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逆反几乎不可避免?

 精读君 2025-06-20 发布于福建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00+概念

为什么说逆反几乎不可避免?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逆反」。

逆反指的是:当环境、他人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

通常来说,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传递者将信息以一种特定表达方式,告知接收者,或是放在特定情境中,引起接收者的注意。

第二步:接收者接触信息,并将所理解信息、所形成观点和态度,与自身原有认知结构,包括价值观、心智模式、知识网络、观念库等,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步:根据比较结果,做出赞同或者反对,接受或者拒绝等各种反应。

这个过程涉及很多因素。例如,传递者信息本身正确与否,表达方式妥当与否,接收者思维水平、知识背景,以及信息对于接收者重要性,是否有利益冲突等。

这么多因素中,只要有一些对立成分,就可能出现逆反

例如,即便接收者认为传递者观点正确,如果表达方式不能被接收者所接受,接收者仍然会逆反。

例如,青少年时期,孩子对父母的迷信已经消散,自我意识觉醒,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任何事不管对不对,都要批判一番,以突显自己的不同看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但大多数读者却采用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那些内容。

有趣的是,传递者有一个共性是:缺乏同理心以及换位思考能力,对于信息接收者需求、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没有花充分时间去认知,而是以自己偏好方式去解读和传达。如此一来,逆反几乎不可避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