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的六个经方

 仁哥文档 2025-06-14 发布于湖南

一、桂枝汤

当你发现感冒时,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酸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就用这个方子。

每付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成人每天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

服用后有微汗出来,这个处方是我们治感冒用的最多的,一般如果在服用了第一碗药后,感冒症状好了,那就不用服第二碗了。”

“服药之后需要喝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些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便会迅速恢复过来。

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了,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二、麻黄汤

发现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不出汗,一般发于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

每付药加三碗水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再提醒一遍,有心脏病不能用这个方子,其它的方子都可以服用。

三、葛根汤

发现主要症状,后脖颈肌肉僵硬、疼痛,头痛怕吹风,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的时候。

煎药方法同桂枝汤一样,这个处方还可以给因为正在发水痘而引起发烧的小孩用,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也逼出体外。

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起来非常吓人,但其实病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不出汗,一般发于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

每付药加三碗水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再提醒一遍,有心脏病不能用这个方子,其它的方子都可以服用。

三、葛根汤

发现主要症状,后脖颈肌肉僵硬、疼痛,头痛怕吹风,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的时候。

煎药方法同桂枝汤一样,这个处方还可以给因为正在发水痘而引起发烧的小孩用,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也逼出体外。

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起来非常吓人,但其实病已经好转,要注意不要刺破水痘,让它慢慢消掉就好了,只需要用一剂药就够了。

病人烧退时,体力也会同时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四、大青龙汤

这个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吐黄色浓痰,自觉体表怕冷体内很热,但是又不出汗,身体疼痛,口渴还没有胃口。

煎药方法也同桂枝汤一样,另外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以来专门用于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处方。

如果发现世界上出现一种所有国家都说暂时无法治疗的病毒性病症时,可以用这个方子来保命。

五、小青龙汤

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有清白痰,病人觉得身体里面非常冷,体表没有出汗。

也有身体疼痛的现象,但不口渴,没有胃口,喉咙中时常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些病人会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拳头大的冷块区。

煎药法同桂枝汤,服用后身体出汗之后高烧就会退去,咳嗽也会好转。

六、小柴胡汤

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觉得忽冷忽热,有恶心感,同时两胸肋部感觉有胀满感。

此方也有一个注意点,是女子在经期中,上述其他处方都不能用,在这个期间,不管是哪种感冒,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复过来,千万不要开其它处方。

如果病人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白芍,煮法与服用方法不变。”

再说第二种,进入阳明的情况。

如果进入的是阳明,那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阳明经热,一种是腑热。

经热,就是全身发热,阳明无寒症,全是热症,这时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便秘,一种是不便秘。

只有发热,没有便秘的情况下,我们就用白虎汤。

如果有便秘,第一种用大黄甘草汤,用这个方子,是在胃的下方有囤积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便秘,肚子痛,病人呈现出的症状是朝食暮吐。

举个例子,你早上吃了豆浆油条,到了傍晚的时候吐出来的还是豆浆油条,就代表说这个东西被堵在了胃里,这时候就大黄甘草两味药,就可以治好了。如果是堵在了十二指肠的时候,就需要用调味承气汤了,就是炙甘草,大黄,芒硝,堵在十二指肠时,病人会出现便秘,恶心,排气较多,肚子中间的地方会痛。

如果是堵在小肠,病人小便很黄,这就是堵在小肠了,大肠里面没有东西,所以不断的放屁,而且只放屁,不上厕所。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用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把小肠清理干净。

如果堵在了大肠里面,那就不会排气了,一个屁都放不出来,因为大肠里面都被大便堵住了。如果是堵在了十二指肠的时候,就需要用调味承气汤了,就是炙甘草,大黄,芒硝,堵在十二指肠时,病人会出现便秘,恶心,排气较多,肚子中间的地方会痛。

如果是堵在小肠,病人小便很黄,这就是堵在小肠了,大肠里面没有东西,所以不断的放屁,而且只放屁,不上厕所。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用小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把小肠清理干净。

如果堵在了大肠里面,那就不会排气了,一个屁都放不出来,因为大肠里面都被大便堵住了。这时就有大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芒硝),芒硝能攻坚,把干燥的大便都打散排出来。”

《伤寒论》:小承气汤

处方 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功能主治 轻下热结,除满消痞。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 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胀满,里急后重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