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一创”即《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三花一铁”即《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铁道游击队》, “新敌艳野”即《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艳阳天》《野火春风斗古城》。 这一期涌现出如赵树理、杜鹏程、曲波、柳青、周立波、周而复、魏巍、姚雪垠、刘绍棠等优秀作家, 当然,这些红色经典作品仅仅是“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的缩影,尽管一些作品在文学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受到质疑,但总体而言,“十七年”长篇小说不仅在题材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 ![]() 《新儿女英雄传》,1949年9月海燕书店初版,后由新文艺出版社再版发行。作者孔厥、袁静,为“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开了“好头”。新文艺出版社的精装本。 ![]() ![]() ![]() ![]()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的创作相对沉寂,处于积淀期。虽然出版了一些作品,但反响一般,直到1954年,《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等作品的出现,表明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 《铁道游击队》,新文艺1954年1版3印。 ![]() 《保卫延安》,杜鹏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1版2印 1955年、1956年小说创作总体平稳,虽然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景象繁荣,但却没有出现鸿篇巨制,脍炙人口的作品不多。选贴两部作品 《在田野上,前进》,秦兆阳,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白浪河上》,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 ![]() ![]() ![]() 经过数年的蛰伏,进入五十年代的最后几年,长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佳作迭出,精彩纷呈,人们印象深刻的那些红色经典小说陆续出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红日》,吴强,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1版2印,红日》小说脍炙人口,版次较多,印量很大。 ![]() 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的初版本一般是没有插图的,往往是再版时,延请名家郑重配上插图。 ![]() ![]() ![]() ![]() ![]() ![]() ![]() ![]() ![]() ![]() ![]() ![]() 《创业史》第一部,柳青,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