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自创诗歌手稿曝光!楷书竟如此厚重!庄严大气!直接封神!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5-06-18 发布于上海

周总理书法自成一体,这是我们熟知的问题,而周总理最典型的楷书作品,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这是周总理楷书的典范之作,那么,你见过周总理的诗歌手稿吗?

我们虽然比较常见周总理的书法作品,但是,却很少见到他的诗歌,下面就分享一份周总理的诗歌手稿,这幅手稿,也为我们呈上视觉盛宴!

从这幅手稿字迹上看,这也是周总理难得一见的楷书精品,虽然是楷书,但是,字里行间,还是有着一种行书的笔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将楷书的精妙之处,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表现。

用行书的笔意写楷书,这才是楷书最大的精妙,相信,对于喜欢书法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对于经常欣赏书法的朋友,也是熟知的。

而在这幅作品中,就将这样的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应用,堪称完美,从整体上看,也是非常协调的,统一的,那种大气感,跃然纸上。

首先来看,这里的字迹,几乎每一个字,都是一种浓墨重写的状态,但是,却有的点画,却表现出一种飞白特点,通过这样的飞白,也足以看出来,书写的力量感,以及行笔速度的拿捏,控笔能力,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字迹,在起笔上,变化更加丰富,时而是一种尖锋的形式,时而是一种截面的形式,变化多端,不仅有着方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很是随机,没有刻意的安排,可见,周总理楷书的娴熟程度,让人佩服。

不过,这里的字形上,却有着突出的变化,在我们的印象中,周总理的楷书,度表现出一种扁平的状态,或者是一种方方正正的样子,而这里的字迹,却给人一种或高,或方,或扁的状态,很是随机,没有统一性。

从这种造型上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字迹,也是遵循了随字而安,因字赋形的原则,让每一个字,都能够很好地表现结构之美,造型之妙。

而在整体布局上,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种舒朗的格调,表现的很是完美,尤其是字距和列距的对比上,视觉冲击力更大,列距更大,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感。

在这幅作品中,也有非常个性化的点画,诸如“君”字的撇笔,不仅刚劲有力,而且十分纤细,其纤细程度,绝对是超乎想象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种利落感,一种干练的劲。

也有的笔画,写得十分含蓄,内敛,诸如“英”字的捺笔,却写成了一个非常饱满的圆点的形式,这种形式,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清新的,也是厚重的,相信,单凭这样的一个点画,就能够轻松俘获你的“芳心”的。

这首诗歌,相信,你也读过这内容吧,这样写道“山中岁月纪春王,颁诏何须辨鲁唐?此日甲兵栖越纽,相期铙吹渡钱塘。檄传英霍军威远,势压杭嘉士气扬。成败区区君莫问,中华终竟属炎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