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博主@魏掌柜曾做过一个论断: 会问为什么的人,早晚会成功,只会问怎么做的人,注定会失败。 在他看来,一个人习惯性去问别人“怎么做”,就意味着在求别人给答案。 久而久之,人就会丧失自己开悟和思考的能力。 反之,习惯问“为什么”的人,则会进行深度思考,进而自己探求出答案。 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人生差距呢? 不妨先听我讲几个故事。 1 第一个故事,是美国一家工厂研发了一条肥皂生产线,投产中发现了生产缺陷,有些盒子里面没有肥皂。 于是厂长就请教专家,该怎么解决漏洞。 专家指出,可以用X光等探测手段,配合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费用昂贵,需要几百万。 面对高昂的费用,厂长纠结不已。 这时,有个工人建议:在生产线旁边放个台风扇。 在风扇猛吹之下,就能轻松将空肥皂盒筛选出。 结果,他们只花二百元,就解决了问题。 厂长相当佩服,就问工人是怎么想到的? 工人说,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无法区分有无肥皂?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外观相同。 既然外观相同,那么有没有不同点呢? 重量不同。 那么用风,把轻的吹走就行了。 就是这么简单。 2 接着讲第二个故事。 假如你是一名老师,发现学生逃课到外玩耍,你会怎么做?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把学生叫回课堂,然后批评教育一顿。 但美国有一位老师,反而向逃课的学生道歉。 当他看见学生逃课时,他脑海中当即跳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学生会逃课? 学生的回答是:课堂太枯燥,不好玩。 所以在他看来,逃课不怪学生,而是老师的过错。 于是他又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把课堂设计成游戏? 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进行游戏化学习研究。 他把自己的课堂变成了游戏关卡,一边让学生学习知识,一边增加课堂趣味性。 就这样,他的课程,越来越受大家欢迎,每次都座无虚席。 对了,这位老师,就是“游戏化教育”的开创者卡尔·卡普。 3 第三个故事,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 课程中,有一项任务,是让学生团队用5美元的初始资金,在一周内赚取尽可能多的钱。 一周后,各组将有10分钟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述创业经过。 多数学生团队直接使用5美元进行传统商业活动,比如,购买彩票或摆摊卖果汁,结果收益有限。 而有一组学生却与众不同。 他们问自己,为什么用5美元,只能赚一点钱? 因为5美元的商品,价值本身就不高。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抛开所谓的“5美元”,用更高价值的东西交易? 那什么的价值会更高呢? 显而易见,斯坦福大学的课堂时间相当珍贵。 最终他们把10分钟课堂时间,以650美元的高价,卖给了一家企业用于招聘宣讲。 就这样,他们用5美元的初始基金,花一周时间,赚到了650美元。 4 最后讲一个故事。 有两位水果销售员小李和小王,各自负责一个地区新品种水果推广工作。 起初,客户购进的新品种出现了大批腐烂的情况。 听到客户的反馈,为了缓解对方的不满情绪,小李当即承诺包退换。 于是公司出资,弥补了客户的损失。 面对同样的问题,小王没急着给客户答复,而是仔细询问“为什么会腐烂”? 原因是销售周期太长,难以存放。 他又探究:销售周期为什么会长呢? 原来是相比于同类水果,他们的价格太过昂贵。 最终小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给予促销政策,减少销售周期。 虽然公司减少了利润,但顺利将新品种推广。 半年后,小李还是普通销售员,小王却升职为了区域经理。 5 为什么要讲上面几个故事? 不难发现,每一件稀松平常的问题,只需多问一个为什么,立刻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这就是深度思考。 通过不停地追问,层层剥茧,就能慢慢寻找到那个最本质的答案。 商业顾问刘润就说过亲身经历。 他在参观中国火箭院时,院长梁小虹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火箭的直径都是3.35米吗? 刘润说,是为了适应铁路运输,由铁轨宽度决定的。 梁院长又问:那铁轨的宽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这次刘润回答不出来了。 梁院长说: 铁轨的宽度,沿袭了电车轨道的宽度; 电车轨道的宽度,沿袭了马车车轮的间距; 马车车轮的间距,接近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所以,火箭的直径,是由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问题与答案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肥皂生产线问题,靠的是电风扇;水果腐烂问题,靠的是促销。 如果一个人只会一味从表面解决问题,所有行动都是徒劳。 只有不停地追问,才能找到最本质的问题,并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6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探究下去,从而帮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 所以深度思考的关键,就在于向自己发问。 日本生产管理之父大野耐一,曾提出“5 Why”思考法,帮助大家学会追问。 所谓“5 Why”思考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为什么”。 一般来说,问到第五次,你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以华盛顿的一家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的东边外墙腐蚀严重,需要经常刷新油漆。 经过调查,腐蚀的原因是清洁工用了一种高腐蚀度的清洁剂刷墙。 可为什么这个清洁工,要用高腐蚀度的清洁剂? 原来是墙上有很多鸟粪,很难清洗干净。 为什么会有很多鸟粪? 是因为墙上有很多鸟的食物——蜘蛛。 为什么有那么多蜘蛛? 只因墙上有很多小虫子,而蜘蛛以这些小虫子为食。 为什么会有大量小虫子? 因为东面墙上有几扇窗子,博物馆夜里的光会从这里透出去,而这些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光吸引过来了。 所以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安装遮光窗帘,只要夜晚拉上窗帘,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 追问,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 凡事多向前追因,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知道,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 若是一味问“怎么做”,就容易被表象迷惑,以至于你做得再多,也是治标不治本。 多追问,多思考,我们才能看透本质,占领先机。 ▽ 查理·芒格说的:追问为什么的人,永远在进化。 许多人工作很多年,依然一事无成,原因在于很少问自己“为什么”。 当人生缺少“为什么”,就像没有罗盘的船。 你可能前进,但注定迷失,甚至在错误中越陷越深。 恰如社会学家卡尼曼所言: 重复的无尽忙碌,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难的是思考,没有深入思考,勤奋便毫无意义。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避免做盲目的努力。 当你找寻到了“为什么”,“怎么做”自然就会浮现。 发布于 安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