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展飞:向内求

 莱西一中 2025-06-15 发布于山东
与老领导们小聚,一位跟我相熟的老领导感慨,这个世道不好,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重用,展飞有能力、有才华,管理能力也好经验也好都具备,但是没放在应该的位置上。
我笑了笑,跟几位领导说,其实没什么,如果是过去,我可能会怨天尤人,感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但是现在我不这么看了。
孔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王阳明也说,向内求。
凡事,不能光怪外部环境,更要找找自身的原因。
在我身上的,有些你们认为的优点,在别人看来就是缺点。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同样一件事,别人不敢去做的,你去了,有的人认为你是有担当有冲劲,有的人就会认为你没个数瞎嘚瑟。
这些年,我固然做了不少有担当的事,但是也没少嘚瑟,自然也就毁誉参半,这是我自己找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你们眼中的我的“很有才华”“很有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一定有思想,有思想的人,往往就不能百依百顺,不能百依百顺就有不确定性,就难以掌控。
难以掌控,罪莫大焉。
不是这个时代不好,是每个时代都这样,较之人才,更需要的是奴才,几千年来,概莫能外。
既然你不打算成为奴才,就不要怪环境不好。
想要玩游戏,就按照局里的游戏规则来,要不就别入局,入局了就别喊冤。
觉得冤就出局。
所以说,如果说过去我可能还有点怀才不遇的感慨,现在我早已坦然。
古往今来,很多郁郁而终的读书人,其实本质上就是没有参透这一点。
做不到同流合污,也不想和光同尘,非要众人皆醉我独醒,那就不要怪世道人心。
有人可能要说,几千年来,不是也有明君贤臣吗,有,我不否认,像李世民、魏征这种,君主知人善任,能包容臣下,知道用人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的,几千年的封建史,屈指可数。
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饮鸩止渴”里的“鸩”已经灭绝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制毒酒,制毒酒给谁喝呢?给忠臣。

所以说,人生最高级的处世哲学,不过就是6个字:向外修,向内求。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必刻意为之。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贤臣也要明君,太难。

《破窑赋》里说: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能否怀才而遇,不过是时也、运也、命也。

没必要跟自己较劲,更没必要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当中。

《论语》中讲了一种心态,叫期必心,什么是期必心呢,就是认为事情一定会怎样,如果不符合我的期待,没达到我的预期,就愤懑不平,不接受,要搞点动静出来

华杉给出了杜绝“期必心”的三个要点:“一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我有天大本事,若天降大任于我,则我能经世济国,做出一番大事业。反过来,若命运没交给我机会,我完全接受,藏之于身,浑身本事,带进棺材,我也安心自得。

二是接受失败,认输买单。多少灾祸,都是因为自己不接受、不认输、不买单,然后不断追加下注,最后不可收拾。接受,是最好的心态;认输,是最大的智慧。

三是对他人零期望,不要对他人有过高的期望,这样可以减少失望和怨恨。减少对他人的期望,能够让自己更加平和和满足‌。

还得说说历史上那些郁郁而终的家伙,往往都是输在第三点上,对他们当代的“明主”“圣君”抱有太大的期望,最后等来的反而是更大的失望和怨恨,何必呢?

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书没读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