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医生。 许多人都有便秘的烦恼:要么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上厕所常憋得满脸通红;要么没什么便意,好几天才上一次厕所,小腹鼓得像气球。 今天,梁医生给大家分享三处人体自带的「通便开关」,每天花5分钟“敲透”它们,就能唤醒肠道活力,有效缓解便秘。 一. 支沟穴 支沟穴的名字很有意思。「支,通肢。沟,指沟渠。」意思是脉气行于上肢前臂尺、桡二骨之间,如水过沟渠。 具有清利三焦,降逆通便,舒筋通络的功效,尤善治疗便秘。《针灸神书》有言:“大便闭塞不能通,气上支沟阳有功。” 【穴位位置】手腕背侧向手肘的方向走3寸,也就是四个手指头并起来的宽度。两骨之间便是支沟穴。 ![]() 中医认为“三焦不通,二便难行”,肠道蠕动需要充足的气血推动,就像河道需要活水才能冲走淤泥。《中藏经》里明确指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 建议在早上起床时(5 - 7点,大肠经当令)用空心拳交替叩击左右支沟穴各50次(约2分钟)。敲击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向手臂扩散。 还可以喝一杯温水,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排便。 二. 天枢穴 从穴位命名来看,「天,指天空;枢,指枢纽」。肚脐上部为天,下部为地。这个穴位是上下腹的分界,是中下二焦气化出入的枢纽,所以命名为天枢。 【穴位位置】肚脐旁开2寸。也就是大概三指处。 ![]() 天枢穴是大肠经的募穴,同时也是胃经穴位。具有调理肠腑,升降气机,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的功效,不但能募集气血输送给大肠,还能让气机升降恢复正常,尤其擅长调治便秘。 双手握空心拳,以肚脐为中心向两侧轻敲,注意保持每秒2次的节奏。初次敲击会听到“咕噜”的水流声,这是肠道开始工作的信号。 建议饭后1小时进行,从每天100次逐渐增加到300次。坚持两个月,你会惊喜地发现:排便变得规律,腹胀也消失了。 三. 上巨虚穴 上巨虚是治疗大肠疾病的要穴。有调和肠胃,理气止痛的功效。不仅能治疗便秘,对于腹痛腹胀、肠鸣等问题,也有不错的效果。 【穴位位置】先找到膝盖下方的 “足三里穴”——外膝眼向下三寸(四指宽)。再从足三里往下三寸(四指宽),距离小腿骨外侧一指宽的地方,就是上巨虚穴。 ![]() 上巨虚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同时也是大肠之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在人的下肢汇集起来的穴位。所以,六腑有病,常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大肠病取上巨虚,符合此理论。 这个穴位相当于保和丸,大山楂丸,能消融积滞,缓解宿便堆积。 建议排便前或饭后2小时,用空拳敲打1 - 2分钟。 当便意来袭却排不出时,用拇指关节从足三里推压至上巨虚穴,重复30次。配合深呼吸(呼气时用力推压)效果立竿见影。 特别提醒:敲击力度以皮肤微红、有温热感为宜;经期、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操作;配合顺时针揉腹效果更佳;顽固便秘需配合方药调节。 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