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最怕的这种饮料,有些人却每天都要喝!

 eln 2025-06-22 发布于陕西

👆️科学饮食是远离慢病的第一步 👆️ 

关注公众号,获取每日健康知识


53岁的王叔每天吃饭必喝一种饮料,喝了十几年,觉得活血又解乏。家人一直担心他的身体,担心一直这么喝下去身体要受不了,但王叔不易为然,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这么多年也没问题,依旧我行我素,该吃吃该喝喝。

直到一次体检,医生看着他的报告单直摇头:“肝已经像块硬皮革了,再喝下去,神仙也难救。” 王叔这才慌了神。而他每天离不开的这种饮料,正是肝脏的头号敌人——酒精

酒精——肝脏的“慢性毒药”
代谢之路危机四伏

当我们喝下酒,酒精(乙醇)主要靠肝脏来分解处理。这个过程看似普通,实则暗藏危机,每一步都在考验着肝脏的承受力:  

1. 乙醇变乙醛(毒性升级):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先把酒精转化为乙醛。乙醛毒性是酒精的数十倍,不仅会引发脸红、头晕等不适,还会直接攻击肝细胞。  

图片

2. 乙醛变乙酸(毒性降低):肝脏需依赖“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毒性较低的乙酸(醋酸)。若缺乏该酶(如约50%的亚洲人),乙醛易在体内堆积。  

3. 乙酸代谢排出:最终,乙酸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但整个过程会消耗大量肝脏资源,并产生破坏肝细胞的“自由基”。  

核心伤肝机制: 

图片

乙醛毒性:过量饮酒或酶活性不足时,乙醛堆积直接损伤肝细胞膜,诱发炎症。  

代谢过载:肝脏处理酒精时,会优先消耗能量,导致脂肪代谢受阻,引发脂肪肝

图片

氧化应激: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加速肝细胞老化和损伤。  

酒精侵蚀下,肝脏的“三步衰亡曲”

长期过量饮酒,肝脏会经历从轻微损伤到不可逆衰竭的演变: 

01

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的“油腻预警”  

酒精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肝脏肿大如“油泡”。

研究显示,长期过量饮酒者(男性>40g/天、女性>20g/天)40岁后几乎均可检出脂肪肝。此时若戒酒,4周内肝内脂肪可减少50%,3-6个月多数轻度脂肪肝可逆转。

02

酒精性肝炎:炎症爆发的“肝损伤急性期”  

持续酒精刺激引发肝细胞坏死和炎症。轻度患者可能仅感乏力、肝区隐痛,重度患者(伴黄疸、腹水)28天死亡率高达30%-50%。此阶段戒酒仍有部分修复可能,但炎症可能留下永久性纤维化疤痕。  

03

酒精性肝硬化:肝脏的“终点站”  

反复损伤与修复导致肝脏布满疤痕组织,正常肝细胞无功能的纤维组织取代。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出血等)不可逆转,唯一根治手段是肝移植。此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每年约3%-5%会发展为肝癌,乙醛的DNA损伤作用和持续炎症是关键诱因。  

图片

 👆️ 长按扫码,免费领取三高调理食谱👆️

酒精“安全线”:零摄入才是真安全  

很多人认为“少量饮酒无害”,但科学数据颠覆认知:  

长期过量标准:根据2024年国际酒精相关肝病专家小组的立场声明,男性每日>40克纯酒精(约2两52度白酒),女性>20克(约1两52度白酒)。  

图片

隐性风险:202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的临床指南指出,即使是低剂量的酒精摄入也会增加肝病的风险。

狂饮危害:根据2024年国际酒精相关肝病专家小组的立场声明,单次大量饮酒如男性摄入>70克、女性>56克纯酒精(如3两白酒或4瓶啤酒),可引发急性肝损伤。  

权威结论:《柳叶刀》2018年全球研究证实,酒精的安全剂量为“零”。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会增加肝脏负担,且饮酒年限越长,损伤越不可逆。

需警惕的其他伤肝饮料  

01

 含糖饮料(果汁、奶茶、碳酸饮料)  

富含果糖的饮料会加速肝脏合成脂肪,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杜克大学2022年试验显示,高果糖饮食6周可使健康人肝脏脂肪增加20%,并加剧氧化损伤。  

图片

02

 成分不明的“保健饮品”  

部分草药或保健品可能含肝毒性成分(如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或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肝损伤风险,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服用。

对比提示:含糖饮料等伤肝效应是间接、渐进的,而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是直接且致命的,戒酒仍是护肝核心。  

护肝行动指南:从今天开始“轻肝生活”  

01

戒酒:最直接的护肝处方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立即永久戒酒,健康人群建议参照“零酒精”标准。 

图片

戒断初期可寻求医生帮助,通过药物缓解戒断反应。  

02

饮食调整:给肝脏“减负”  

多摄入蔬菜、全谷物、鱼类等优质蛋白,减少油炸食品、甜点和加工肉。  

图片

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3.9,降低脂肪肝风险。  

03

安全用药与预防感染  

避免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药、保健品,用药前告知医生饮酒史。 

接种甲肝、乙肝疫苗,病毒性肝炎与酒精肝叠加会加速肝衰竭。  

04

 定期体检:捕捉早期信号  

长期饮酒者每3个月查肝功能(ALT/AST)和肝脏B超,疑似纤维化者加做肝硬度检测。

图片

即使无症状,有饮酒史者也应主动告知医生,进行肝病筛查。  

肝脏是沉默的守护者,早期损伤往往悄无声息。王叔的教训警示我们:酒精的“慢性毒药”效应会在日复一日中累积,从脂肪肝到肝硬化可能只需短短数年。  

放下酒杯,选择清水或淡茶,是对肝脏最珍贵的馈赠。记住,最好的护肝药,永远是远离酒精。守护肝脏健康,就从今天的“零酒精”选择开始。 

参考文献

[1]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GBD 2016 Alcohol Collaborators.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J]. Lancet, 2018.  
[3]Yang L, et al. Fructose-induced hepatic steatosi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2.  
[4]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J]. J Hepatol, 2022.  
[5]Richardson P, et al. Alcohol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

更多爆款文章

图片

63岁大妈饭后猝死!医生:宁愿吃饱坐着,也别在饭后做这6件事

图片

比癌症更可怕的健康危机!有这6个特征的人,身体这种“发炎”或正悄悄“腐蚀”器官

图片

从确诊到死亡,仅3个月!这种手脚发麻的表现,是大病来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