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结石特效穴,中渎穴

 摩羯天尘 2025-06-22 发布于上海

鸿顺义 鸿顺义

2025年06月21日 07:24

中渎(GB32) 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专门针对 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 引起的疼痛,具有 疏肝利胆、通络止痛 的作用,是中医调理胆系疾病的 关键穴位。  



止痛原理  


1. “胆经通,胆汁畅”  


    中渎穴位于胆经循行线上,刺激它可以 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缓解胆道痉挛,减轻结石嵌顿引起的绞痛。  


2. 消炎利胆,缓解胀痛  


    对 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 引起的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有显著缓解作用。  


3. 调节肝胆气机  


    中医认为胆结石与 肝胆郁热、气滞血瘀 有关,中渎穴能疏肝解郁,改善肝胆功能。  


取穴方法  


位置:  在大腿外侧,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尖处)下2寸(约3横指)。  


 简易找法:站立时,双手自然下垂,中指指尖触及大腿外侧的位置是 风市穴,往下量 3横指 就是 中渎穴。  



 胆结石疼痛时,左右腿的中渎穴均可刺激,但右侧(对应肝胆区)效果更强!  


疼痛急救按摩法  


 1. 拇指深按法(急性胆绞痛)  


 用拇指用力按压中渎穴,力度以能忍受的酸痛为度,持续 3~5分钟,可间歇性按压。  


 同时配合 深呼吸,帮助放松胆道平滑肌,缓解痉挛。  


 2. 拍打+艾灸法(慢性胆结石胀痛)  


 拍打法:用手掌或空心拳拍打中渎穴 30~50次,促进胆经气血流通。  


 艾灸法:用艾条悬灸中渎穴 10~15分钟,适合 寒湿型胆结石(遇冷加重)。  


增强止痛效果的配穴  


根据不同症状,搭配其他穴位效果更佳:  


1. 胆结石绞痛(右上腹剧痛)  


    + 阳陵泉(GB34,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 —— 胆经合穴,解痉止痛  


    + 太冲(LR3,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 —— 疏肝理气  


2. 胆囊炎(胀痛、恶心呕吐)  


    + 日月(LR14,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 胆之募穴,消炎利胆  


    + 足三里(ST36,膝下3寸) —— 和胃止呕  


3. 胆结石术后调理(预防复发)  


    + 丘墟(GB40,外踝前下方凹陷) —— 促进胆汁代谢  


    + 肝俞(BL18,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疏肝排石  


注意


严重胆道梗阻、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癌 等需立即就医,不可仅依赖穴位!  

仅供参考,请线下就医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