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负能量现象面面观 2、历史镜鉴:古代智者的破局之策 3、打造积极团队氛围的实操指南 4、斩除负能量的 “尚方宝剑” 你是否注意到,总有那么一些时刻,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消极的气息?也许是一次会议上,大家对新方案的抱怨;也许是茶水间里,同事们对工作压力和领导的吐槽;又或许是日常工作中,某些人对任务的拖延和敷衍,这些都是团队中负能量的表现。 团队中的负能量就像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看似不起眼,实则危害巨大。盖洛普的调查显示,70% 的员工离职原因与负面团队氛围密切相关 ,负面情绪的传播速度是正能量的六倍。它会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侵蚀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破坏团队的协作氛围,甚至可能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01 负能量现象面面观 1、言语攻击型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仿佛是职场上的 “吐槽大师”,整天抱怨工作任务繁重、薪资待遇不公,对公司政策、领导决策、同事行为都能挑出一堆毛病。他们的言语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着团队成员的心,破坏团队的和谐氛围。在职场中,言语攻击型的负能量员工,虽然可能会指出一些问题,但方式不当,只会让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影响团队的团结和协作。 2、行动拖延型 还有一类员工,他们是职场上的 “拖延症患者”,工作总是拖拖拉拉,执行力极差。明明可以按时完成的任务,他们总是要拖到最后期限,甚至还会延误项目进度。这种行为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还会给团队其他成员带来额外的压力。在团队中,行动拖延型的员工就像取经路上的阻碍,会让整个团队的前进速度变慢,甚至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3、情绪低落型 他们就像职场上的 “林妹妹”,整天唉声叹气,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他们对工作缺乏热情,总是愁眉苦脸,这种消极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在团队中蔓延,打击团队的士气。在《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刚进入部队时,因为不适应环境,情绪低落,差点被部队淘汰。后来在班长史今的鼓励下,他才逐渐振作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在团队中,如果有情绪低落型的员工,管理者就需要像史今一样,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 02 历史镜鉴:古代智者的破局之策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在面对团队困境时的智慧,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曹操和诸葛亮是如何应对团队中的 “负能量” 的。 1、曹操与官渡之战:凝聚军心,化负为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与袁绍两大势力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这场战役,曹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兵力悬殊,而且内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军队中,士气低落;政治上,朝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仍有不少官员对他心怀不满,暗中与袁绍勾结。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深知,如果不能解决内部的问题,就无法集中精力对抗袁绍。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军心。在战斗结束后,曹操的手下在袁绍军营中缴获了一批信件,这些信件是曹操军中一些将领与袁绍暗中勾结的罪证。按照常理,曹操应该严惩这些通敌的将领,以维护军纪。然而,曹操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下令将这些信件全部焚毁。曹操认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人才。虽然这些将领有通敌的行为,但他希望通过宽厚对待他们,使他们感恩图报,为自己的事业效力。而焚毁这些信件,则可以稳定军心,使大家安心作战。 曹操的这一做法,不仅展示了他的宽广胸怀和高超的领导智慧,也让那些原本心怀二意的将领们对他感恩戴德,更加坚定地追随他。 2、诸葛亮治蜀:恩威并施,整顿风气 三国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在治理蜀国的过程中,诸葛亮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整顿团队中的不良风气。当时,蜀国的官员们存在着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也让百姓们对政府失去了信任。 诸葛亮深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于是,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他坚持 “威之以法”,坚持法律面前虽仇必赏,虽亲必罚,整顿吏治,使得蜀汉社会安定。例如,长水校尉廖立,自恃才高,对诸葛亮的政策不满,经常发表一些不当言论,扰乱军心。诸葛亮毫不留情地将他贬为庶人,流放边远地区。 除了严厉的惩罚,诸葛亮也注重对官员的教育和引导。他以身作则,生活简朴,为官员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还经常教导官员们要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大将军费祎 “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蔬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常人”;车骑将军邓芝为官 20 余年,“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而诸葛亮最欣赏的姜维,虽官至大将军,却也宅舍弊薄,资财无余。 诸葛亮的恩威并施,使得蜀国的风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得到了提高,百姓们对政府的信任也逐渐恢复。在他的治理下,蜀国逐渐走向繁荣昌盛,成为了三国时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03 破解负能量的 “九阳神功” 面对团队中的负能量,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让团队重新焕发出活力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对管理者们有所帮助。 1、沟通秘籍:打开心门,化解坚冰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管理者,要主动与负能量员工进行私下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沟通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同时,管理者也要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曾经有一位管理者,发现团队中有一位员工最近总是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于是,他主动与这位员工进行了沟通。在沟通中,他耐心地倾听了员工的抱怨和烦恼,原来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任务过重,压力太大,而且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管理者听后,首先对员工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感谢,然后与他一起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同时,管理者还承诺会关注员工的工作情况,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这次沟通,员工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2、激励法宝:点燃热情,激发潜能 激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管理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和认可。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可以是奖金、奖品、晋升机会等,精神激励可以是表扬、赞美、荣誉称号等。 3、责任重担:赋予使命,重塑价值 责任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管理者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特长,给他们分配适当的工作任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团队和公司的重要性。同时,管理者也要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在阿里巴巴,马云非常注重给员工赋予责任和使命。他曾经说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阿里巴巴的使命。我们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白,他们的工作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 在阿里巴巴,员工们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对公司的重要性,他们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实现公司的使命而努力奋斗。 4、文化熔炉:营造氛围,凝聚人心 企业文化是团队的灵魂,它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管理者要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工作。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培训、活动、榜样等方式来传播和传承。 在谷歌,公司倡导 “不作恶” 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创新、合作、追求卓越。谷歌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丰富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员工感受到了公司的关爱和尊重。同时,谷歌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员工生日会、团队建设活动等,增强了员工之间的感情和团队凝聚力。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中,谷歌的员工们充满了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4 斩除负能量的 “尚方宝剑” 负能量如霜,会打蔫团队的希望之苗;正能量似光,能照亮团队的奋进征途。 1、明确底线:划定红线,令行禁止 无规矩不成方圆,团队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对于传播负能量的行为,要划定清晰的红线,明确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现有人触碰红线,要依据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明白公司的态度,不敢轻易传播负能量。 2、及时止损:当断则断,不留后患 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团队氛围的负能量源头,管理者要有当机立断的勇气,果断将其辞退。虽然辞退员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但与负能量对团队的长期危害相比,这些成本和风险是值得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只有及时清除团队中的 “害群之马”,才能避免团队被进一步污染,保持团队的健康发展。 写在最后: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团队中的负能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管理者的漠视与不作为。作为管理者,我们肩负着引领团队前行的重任,要用智慧和行动化解负能量,让正能量成为团队的主旋律。 记住,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应对团队中的负能量,共同打造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