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职场新贵苏舜钦:一顿饭吃丟乌纱帽

 写乎 2025-06-19 发布于四川

作者:曾昭安

北宋时,有这样一个人,他才华横溢,本是职场新贵,却因一顿饭而丢掉了乌纱帽,他就是苏舜钦。

苏舜钦在当时的文坛和官场都有着不小的名气。他年少时便以诗文著称,其文风豪迈,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他有诗云:“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可见他胸怀壮志,渴望在仕途上大展拳脚。在官场中,他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一路开挂,成为众人眼中的新贵。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人物,却在一次看似平常的饭局中栽了跟头。那是一场由苏舜钦本人组织的饭局,他邀请了一些同僚好友。这饭局本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大家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吟诗作对,还请了两位歌妓助兴。可是,他们的经费来源却出了大问题。除了苏舜钦自掏腰包十贯钱,其他同僚凑份子“众筹”,他们还用卖办公室废纸、旧信封等的钱来支付饭局的开销,这在当时可是违反规定的。

北宋对官员“四风”问题抓得相当严,处理也毫不手软:官员贪污5000文(约合现在人民币500元)即构成犯罪。公务宴请需用“公使钱”,超标即违法;召妓陪酒更是“杖八十”的重罪。苏舜钦虽自掏腰包,但卖废纸、旧信封等属“私卖公物”,踩了红线。更要命的是,他宴请的是清一色的改革派“自己人”,饭局成了“小圈子聚会”,正中保守派下怀……

于是,苏舜钦被人举报、弹劾了,说他“监守自盗、腐败堕落”!宋仁宗一怒之下,将苏舜钦“双开”(除名勒停),其他十余名赴宴者,包括“宋诗第一人”梅尧臣,统统受到惩罚,就连苏舜钦的岳父杜衍都受牵连下台,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进奏院狱”(进奏院:相当于现在驻京办兼国办文件分发中心。苏舜钦为该院“一把手”)。

苏舜钦欲哭无泪:“卖废纸、旧信封聚餐是惯例啊!别的单位也这么干!”但法律无情:“监守自盗三十匹绢可判死刑”,他虽免于牢狱,却丢了乌纱,从此在苏州盖起沧浪亭,自诩“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41岁便郁郁而终!

苏舜钦既是庆历新政改革派与保守势力博弈的牺牲品,亦折射出其公私界限模糊、政治敏锐性不足的性格缺陷,当代职场人尤其是年轻人当以“苏”为鉴,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敬畏并遵守规则,防微杜渐,以免因小失大。毁了自己的前程和人生。请记住:沧浪亭的竹子再清雅,不如心中有戒尺;庆历四年的酒再香醇,不如君子之交的淡如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