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听涛小主 2025-06-20 发布于山东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中医里有句话,叫“药不对症,越补越虚”。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吃了一堆补药,什么阿胶、黄芪、人参汤,花了不少冤枉钱,结果脸还是黄的,手脚还是凉的,气色没见红润,反倒越补越累,肠胃也开始出问题了。明明是为了补血补阳补阴,怎么补着补着就走了“偏路”?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这句老中医常挂嘴边的口诀——“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听着像谜语,实则是中医补法中的“破格用药”智慧。

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三味“神助攻”——肉桂、砂仁、香附的神秘面纱。别小看它们,关键时刻,它们就是那把“开锁的钥匙”。

我们先从“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聊起。

很多人补血都首选阿胶、当归、熟地黄,可补来补去,脸还是蜡黄,月经还是迟迟不来。为什么补不进去?——寒!寒邪阻滞经络,血液运行受阻,补药进了肚子像掉进冰窖,冻住了,流不动。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我曾有个山东济宁的女患者,小姑娘25岁,长期手脚冰凉、月经后延、面色苍白。她天天吃阿胶糕,结果肚子胀、胃口差。后来我在她原方上加了肉桂三克,连吃三周,面色红润起来,月经也准时报到了。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经。它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是活血补血的“搭桥专家”。中医讲“血得温则行”,肉桂的加入就像是在冰封的河流上打开一个缺口,让补血药有路可走。

从历史上看,《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就是利用肉桂温通经络之力,调和营卫。古人早就发现,单靠补是不行的,要“温而通之”,这正是肉桂的价值所在。

再说“补阳补不进加砂仁”。

阳虚体质的人往往怕冷、精神差、四肢无力、舌苔白滑,最常见的补阳药如附子、肉苁蓉、鹿茸,可有些人吃了反倒上火、腹胀、消化不良,怎么回事?——脾胃虚弱,运化失调,补药压根吸收不了!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砂仁,就是中医里的“引阳入脾”的高手。它辛温芳香,归脾、胃、肾经,有行气化湿、温中止呕的功效它不是主角,却是补阳药的“开胃菜”,帮你把补药能量吸收了,才不白吃。

我湘西的一个老患者,冬天怕冷,常年吃鹿茸酒,结果舌苔厚腻、腹胀难安。后来我加了砂仁进去,结果一个月后气色明显好转,脾胃强了,补阳之力才真正发挥。

从气候上看,南方湿气重,阳虚体质更容易“补不进去”。这时,像砂仁、白豆蔻这样的芳香化湿药就成了关键。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砂仁就是帮你把“补阳的火”点燃的火种。

最后一味——香附,看似平凡却是“补阴的破局者”。

补阴药如百合、麦冬、生地、知母,很多人吃了反倒出现口苦、胸闷、情绪低落等症状。尤其是女性朋友,补阴补着补着,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这是怎么回事?——气机不畅,肝郁气滞,补阴反为病根!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香附,被称为“气病之总司”,它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三焦经,擅长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它就像是阴补药里的一把“风扇”,让气血流动起来,驱散体内的“阴郁之气”。

我曾接诊一个广州的女企业家,常年焦虑失眠、烦躁易怒,医生让她吃百合、天冬补阴,结果越吃越闷。加了香附之后,她说“整个人都松了”,睡眠也好了,心情也稳了。

在岭南地区,湿热与肝郁共存,很多女性体质偏“郁”,香附正是疏肝调气的关键。阴虚体质若不理气,补阴药就会“闷住”气机,反而加重病情。

这“三味药”——肉桂、砂仁、香附,看似不是补药,却是补药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中医讲“虚实互根”,看似虚,其实可能是寒、湿、郁这些“实邪”阻挡了补药的发挥。补药不通,不是药不行,是“路不通”。通了,自然就补进去了。

临床中我常说:“补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对越好。”你得先把“路”打开,才能让“营养”进去。就好比你家水管堵了,再多的水也灌不进去,反而溢出来成了灾。

从中医哲学角度看,这三味药分别对应天、地、人三才之理:

肉桂属火,通天阳,主温通;

砂仁属土,健脾胃,稳地气;

香附属木,疏肝气,调人情。

这也正是中医精妙之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讲究整体、讲究流通、讲究平衡。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我们再回到生活中看看:

在北方,冬季严寒,阳气闭藏,很多女性手脚冰凉、月经不调,这时候补血要加肉桂,借它温通之力,让血行其道。在江南水乡,湿气重,脾胃常被困,阳虚者补阳不进,这时候加砂仁,化湿醒脾,补药才能被吸收。

而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女性压力大,肝郁气滞者多,补阴药常被“郁”住,这时候香附一出,调肝理气,补药才不会变成“内火之源”。

补药不是万能钥匙,三味“暗器”才是打开身体防火墙的密码。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很多患者来找我,都是带着一袋袋补药的“遗憾”:“我吃了三个月阿胶怎么越补越累?”、“我喝了两个月鹿茸酒怎么更怕冷了?”、“我天天煮百合汤,怎么心情反而不好了?”……我总是笑着告诉他们:补进去了吗?没通路,补药就成了堵药。

补血补不进去加肉桂,补阳补不进加砂仁,补阴补不进去加香附!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补药要想“补得进去”,请记住这三味——肉桂、砂仁、香附。它们不是主角,却是补药的幕后英雄。它们用最小的剂量,干最关键的活,让补药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健康建议就一句话:补药别乱补,通路才是根本。补血加肉桂,补阳加砂仁,补阴加香附,看似简单的口诀,背后是中医几千年的经验结晶。

参考文献:
[1]张伯礼, 李幼平. 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 31(2): 1-5.
[2]王琦, 陈明. 气血辨证与中药配伍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 2023, 64(10): 845-850.
[3]李可.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