫客气”或者“谢谢”。 如果是在人比较多的场合,茶杯不方便收回去,就放在每个人的桌子前面。 第一次倒茶的时候,一定要先敬长辈,再敬晚辈。等到第二遍添茶的时候,就可以按顺序来倒了。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客人接受你倒茶的时候,也得有“回敬”的动作: · 如果是长辈,可以用中指在桌上轻轻敲两下,表示感谢。 · 如果是小辈或者平辈,就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两下,同样是表示感谢。这可不是乱敲,里头都有规矩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的时候,除了讲究辈分、按部就班之外,还得记住一点:一定要先敬客人和来宾,然后才是自家人。 等在场的所有人都喝过茶之后,这个负责煮茶、冲茶的“司炉”(俗称“柜长”)才能自己喝茶。不然的话,就是对客人不尊重,这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可是要被人笑话的。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从茶盘上拿起茶杯的时候,不能随便把杯底在茶盘沿上蹭来蹭去,发出摩擦的声音。 茶喝完了放杯子的时候,也要轻拿轻放,不能让茶杯发出响声。 如果你要是做了这些动作,那可就犯了忌讳了,会被认为你是“强宾压主”,或者是有意挑衅,给人找不痛快。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的时候,可不能皱眉头!这在茶礼仪里,是对主人的一种“示警”动作。主人一看客人皱眉,就会觉得是不是人嫌弃自己的茶不好喝,不合口味,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六、头冲脚洗,二冲茶叶主人冲茶的时候,第一泡茶(俗称“头冲”)必须冲泡之后倒掉,不能给客人喝。 为啥呢?因为以前做茶的时候,有些工序可能会用脚踩,大家担心茶叶不干净,所以头冲茶是用来洗茶的。 如果让客人喝了头冲茶,那就是“欺侮人家”,显得你太不懂规矩了。所以,第二泡茶才能真正用来招待客人,这也就是“二冲茶叶”的说法。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七、新客换茶如果宾主正在喝茶,中途有新的客人来了,主人得立刻表示欢迎,马上换一套新的茶叶来泡。不然的话,就会被认为“慢客”,待客不周到。 换了新茶叶之后,第二泡茶要先让新来的客人喝。如果新客一再推辞不喝,那也叫“却之不恭”,显得有点不识趣了。 八、暗下逐客令虽然说咱们通常会用浓茶来待客,但有时候,如果主人因为工作原因,发现喝茶时间长了会耽误事儿; 或者是跟客人聊得不投机,客人来访太晚影响自己休息了,怎么办呢? 这时候,主人会故意不再更换新茶叶,或者茶水冲得很淡。客人就得察觉到,这是主人在**“暗下逐客令”**了,就应该知趣地起身告辞,不然就容易让主人感到尴尬和不高兴。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九、无茶色主人招待客人,如果茶水从浓到淡,冲了几泡之后,茶味已经很淡了却还不更换茶叶,那就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这词儿,它有两层意思: 1. 第一层: 指的是茶叶已经冲泡得没颜色了还在继续冲,这是对客人冷淡,没有尽到地主之谊的表现。 2. 第二层: 由第一层引申开来,形容一个人对人不恭敬,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比如,如果有人说“某某人办事无茶色”,就是说他敷衍了事,不靠谱。 ![]()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人,习惯在茶盘上摆三个茶杯,这其实是源于一句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 · 大家普遍认为,茶最好是三个人一起喝,这样方便聊天,气氛也比较好。 · 而喝酒呢,最好是四个人一起,这样猜拳行酒令什么的更热闹。 · 但是如果外出看风景、游玩的话,两个人最合适,因为两个人容易统一意见,也更容易满足游玩的兴致。 这些茶桌上的“暗语”和“规矩”,你都看懂学会了吗?下次再以茶会友,可别搞错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