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硒蛋孵出富民路 石泉新农人周骥的产业兴农记 周骥和他的五泉岭新品—养生老母鸡汤 在秦巴山脉腹地的石泉县双桥村五泉岭,十全鸣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骥站在全自动鸡舍中控室,透过玻璃幕墙注视着8.2万只蛋鸡规律进食的场景。这个曾因执意放弃浙江汽修工作与父亲冷战半年的叛逆青年,如今已成为年产值近千万元的现代农业企业掌舵人。 "当年在宁波4S店学汽修,每天闻着机油味,我就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我喜欢跟人打交道,不喜欢跟机器打交道。"周骥回忆道。19岁那年,这个嗅觉敏锐的陕南小伙毅然转型销售行业,从家电促销员到西安连锁超市运营总监,十年商海沉浮为他积累了创业初始资金,也让他看到了传统零售业的增长瓶颈。"记得有次带客户去农家乐吃饭,看到老乡们用背篓背着土鸡蛋摆摊叫卖,4块钱一斤都卖不上价。"周骥回忆起2012年的一幕,"当时就想,能不能把这些优质农产品通过现代营销手段卖出去?"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2013年,他毅然辞去高薪职位,带着50万元积蓄回到石泉,创办了欣骥商贸有限公司,开启了农产品营销的探索之路。然而,真正让周骥下定决心投身农业的,是一次偶然的市场调研。2018年,他在西安市场发现,一枚土鸡蛋售价1.5元左右,而高品质鸡蛋却能卖到一枚2元。"我们石泉的水土富含硒元素,生态环境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做出高端鸡蛋品牌?"带着这个疑问,他自费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请教专家,得到的答案让他信心倍增:石泉县土壤硒含量达到国家富硒标准,完全具备发展富硒蛋鸡产业的天然优势。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2019年,周骥开始着手筹建养鸡场。选址难题首当其冲——既要符合农业用地政策,又要兼顾生态保护和运输便利。他踏遍了石泉县的青山与沟壑,慢慢将目光锁定在靠近高速路、便于运输的双桥村。在双桥村包联单位县委统战部及县工商联的协助和支持下,工厂最终落址在双桥村的五泉岭上。这里三面环山、植被茂密,天然形成了生物安全屏障,但坡地改造的成本远超预期。"原本预算50万元平整土地,结果光挖机就用了三个月,追加投资到300多万元。"周骥指着远处的梯田式鸡舍感慨道。更让他压力山大的是家人的反对:"父母觉得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偏要去山里养鸡,简直是疯了。"但这位"90后"新农人骨子里的倔强,让他选择了逆流而上。2022年春天,总占地98亩的现代化养鸡基地终于建成投产。引进德国全自动养殖设备,鸡舍实现了温度、湿度、光照、饲喂的全自动化管理;"传统养鸡场需要20人的工作量,现在3人就能完成3万只鸡的日常管理。"周骥指着中控屏上的实时数据介绍,系统还能精准监测每只鸡的进食量与产蛋周期。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五泉岭生态农业合作社一鸣惊人。 在周骥的产业蓝图里,养鸡场只是起点。在二期建设工地上,卤蛋加工车间与有机肥厂的钢结构已初现轮廓。"我们要让每颗鸡蛋产生3次价值。"他掰着手指细数:鲜蛋直供西安盒马鲜生,日销1.5万枚;成年母鸡配以秦岭山珍制成"秦岭老母鸡"滋补汤品;鸡粪经微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年处理量达5000吨。这套"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体系,让五泉岭的生态农业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竞争激烈的蛋品市场,周骥深知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聘请专业设计团队,为五泉岭鸡蛋打造"秦岭硒谷·富硒好蛋"的品牌形象。蛋壳上激光雕刻的"石泉食美"LOGO,成为产品的独特标识;其主打的"五泉岭"富硒鸡蛋硒含量达0.5mg/kg,超出国家标准30%,可追溯系统实现从鸡舍到餐桌的全程监控,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蛋鸡的生长环境。"我们的目标是让五泉岭鸡蛋成为西安市民的首选品牌。"周骥带领销售团队创新营销模式:与陕西菜篮子、松林连锁等本土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入驻盒马鲜生、华润万家等高端商超;开发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零售渠道,卤蛋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品牌建设上,周骥还有更深远的考量:"我们正在与西安浐灞跨境电商产业园合作,计划通过一带一路网络平台,将产品打入中亚市场,进而走向全球市场。同时,通过品牌溢价反哺农户,让散养有机鸡蛋卖到3元一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需要新力量,我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就是最佳连接器。”周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与双桥村集体经济签订合同,实行"保底收购+分红"机制,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养鸡获得稳定收入,还能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就业。目前,五泉岭生态农业已吸纳本地劳动力80余人,每年可示范带动当地农户100户以上共同发展畜禽养殖产业,通过产品深加工及销售,促进养殖户增收。同时,也可带动周边村庄畜禽养殖业的良性发展,改善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订单农业+乡村旅游"模式:与全国各地有机协会合作,建立高端客户数据库;通过"认养一只鸡"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参与生态农业;开发"硒游记"主题旅游线路,将蛋鸡养殖与石泉的山水风光、民俗文化相结合。这种"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让双桥村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在周骥的规划中,未来的五泉岭将打造为西北最先进的富硒蛋品加工中心。“我们计划建设有机肥厂、饲料加工厂,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他指着远处的规划图介绍,“到2025年,带动周边600户村民增收,实现年产值2亿元,让双桥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从城市到乡村,从销售精英到养鸡大户,周骥作为石泉县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杰出代表,用跨界思维书写了乡村振兴的鲜活范本。这位90后返乡创业带头人用实践证明:当新阶层的资源网络嫁接乡土资源,当市场思维激活传统农业,乡村振兴便不再是抽象的战略蓝图,而是可感可知的产能提升、可触可及的共富路径,跃动着“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的时代脉搏,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一个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引领的乡村变革图景正破茧新生。石泉港 来源/作者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