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报复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活得比对方久一点。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寿命能够长一点,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多邂逅一些有趣又新鲜的人和事,能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领会人生的诗意,见证时代的变迁。 无论是健康资本还是精神资本,我们都要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未来蓄势。 当年轮一晃来到50岁,如果你没有以下这三种“病”,那么你会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 ![]() 没有基础病,身体有活力 在《长寿就这么简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各种慢性疾病正在悄悄地侵袭着我们,肾炎、肝炎、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早已跨入常见病的行列,而且这些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体的早衰。” 前不久,有基础病癫痫和心脏二尖瓣脱垂的大S就因抵抗力弱,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引发人们无限感慨。 无独有偶,有位网友曾讲起自己的故事: 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每天都要吃外卖,基本每天都是高油高盐高糖,夜宵还要点奶茶吃炸鸡。 就这样暴饮暴食了三年,他吃成了一个大胖子。 52岁的他却突然暴瘦,总觉得口渴,动不动就喊累,去体检时才查出自己得了糖尿病。 他一直以为糖尿病只会盯上八九十岁的老人,幸好在医院调理了很长时间后,血糖基本回归正常。 但他又开始不遵医嘱,把自己糟蹋到酮症酸中毒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急诊室抢救。 几番来回,对52岁的身体来说是巨大的损耗,他甚至差点撒手人寰。 有了糖尿病这个基础病后,他活得小心翼翼,还要经常吃药控制,生活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为曾经自己的透支行为支付了昂贵的利息。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广西巴马百岁老人的110例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位百岁老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或者癌症。 他们大多长期坚持健康的饮食,而且几乎不挑食,素多荤少,按时作息,几乎不熬夜,不轻易作践自己的身体。 没有基础病的他们身体倍儿好,吃嘛嘛香,身体富有活力,活出了百岁老人的传奇佳话。 人到50岁,如果你在体检中没有诸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那么恭喜你,长寿的概率大大增加。 如果患上基础病,也不必太过焦虑恐慌,在医疗条件如此发达的今天,请你谨记医嘱,积极进行治疗和定期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也同样能身轻体健、延年益寿。 ![]() 睡眠优质,无失眠之苦 在《关灯就睡觉:哈佛医学院高效睡眠指南》一书中,有这样一项数据: 几年前,仅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抱怨失眠,现如今,一半的成年人都在抱怨,至少3000万成年人深受严重慢性失眠压力的折磨。 有一个朋友,物欲很大,明明实力不允许,偏偏要打肿脸充胖子按揭买下三套房。 即便50岁了,每天想的都是房贷车贷。 他有加不完的班,干不完的工作,还不完的信用卡,总是因此愁得睡不着觉。 有时候半夜起来还要回想一些白天发生的事情,然后越想越精神,甚至彻底失眠了。 长期失眠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无法专心工作,头发大把大把掉,比同龄人看起来老了10岁。 在《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中,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睡眠中断或减少,久而久之也会严重损害葡萄糖稳态。即使是一个晚上的糟糕睡眠也会严重削弱我们第二天处理葡萄糖的能力。 作家于娟以前经常熬夜,导致肝功能指标高,得了癌症后,却因为肝功能不好而不能化疗。 她在《此生未完成》一书中提醒大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感染科主任窦晓光介绍,熬夜直接危害肝脏。熬夜时,人体中的血液都供给了脑部,内脏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导致肝脏乏氧,长此以往,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长期熬夜,导致严重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年纪轻轻身体就垮掉了。 美国加州大学曾做过一项睡眠时间与死亡率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 成年人睡眠时间在6.5-7.5小时之间的,死亡率最低,可一旦长期少于4.5小时或高于9.5小时,死亡率明显增高。 而那些拥有高睡眠质量的人,自带长寿因子,是真正的有福之人。 ![]() 知足常乐,没有心病 贝卡是耶鲁大学流行病学教授,也是衰老心理学领域的首席研究员。在对660名老年人进行了23年的跟踪研究后,她的团队证实了这样一项结论: 那些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人比持消极态度的人多活7.5岁。 对步入老年持负面看法的人,其大脑中与学习、情感和记忆有关的海马衰退最为严重。 老去不是时光按下的无奈印章,而是历尽千帆后与自己和解的温柔。 当你正面看待事物,世界就会同样给予你正面的反馈。 江苏频道曾报道过一位95岁的老太太,老太太表示自己从不在意外界的评价。 她对着镜头坦然地笑道:“有的时候别人整我,我都不知道,我心情比较舒畅,不像有的人因为别人一句话马上就觉得难过、不舒服。” 老太太越是这样,别人越拿她没有办法,久而久之也不再作妖,老太太因此少了很多烦心事。 里克·汉森博士融合脑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的跨界研究和实证表明: 你所关注的东西便是你大脑的塑造者。 如果你持续地让思维驻留于一些好的、积极的事件和体验,比如开心的感觉、身体上的愉悦、良好的品质等,那么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就会被塑造成既坚定有力、复原力强,又积极乐观的大脑。 人到50岁,有人认为人生开始在走下坡路,总是一蹶不振,唉声叹气。 而有人则保持着知足常乐的黄金心态,没有心病,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能坦然处之,用积极的心态酝酿力量,对抗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无常。 ![]() 岁月无情,我们终将老去。 但健康的可塑性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至少可以好好规划人生,延缓衰老的速度。 在《长寿:当人类不再衰老》这本书中,作者写道: 我们抗衰老的目的是减少疾病和失能的发生,是保持健康和活力,而不是单纯地延长寿命。 当你活到八九十岁,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富有活力,生活自理能力强。 那时的你,一定会非常感谢年轻时的自己,给自己攒下了身体健康和心理韧性方面的资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