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农村老家,有一位早已过世的按辈分我叫大爷的老人。那回偶尔提起,忽然对他的大名发生了兴趣,就打电话问他的重孙子,他老爷爷大名中的第三字是哪个字。他说是个“煮”字:“者”字下面四点水。我说不对。他说家谱上就是这么写的:于鸿煮。我说家谱上这么写也不对。你想想看,“鸿”是什么?不的大雁吗?大雁一“煮”,结果会怎样呢?他没有再说什么。由他所说的“煮”字,我想到了“翥”字:“者”字下面加个“羽”。“翥”的意思是“飞”。“鸿翥”,大雁飞翔的意思。随又想起苏东坡的著名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不知哪位有学问的前辈给鸿翥大爷起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却又被不知何人易之为“煮”,前辈地下有知,当不胜唏嘘矣。 跟这个非常之好的大名适成鲜明对比,鸿翥大爷的小名叫“高儿高儿”。“高儿高儿”也者,乃指一种半兽半鬼令人恐怖的怪物。大人吓唬淘气的孩子,每每会说:“别哭,别哭!再哭’高儿高儿’就来了。啊呜!”就通常情况而言,人小的时候,叫小名;及至成年,又特别是到了老年,则不能再叫小名;至于再叫老年人的类似于“高儿高儿”这样不雅的小名,就不啻是犯忌了。事情往往是这样:你越是在乎的东西,越可能引别人冒犯,冒犯的趣味,就来自你的在乎;相反,如果你不在乎了,冒犯就失却了趣味,别人就不冒犯了。鸿翥大爷偏就是在乎。于是,乡亲们便一再目睹这样的景象:一个或几个孩子嘻嘻哈哈地嘴里喊着“高儿高儿!高儿高儿!”在前面跑,鸿翥大爷气急败坏地在后面撵。这里,我之所谓鸿翥大爷气急败坏也者,也可能是表面现象。换言之,人们所看到的他老人家的那种气急败坏,其实是故意而为,虚张声势,就为的是斗哄着孩子们玩儿。——孩子们乐在其中,安知他老人家不也乐在其中呢? 鸿翥大爷到了成亲的年龄以后,父母托人给他找了媳妇。媒人说他的媳妇长得多好多俊,他自然非常高兴。越高兴他就越想一睹芳容。不过,在当年那个时代,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不知道费了多少琢磨,鸿翥大爷终于下定决心,悄悄登门去睃上一眼。想来,他在登门以前,一定是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工作的。所以,到了他未来媳妇的村庄,先是躲躲闪闪,畏葸不前,后则大踏步直奔大门而入。及至进了大门,好像又胆怵了,只敢站在那里,手扶门框,做贼也似,探头探脑地往北屋里瞅。吆好!一家人正在包包子,他仿佛闻见了韭菜的香味。鸿翥大爷的勇敢或许值得佩服吧,说话的本事则不敢恭维。当此之时,他竟不假思索地嚷了一句。你道他嚷了什么?只怕让你猜一万遍也猜不着,他说:“嗨!包子不大,撮(折)还不小哩!”说罢,拧头就跑,引得村头的两只黄狗好一阵狂吠。等到狗不叫了的时候,他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看看四下里没人,竟就地翻了两个跟头,又坐地上歇了一会儿,才悠悠达达地回来。那么,他到底看没看见自己未来的媳妇呢?这故事是我听别人讲的,讲故事的人没有明说,我也没有问及。照我想来,他既然已经高兴得在土垃地上翻起跟头来了,就应该是看见了,而且证实了媒人的说法,至于是不是看得十分清楚,怕就不好说了。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鸿翥大爷的这次行动,得说是对于旧社会封建包办婚姻的一个挑战。 打油一首作结—— 旧时婚姻兴包办, 父母之命媒妁言。 无爱硬捆一生苦, 有情强拆两心寒。 大爷勇敢偷窥妻, 小侄调皮为点赞。 自由恋爱今朝好, 也须慎重结良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