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里的资深老主管老赵上午办完退休交接手续,下午就趁大家午休时间默默离开了,谁也没打招呼,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有些年轻同事感到纳闷,前一天见面还热情洋溢地打招呼,今天的态度怎么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年轻同事百思不得其解,中年同事却感同身受,单位里的这种奇怪现象并非偶然,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人情淡薄了。 老赵退休没多久就给女儿办婚宴,没给单位领导和同事发请帖。老赵这些年随了不少份子钱,有些同事没收到请帖,本着人情往来的风俗想给老赵回礼,有位领导用手机给老赵发红包时才发现微信已被删除,当场愣住了,不禁唏嘘不已。 有个别关系不错的老同事找到老赵,才知道老赵的回门宴已经办完了,想随礼让他张罗吃个饭,也被老赵婉拒了。老赵说,女儿的回门宴只请了亲戚简单聚了一聚,其他的朋友和同事都没请。白事不请自到,红事不请不到。既然没发请帖,大家就不必随礼。单位正搞禁酒令,不给大家添麻烦了。 这件小事在单位的湖面上没有激起一丝涟漪,人来人往,物是人非,人人都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近些年以来,单位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人情味儿越来越淡薄了。 以前,领导和同事的婚丧嫁娶、生病住院,都是走动人情的机会,同事之间要随份子钱。现在,红白喜事,同事之间不太张罗了,张罗过度了就是违规;生病了也不告诉别人,各自心照不宣,各过各的日子,让人心生几种感慨: 1.老赵上班时按部就班,客客气气与人交往,办完退职手续就悄然离去,没有丝毫留恋,连挥一挥衣袖都没有,更没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对单位毅然决然的断舍离,如果没有经历过长夜的痛哭和对人际关系的绝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不是他突然变了,而是他回归内心深处本来的样子。 2.老赵在单位是一位资深的业务主管,始终也没得到提拔重用,人到中年之后,他就对命运有了清醒的认知,对待名利不争不抢,退职后平淡离场,开启自己的独处生活,不把自己的时间、感情、情绪浪费给别人,不卷入跟别人的能量纠缠当中,就会变得波澜不惊、心态安详。 3.老赵把退休当成职场的休止符,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当单位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学会收回热情并礼貌退场。曲终人散,默契散场,这就是江湖规矩。人走茶凉,你千万别矫情,还指望喝口热茶,不是别人不讲人情,而是你不懂规矩了。 4.老赵开始享受孤独。不合群不代表他不与人为善,而是淡淡的做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那些合群的人其实是害怕孤独的,本质上是因为自己没主见,期待大家的认可,害怕被别人抛弃。一个喜欢享受孤独的人,他其实是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享受孤独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者。 5.老赵退休那天就实现了断舍离,开始享受独处的快乐时光。一个人独处时感到舒服,说明他的内心一定非常强大。这样的人不爱社交,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愿被别人打扰。你来找我,我可以陪你聊天,但我不会主动找你。别人需要帮助时,我能帮就帮,不求回报,也不计较得失,情绪稳定,无欲无求。 6.外人看老赵这类人可能不合群,但这样的人绝非简简单单的喜欢独处,在他们的世界里,高质量的独处永远胜过低质量的社交。这样的人往往拥有一种静默的力量,不需要外界的喧嚣来填补空虚。对他们来说,孤独是自己的选择,不是逃避人群,而是主动筛选人群,不是冷漠无情,而是把热情留给家人。 7.老赵退休那天,仿佛瞬间隐入了人海。此等清冷退场,并非薄情,而是一种异常清醒的告别仪式;并非不谙世故,而是深悉繁复人情终有谢幕一刻。如周国平所言:“独处能检验一个人灵魂的深度。”单位里那点热闹的余响,不及手中一盏清茶、窗外一缕月光,契合他心中那份悄然无声的宁定。 8.老赵并非逃避尘世,而是推开喧嚣重围,回归了自我安宁的静室。梭罗曾言:“我从未找到比独处更好的伙伴。” 这种独行,绝非冷漠,而是一种看透世情之后对自己本心的忠诚守护。 PS:现在的单位里,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开始喜欢独处。当荣光褪去,人生终需独自面对余下的路程。《百年孤独》曾说:比起被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也许这才是“老赵们”的真实心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