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路径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教育创新迎来关键机遇期,为深化“新工科”建设内涵,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升级,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年6月15日成功举办“2025智育未来——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国际研讨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路径,搭建跨地域、跨领域的对话平台,推动教育国际化与产教融合纵深发展。 聚焦时代需求,锚定教育转型方向 面对技术革新对教育生态的重塑,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响应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号召。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特色,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能力,探索数字化教育应用新范式,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构建高规格平台,汇聚全球智慧 研讨会汇聚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彭亨苏丹阿都拉大学、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彭亨教育基金大学、韩国圆光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高校教授、学者,以及北京中诚力锘科技集团、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展开多维深度对话。 核心议题聚焦: - 跨学科融合的“新工科”教学模式创新 - 人工智能时代产教融合的挑战与实践 -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马高校合作新机制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化转型路径 深化实践探索,推动成果落地 会议由高璐副校长主持,于佳副校长致欢迎辞,来自马来西亚彭亨苏丹阿都拉大学、马来西亚彭亨教育基金大学、韩国圆光大学、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及企业领袖代表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真知灼见,实现教育端与企业端的深度对接。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张德佶教授现场演示了软件学院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体教学产品,生动呈现"教学-实践-应用"闭环特色。这一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位居黑龙江高校前列,彰显了教育创新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会议现场,在海外及国内高校、企业三方代表们的见证下,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发起者正式启动"一带一路"信息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国际合作进入机制化运作新阶段,该共同体将构建 "技术共享、资源互通、人才共育"三位一体平台,为打造国际化产教融合、生态共建奠定基础。 赋能区域发展,擘画未来蓝图 本次研讨会以国际化视野与数字化创新为双轮驱动,显著提升了学校在国际教育交流领域的能级,深度拓展了数字化教育创新的实践维度与认知边界。面向未来,学校将锚定国际合作深化战略,构建更具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同时加速科技成果向教育场景的转化进程,致力于打造东北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范式,为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的落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以教育创新动能推动区域乃至国家教育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
|
来自: 新用户4580Cvs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