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啰~大家好,我是晓君~ 新手宝妈一枚,每天坚持写作,努力靠写作挣钱来养娃,记录每天的生活感悟。 🌷 最近发现小西瓜,居然会爬会坐了。 不过他的爬,是那种往后爬行,俗称“后退”,两只腿拖着往后挪的样子很有意思。 每次看到他往后挪的样子,都笑咱小西瓜「学爬」是先学会“以退为进”! 有姐妹就说,“爬”和“坐”不就是自然而然会的吗? 确实,不用学,但是当大多数宝宝还在努力练习翻身时,6个月的西瓜弟弟已经能稳稳独坐,甚至开始尝试爬行了! 我在群里分享了小西瓜坐着玩玩具的视频时,立刻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哇塞,小西瓜这也太超前了吧!" "我家娃8个月还坐不稳呢""会不会是发育太迟了?这需要干预吗?"有个姐妹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大运动发育的那些事儿,看看所谓的"超前发育"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引导? 但事实上,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个体,发育节奏差异可以很大。 独坐:4-9个月都属正常范围 "每个婴儿的大运动发育差别会比较大,有些可能会早一点,可能10个月、11个月就已经会走了;有些甚至可能会延迟到15个月以后才会独自走路,一般都还在合理范围内。" 这可能只是宝宝个体发育节奏较快,并不一定意味着"超前"或"异常"。
这是因为他们喜欢探索身体能力,不断尝试新动作,这种主动性会加速运动技能的发展。 同时,神经肌肉系统的成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协调性好的宝宝更容易掌握复杂动作。 而我们小西瓜就是属于活泼好动的那种,除了躺平在睡觉,其他时间他的手、脚都在动着的。 2⃣️科学的早期训练:重视趴卧时间 我们小西瓜在月子里因为肠胀气就每天趴几分钟,后面就慢慢趴习惯了,他每次一趴就好久,我想这可能是他运动能力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来五个半月直接不要半躺了,要坐着才可以,他可能发现坐着的视角会很好。 所以只要他想坐了,就给他坐呗,只要不要坐太久就可以了。 有些家长过于呵护,总把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在固定位置,其实这种情况反而可能延缓他运动能力发展。 三个月后就可以把爬爬垫安排上了,让宝宝多在爬爬垫上玩。 哪怕他趴着也好,练习翻身也好,这对他的大运动发育真的很有帮助,不要整天在床上玩,床太软了不利于宝宝爬行。
我们家三个月就安排了爬爬垫,而且爬爬垫上各种发声玩具分散各处,这无形之中创造了极佳的运动环境。 玩具多了,他想玩玩具,他就会自己想办法爬着去拿玩具玩。
平时千万不要哑巴式带娃,也不要把娃当成一个工具人,要加强语言互动和社交游戏,这对宝宝语言发育好。 而且也要对他多进行手部精细动作游戏,比如抓握、传递物品的能力。 虽然这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约4.3%的宝宝会这样),但爬行对脑部发育、感觉统合等有独特益处。 因此,即使宝宝表现出早期站立行走的倾向,也应鼓励多爬行: 作为父母,我们最该做的不是拿着尺子测量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而是提供一个安全、充满爱的环境,让宝宝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和能力。 比起纠结于某个动作出现的时间点,更重要的是享受与宝宝共同经历的每一个成长瞬间。 无论是他第一次努力抬头的专注表情,还是摇摇晃晃爬向你时的灿烂笑容。 尊重宝宝的独特性,相信生命自然成长的力量,这才是最好的养育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