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论文盲审没过基本上是踩了这些“雷”!

 行者无疆8c3m05 2025-06-19 发布于福建

友友们,大家好!前几天有同学说博士论文初稿写完了,但是心理的紧张感却更强烈了。主要是初稿完成后担心的点就变成盲审了……

大多数的盲审专家都是正常人,就是实事求是客观给评价。当然这些正常盲审专家中又有很多“心软的神”,他们会给出一些偏高的分数,不会刻意为难大家。

不过客观评价也是有底线的,如果触碰了这些盲审专家的雷区,那还是很危险的。一旦盲审没过,这个后果是我们难以接受的~而且博士论文送审仅有两次机会,期间还有一次申诉。但是一旦是这个结果心理上是很难熬的,所以一定要一次通过最保险!

1️⃣研究问题不清晰,研究价值难以体现

博士论文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如果你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含混的论题,那一定要在绪论部分中阐释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整个论文的后续部分也要时刻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2️⃣观点炒冷饭,毫无创新点

虽然我们大多数写的博士论文很难有质的突破,具有很好的创新点。但是如果博士论文中找不到一丁点儿创新,也是很危险的。

即便你是用别人的观点或内容,也需要有自己的意识,要么进行批判,要么进行综合概括,要么提炼……

关于创新点可以着重放在自己的分析框架中,当然我们可以模仿,一定要记住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基于某个问题是如何认识的,与以前的研究有何区别,增补了什么新的视角、运用了什么新的研究方法或者得出了什么新结论等……

3️⃣逻辑无厘头、不连贯有严重问题!

博士论文是篇幅比较大的,且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前期发表了与博士论题相关的小论文,直接放入大论文中不加逻辑整理,也是非常危险的。盲审专家通常不会逐字逐句看我们论文的内容,但是一入眼的便是逻辑框架(大纲目录),尤其是文科。

所以逻辑框架是我们需要细细斟酌的,每一章节的关系需要衔接起来,而且不能东一锤西一棒,这样很容易引起专家的反感。在正式章节写作过程中,可以有个导论大概介绍下本章内容,增强专家可读性。

4️⃣研究方法过于敷衍,没有在正文讲清楚,也没有在具体论文中体现出来

博士论文中呈现的研究方法既需要讲清楚选择的原因,也需要讲清楚这一方法在你的论文中是如何运作的。此外使用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需要考虑的。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5️⃣结论轻飘,没有回答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论文的结论不清晰或者轻飘飘就像在告诉盲审专家你这研究“白干了”。所以,要直接说明你是如何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的,并且总结出你的核心贡献!

6️⃣格式一塌糊涂,错误之处太多

虽然博士论文格式属于形式方面,也是态度问题。所以提交之前必须好好检查自己的各部分格式是否统一。

(格式自查可见这两篇部分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