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亲子共读的好处 非常多,也非常值得我们家长去坚持。 1. **语言与认知发展** - 提升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 2. **情感与社交能力** - 通过故事角色学习情绪表达、同理心和社会规则。 - 增强亲子依恋关系,建立安全感。 3. **学习习惯与专注力** - 从小培养阅读兴趣和专注力,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4. **感官与动作发展** - 触摸布书、翻页等动作锻炼精细运动能力(如手指灵活性)。 - 视觉刺激(色彩、图画)促进感官发育。 --- 具体可执行的操作方法: **1. 分年龄段选书** - **0—1岁**:黑白卡、彩色卡、布书、触觉书(如《拉拉布书》)。 - **1—3岁**:简短重复的句子、互动性强的内容(如《小熊宝宝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 **3—6岁**:情节丰富的故事、科普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不一样的卡梅拉》)。 **2. 共读技巧** - **声情并茂**:用夸张的语调、表情和肢体动作吸引孩子。 - **互动提问**: - 低龄段:指认图片(“小狗在哪里?”); - 3岁以上:开放式问题(“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联系生活**: 将故事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结合(如读《刷牙小火车》后一起刷牙)。 **3. 环境与仪式感** - **固定时间**:如睡前20分钟,形成习惯。 - **舒适空间**:布置阅读角(软垫、小书架),减少干扰(如关电视)。 **4. 灵活应对孩子状态** - **允许“跑题”**:孩子中途想讨论其他话题,可顺势延展(如从恐龙书聊到博物馆)。 - **重复阅读**:尊重孩子对同一本书的偏爱,重复中加深理解。 - **动感阅读**:结合角色扮演、手工或绘画(如读完《彩虹鱼》后一起做贴鳞片手工)。 **5. 家长心态调整** - **不追求“读完”**:以孩子兴趣为主导,即使只读几页也没关系。 - **积极反馈**:多鼓励孩子表达,不要一味地纠正错误。 关键原则 - **趣味优先**: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游戏,而非任务。 - **长期坚持**:每天10—15分钟,比偶尔长时间共读更有效。 - **以身作则**:家长自己多阅读,营造家庭书香氛围。 通过共读,孩子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在父母温暖的陪伴中感受爱与探索世界的乐趣。 作者介绍: 我是海燕,政治历史教育专业毕业,大学英语四级。 注重家庭启蒙教育,注重家风家训修养,持续践行亲子共读共成长,大孩子(男孩)三年级时遇到阅读理解困难后,我苦苦思索,最终决定带领孩子在家每天读经典半小时,坚持半年后,学习提升效果明显,后持续读经近四年,直到小学毕业。与此同时,我参加了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学经典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 大孩子目前就读于211中流大学计算机专业,品学兼优。小女儿目前4岁半,国际幼儿园小班,喜欢阅读、绘画、舞蹈,体能课。 希望结交有缘新朋友,一起走上育儿育己康庄大道! 我发心从五月份开始,用心分享亲子共读的点滴心得体会,以惠及更多有缘人,希望更多家长在家也能高质量陪伴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