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 译文

 幽默的数据线 2025-06-17 发布于浙江
Image

原文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译文

我认为疾病发作往往极为紧急,仓促之间查找医书,关键的治法难以迅速获得,因此重新汇集了各种“可采用的治法” 与 “不可采用的治法”。与三阴三阳篇相比,这些内容更便于快速查阅。况且,临床病症有时不仅限于三阴三阳的范畴,更多治法需从 “可与不可” 的准则中寻求。

脉象表现为濡软无力,关部(脾胃对应部位)尤其虚弱,寸部(巅,对应上焦)濡软,寸部兼见微象,尺部(下,对应下焦)涩滞不畅。微脉主阳气不足,涩脉主阴血亏虚。阳气本已微弱,若感受风邪出现自汗,反而会因虚阳浮越而躁动心烦。阴血亏虚则会导致四肢厥冷且怕冷。若阳气虚衰时误用发汗法,会进一步扰动虚阳,导致烦躁不安、无法入眠。

右腹部有异常搏动(动气在右,多属肺脾气虚或痰饮内阻),不可使用发汗法。若误用发汗,会损伤阳气与阴血,导致鼻出血、口渴、心中烦热,饮水后即呕吐清水(因脾胃阳虚不能化饮)。

原文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译文

左腹部有异常搏动(动气在左,多属肝血虚或肝气逆),不可用发汗法。若误用发汗,会导致头目眩晕、冷汗不止、筋脉惕动、肌肉瞤动(颤抖)。

上腹部(心窝部)有异常搏动(动气在上,多属心阳虚或胃气上逆),不可发汗。误用发汗会使虚气上冲,自觉气逆至心前区,出现心悸、胸满等症。

下腹部有异常搏动(动气在下,多属肾气虚或下焦寒凝),不可发汗。误用发汗会导致欲汗不出、心中极度烦躁、骨节剧痛、头目眩晕、怕冷,进食后呕吐,食物停滞不下。

原文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译文

咽喉部闭塞不适(多因阴液不足或寒凝气滞所致),不可用发汗法。若误用发汗,会损伤阴血,导致吐血、气息微弱欲绝,手足厥冷,身体蜷曲欲暖,无法自行温煦。

若脉象呈现数而躁动、重按微弱(提示阴虚内热或虚阳外浮),不可发汗。误用发汗会耗伤阴液,导致大便难解、腹中干硬、胃中燥热烦躁。此类脉象看似热象(数脉),实则本源为虚,与实热证本质不同。

脉象表现为微而弱,关部尤弱,寸部(巅)濡软,尺部(下)微象明显,寸部兼弦象。弦脉主阳气浮越,微脉主阴寒内盛,呈现上实下虚(上有假实,下为真虚)之象,患者自觉畏寒欲暖。脉见微弦为正虚之征,不可发汗,误用则阳气更虚,寒栗不止,难以恢复。

原文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译文

咳嗽剧烈,频繁吐出涎沫,咽喉必然干燥,小便不利,心中饥饿烦躁,每日傍晚发作,症状类似疟疾,但仅觉怕冷而无发热,此为虚证兼有寒栗。若误用发汗法治疗咳嗽,会导致身体蜷曲、胸胁苦满,腹部坚硬拘急。

四肢厥冷,脉象紧(主寒或实),若属虚寒厥逆,不可发汗。误用发汗会损伤阳气阴液,导致声音紊乱、咽喉嘶哑、舌体萎软、言语困难。

各种厥逆证误用发汗法,病情轻的难以痊愈;病情重的会出现言语混乱、目眩头晕,甚至危及生命。

原文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译文

咳嗽而小便通利,或伴有小便失禁的患者,不可用发汗法治疗。若误用发汗,会导致阳气外泄,出现四肢厥冷的症状。

伤寒患者出现头痛、轻微发热(热势如羽毛覆盖体表),症状类似中风(风邪袭表),常自汗出且伴有呕吐,此时若误用泻下法,会加重心烦,心中懊憹(烦热郁闷)如饥饿感;若误用发汗法,会导致痉病,身体强直、难以屈伸;若用熏蒸法,会引发黄疸,小便不通;若用艾灸,会导致咳嗽、唾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