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sù s,寒栗)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㑊(y ì,意为中医中的一种病)然不去也。 【原文解释】 因此,该刺毫毛腠理的,不要伤及皮肤,若皮肤受伤,就会影响肺脏的正常功能,肺脏功能扰乱后,以致到秋天时,易患温疟病,发生恶寒战栗的症状。 该刺皮肤的,不要伤及肌肉,若肌肉受伤,就会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节的最后十八天中,发生腹胀烦满,不思饮食的病症。 该刺肌肉的,不要伤及血脉,若血脉受伤,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时,易患心痛的病症. 该刺血脉的,不要伤及筋脉,若筋脉受伤,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时,易患热性病,发生筋脉弛缓的症状。 该刺筋的,不要伤及骨,若骨受伤,就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时,易患腹胀、腰痛的病症。 该刺骨有,不要伤及骨髓,若骨髓被损伤而髓便日渐消减,不能充养骨骼,就会导致身体枯瘦,足胫发酸,肢体懈怠,无力举动的病症。 【倪师解读】 如果刺毫毛腠理,就千万不要去伤到皮肤。病在毫毛,那皮肤上刮一下都不用刺进去,伤到皮的话内动会动到肺,因为肺主皮毛,肺动则秋病温疟,温疟就是秋天开始生咳了。 如果是泝泝然,泝苦的泝,泝在我们语文上面来说是河水逆流,水逆着走叫做泝。所以说我们平常说这个我们要溯溪而上,实际上那个字不对,应该泝溪而上。现在讲溯。原文是泝,是逆流。 那肺动而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寒栗就是皮肤,汗毛都立正起来,汗毛本来这样下的,你看到汗毛的方向你就知道肺息是这样子正常,那汗毛突然立正起来,反逆过来了,那皮毛毛孔,是汗毛立正的意思。那你刺皮肤伤肉,如果你伤到肉,他的病在皮上面,我们扎肺,我们扎很浅。 如果说你这个不伤到肉,你伤到肉的时候,内动就会伤到脾,脾动则七十二天四季之月,在长夏的时候会有出现这个心腹胀满,不喜欢吃东西。我们如果是肉病我们不能伤到血脉,伤到以后夏天会有问题,因为心主血脉,你很了解脾主这个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啊,肝主筋,心主血脉,就知道为什么要去记这个东西了。其他依此类推就可以了。 筋伤,你如果是病人是肌肉的病,结果你下针下得很深,下到大筋旁边去,伤到筋了,当时不会有事,但是病会延伸,内动会伤到肝,肝脏伤了到春天的时候就得了热病,筋就会有问题。所以这个都是依此类推下去。 所以说刺得最重要的法则就是,在皮就刺皮。我们有个梅花针,皮肤整片是红疹刺痒的时候,直接在皮肤上敲击放血,那就是在皮上面,而那个针头很短很细很浅,你就再打用力一点还是那个深度,所以工具很重要,这样子的话病人不会怀疑你。 |
|
来自: 火帝养生_WSH >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