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最憋屈的五大谋士:他们的计策若成功,历史将彻底改写!

 伟天英 2025-06-19 发布于河北

提起三国谋士,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诸葛亮的 “空城计”、郭嘉的 “遗计定辽东”?但在正史的夹缝中,藏着一群真正的 “隐形操盘手”—— 他们的计策比《三国演义》更惊险,甚至曾差点让曹操、刘备、孙权的命运彻底反转。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被刻意淡化的冷门谋士,看看他们如何用一条计策撬动整个三国格局。

一、沮授:袁绍集团的 “战略天花板”,三次错失改写历史的机会

在袁绍麾下,沮授才是真正的 “谋主”。他提出的三大战略,随便实现一个都能让袁绍提前二十年统一天下:

  1.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手棋

早在曹操之前,沮授就建议袁绍迎汉献帝迁都邺城。当时汉献帝流亡河东,沮授精准预判:“迎天子则名正言顺,讨伐诸侯师出有名”。但袁绍听信淳于琼 “迎天子会受制” 的谗言,最终让曹操抢得先机。如果袁绍采纳此计,官渡之战时曹操将陷入 “师出无名” 的绝境,甚至可能被袁绍以 “勤王” 名义联合诸侯围剿。

  1. 三年疲曹的持久战

官渡对峙期间,沮授看透曹操粮草不足的致命弱点,提出 “进屯黎阳,分兵抄掠” 的拖垮战术。只要袁绍坚守不出,曹操最多半年就会因缺粮崩溃。但袁绍急于决战,反而被曹操火烧乌巢翻盘。

  1. 反对诸子分立的政治远见

袁绍将三个儿子分驻青、幽、并三州,沮授直言这是 “取祸之道”。他警告:“一旦主公身故,诸子必因权力争夺自相残杀。” 果不其然,袁绍死后袁谭、袁尚兄弟阋墙,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沮授的这些预言,几乎精准到了 “剧本级别”。

三国最憋屈的五大谋士:他们的计策若成功,历史将彻底改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二、田丰:袁绍帐下的 “预言帝”,一条奇计差点让曹操万劫不复

田丰堪称三国时期的 “战略预言家”,他的三次精准判断,差点改变三国走向:

  1. 趁虚袭许都的致命一击

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东征刘备时,田丰力劝袁绍:“此时许都空虚,若以轻骑突袭,必能生擒汉献帝!” 但袁绍以 “小儿子生病” 为由拒绝。田丰气得 “以杖击地”,痛斥袁绍:“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 若袁绍采纳此计,曹操将腹背受敌,甚至可能提前出局。

  1. 持久战破曹的终极方案

官渡之战前,田丰提出 “据险固守,分兵抄掠” 的策略:“我军粮草充足,可与曹操打持久战;同时派精锐骑兵骚扰其后方,不出三年,曹操必败。” 但袁绍刚愎自用,坚持速战速决,最终被曹操火烧乌巢。

  1. 预言袁绍必败的神级预判

袁绍兵败后,狱吏向田丰道贺:“主公大败,先生必将重用。” 田丰却摇头叹息:“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果然,袁绍为掩盖自己的失误,将田丰处死。曹操听闻田丰死讯,感叹:“向使袁绍用田丰计,吾安得至此!”

三国最憋屈的五大谋士:他们的计策若成功,历史将彻底改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三、贾诩:从毒士到开国功臣,两次奇谋改写曹操命运

贾诩的计谋以 “毒” 著称,他的两次关键决策,差点让曹操命丧黄泉:

  1. 宛城之战的致命陷阱

建安二年(197 年),曹操征讨张绣时,贾诩设计让张绣假意投降,却在曹操纳张绣婶母邹氏时发动突袭。曹军大败,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此役若成功,曹操将失去争夺天下的根基。

  1. 二次追击的神级反转

曹操撤退时,贾诩先劝阻张绣追击:“曹操必有防备。” 张绣不听,果然败北。随后贾诩又力劝张绣再次追击:“曹操已撤去防备,必败。” 张绣半信半疑,结果大胜。贾诩解释:“曹操善于用兵,撤退时必亲自断后;击败追兵后,必加速行军,此时追击必能取胜。”

  1. 劝降张绣的战略眼光

官渡之战前,袁绍派人招降张绣,贾诩却当众回绝:“袁绍连兄弟都容不下,何况我们?” 转而劝张绣归降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向远大,必能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曹操大喜,称贾诩 “使我名扬天下”。

三国最憋屈的五大谋士:他们的计策若成功,历史将彻底改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四、程昱:曹操的 “定海神针”,三城坚守保住曹魏根基

程昱的忠诚与谋略,堪称曹操的 “救命稻草”:

  1. 兖州保卫战的空城计

曹操东征陶谦时,陈宫、张邈反叛,迎吕布入兖州。程昱与荀彧死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城。程昱亲自到范县,说服县令靳允坚守:“吕布背信弃义,必不能久。” 他还派人伪装成吕布使者,骗开东阿城门,最终保住三城。曹操回来后握着程昱的手说:“若非程卿之力,吾无所归矣。”

  1. 力阻曹操依附袁绍

曹操兖州新失,又遇蝗灾,军粮殆尽,一度想依附袁绍。程昱劝谏:“明公以龙虎之威,可受制于人乎?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战士不下万人,若与荀彧共谋,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幡然醒悟,最终击败吕布。

  1. 十面埋伏破袁绍

仓亭之战中,程昱献 “十面埋伏” 之计:“可退军至河上,伏兵十队,诱袁绍追至河边,再前后夹击。” 曹操依计而行,袁绍大败,元气大伤。

三国最憋屈的五大谋士:他们的计策若成功,历史将彻底改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五、李儒:董卓集团的 “隐形大脑”,五条毒计搅动天下

李儒堪称三国前期的 “毒计大师”,他的五条计策彻底改变了历史走向:

  1. 废立皇帝的政治豪赌

董卓欲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李儒力挺:“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 他还建议董卓在温明园召集百官,以武力威慑众人。最终,董卓成功废立,掌控朝政。

  1. 迁都长安的战略转移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李儒献计:“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西头一个汉’。” 董卓依计迁都,避开关东联军锋芒。

  1. 离间吕布与董卓的致命一击

王允设计貂蝉离间吕布与董卓时,李儒识破计谋,劝董卓:“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 但董卓被貂蝉迷惑,拒绝采纳,最终被吕布诛杀。

  1. 荥阳设伏大败曹操

董卓迁都长安时,李儒献计:“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 曹操果然中计,大败而逃,若不是曹洪拼死相救,险些丧命。

  1. 毒杀少帝的千古骂名

李儒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杀弘农王刘辩。刘辩不肯饮药,李儒竟强逼其服下。此暴行引发天下公愤,也为董卓集团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三国最憋屈的五大谋士:他们的计策若成功,历史将彻底改写!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结语

这些被低估的谋士,用他们的智慧和计策,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的故事,藏着三国最真实的生存法则:真正改变历史的,往往不是诸葛亮的 “神机妙算”,而是这些被刻意淡化的 “关键抉择”。他们的计策或许不够 “华丽”,却精准戳中人性与局势的死穴。明天,我们将继续揭秘三国战场上的 “致命失误”—— 如果曹操当年听了这些谋士的建议,三国会不会提前结束?关注我,一起扒开历史的迷雾。

明日话题

三国战场上的 “致命失误”:如果曹操听了这些谋士的建议,历史会如何改写?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