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标题:【一寸布·千秋血,新四军臂章演变密码】
![]() ![]() ![]() ![]() ![]() “妈妈, 这个'N4A’像密码一样!” 在叶挺纪念馆展厅互动区, 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还原”新四军臂章 仿佛打开了80多年前的烽火记忆之门。 ![]() ![]() ![]() ![]() ![]() 首枚臂章诞生于部队整编之际,根据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设计的身背斗笠持枪冲锋的战士造型,“抗敌”二字力透布帛,表明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 ![]() 图注:1937年的新四军“抗战”臂章 ![]() ![]() ![]() ![]() 部队转战大江南北时的新标识,行军队列图案,英文缩写'N4A'(New Fourth Army),具有“国际范”的部队臂章。 ![]() 图注:1939年“N4A”臂章 ![]() ![]() ![]() ![]() ![]() 新四军开辟皖南、皖东、江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队伍进一步壮大。这一年,同时使用过两种臂章。其中,画家马达设计的“抗敌”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记录着敌后抗战的白热化阶段。 ![]() 图注:1940年的“抗敌”臂章 (第一版) ![]() 图注:1940年'新四军'字样臂章 (第二版) ![]() ![]() ![]()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亲自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起草命令与谈话,指出“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并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时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四军急需一个新的、统一的标志。庄五洲借鉴最初的“N4A”版本臂章,增加了两个五角星,中间标明“1941”,象征铭记1941年并寓示新四军的新生。 整个臂章蓝白两色,外方内圆:外方蓝色代表蓝天,内圆白色象征光明,寓意中华民族前途光明,抗日战争必将胜利。 ![]() 图注:1941年的“N4A”臂章 ![]() ![]() ![]() ![]() ![]() 随着战事推进,新四军对臂章进行了简化设计。1941年版仅保留蓝白配色的'N4A'字样,又能在战场上快速识别,体现了战时实用主义精神。成为佩戴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臂章。 ![]() 图注:1940年的“新四军”字样臂章 ![]() ![]() ![]() ![]() 抗战胜利后不久,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随后,新四军英文缩写臂章不再使用,统一使用中文“新四军”字样的臂章,此臂章一直使用到1947年新四军番号撤销。 ![]() 图注:1945年“新四军”臂章 ![]() ![]() 这些褪色的布片,是当年战士们的“身份证”,是战场的风向标,是历史的活化石,每一针线都缝着永不褪色的信仰,它们在战火中诞生,于岁月里更迭,是新四军指战员们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也是当下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