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杨广是否杀了杨坚,但杨坚之死与杨广脱不了干系。 1、调戏宣华夫人。
杨坚病重的时候住在仁寿宫,宣华夫人陈氏与皇太子杨广一起在旁伺候,天亮时陈氏去上厕所,被杨广逼迫,宣华夫人激烈抵抗得以脱身,返回到杨坚的寝宫。 杨坚见宣华夫人神色异常,询问原因,陈氏含泪说道:太子无礼! 杨坚非常生气,大骂道:畜生怎么能托付大事!独孤皇后实在是误我! 随后杨坚召见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让他们起草诏书,召回废太子杨勇,柳述等人写好诏书后,向左仆射杨素出示,杨素是杨广的同党,立即把这事告诉杨广。 杨广假传圣旨,逮捕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从太子东宫调来士兵宿卫仁寿宫,宫廷的出入全部由宇文述和郭衍来控制,并派张衡进入仁寿宫侍侯杨坚,不久,杨坚就去世了。 杨广调戏宣华夫人一事记载在《隋书》中,正史就是这么说的,应当不会假。 宣华夫人是杨坚的妃子,算起来是杨广的庶母,杨广在杨坚病重期间调戏自己的庶母,这是乱伦,是禽兽不如的行为。 最关键是这事被杨坚知道了,虽然杨坚病重了,但依然想设法换掉杨广的太子之位,杨广自然不能坐视这事发生,一定会阻止,那么杨广用什么办法阻止? 要么把杨坚软禁起来,不许任何人接近,让他自生自灭;要么派人不择手段害死杨坚。 以隋炀帝杨广的一生来看,他干得出来这种事的,杨广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自己的兄弟开刀,把他的亲兄弟全干掉了,这种人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 虽然史书没有直接记载杨广弑父,但这事肯定与杨广脱不了干系。 我个人认为:杨广没有直接派人杀杨坚,但大概率派人刺激杨坚,杨坚本来就生重病了,再这么一刺激,一命呜呼是很正常的。 杨广这个人胆子非常大,他敢在父亲病重,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公然去调戏庶母,说明此时的杨广已经成竹成胸,他根本就不怕,哪怕杨坚知道了,他也有手段解决问题。 杨坚尸骨未寒,杨广就给庶母宣华夫人送同心结,并且当天晚上就强行与其发生关系,可见杨广是没什么事干不出来的。 2、发动兵变控制宫廷。 史书明确记载杨广发生兵变控制宫廷,逮捕了柳述和元岩二人,控制宫廷门禁出入,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阻止杨坚与杨勇相见; 二阻止杨坚将宫廷之中的消息散布出去。 杨广能代替杨勇成为太子,与他在朝廷之中不断结党是分不开的,杨广拉拢宰相杨素,杨素在杨坚面前诋毁原太子杨勇,称赞杨广,杨广能成为太子,杨素立了大功。 杨素就成为杨广的人,杨坚在病重时想换太子,杨素知道后马上告诉杨广,杨广发动兵政肯定是与杨素商议好的,杨素这个人很有才能,但为人残暴,与杨广有些类似。
杨广调戏宣华夫人一事,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一个情节。 太子杨广担心隋文帝驾崩,需要预先做好防备,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宰相杨素,询问他的意见,杨素将自己的意见一条条记录下来回复杨广,宫人却把这封信误送到隋文帝杨坚手上,杨坚看到信后大怒。 老子还没有死,儿子就开始议论后事,这事放在谁手上,也要生气,然后又发生了宣华夫人被调戏事件,两件事加在一起,直接导致杨坚发飙,派人想把废太子杨勇找来。 杨广能允许这事发生吗?当然不能,于是发动兵变,控制了宫廷与皇帝杨坚,杨广如果聪明的话,只需要软禁杨坚,让他慢慢病死,只要不承担弑父的罪名就行。 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弑父这种事发生,但是通过弑父当上皇帝的人,马上就会败亡。 比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拓跋绍就是弑父,但是大臣都不支持他当皇帝,拓跋绍的兄长拓跋嗣迅速起兵反抗,没多久就杀拓跋绍,因为弑父让拓跋绍尽失人心。 自古以来,华夏以孝治国,两汉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个孝字,可以杀死兄弟来当皇帝,但不能弑父,这违背基本的孝道,凡是弑父当皇帝的,下场都很惨。 大一统朝代中,没有一个皇帝是靠弑父当上皇帝的,后来的李世民也只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当上皇帝的,虽然李世民有软禁李渊的嫌疑,但他绝对不敢弑父,会失去民心的。 但是杨广就难说了,他不按常理出牌,把那么强盛的隋朝用14年时间就玩死了,这种破坏能力,没几个皇帝有这个本事。 杨广在调戏宣华夫人没几天后,就强行与她发生关系,这是急不可耐了,说明杨广是没有耐心的人,他都不愿意等杨坚病死,那就只能想办法加速杨坚死亡了。 至于杨广在背后使了什么坏,没人知道,史书也不可能记载,但我猜测,杨广一定是做了某些事来刺激杨坚,或者干脆派人害死杨坚,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五五开。 杨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但是把一个超级强大的王朝仅用14年时间就弄得灭亡的,杨广也是独一份,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三征高句丽直接导致天下大乱,说他是暴君也不为过。 至于杨广弑君,1400年来,虽然一直有争议,但只要稍微分析就知道这不是抹黑,是写进正史中的,虽然没有直接记载弑君,但他的行为无异于弑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