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纣王被后人抹黑了吗?商代甲骨文出土,记载他文武双全,勇斗老虎

 三余字画 2025-06-22 发布于山东

史学界不少专家认为,夏桀、商纣这两个上古“暴君”很有可能被后人恶意抹黑了,他们那些穷奢极欲、杀人如麻的事迹多数是杜撰出来的。据先秦、秦汉时期的史料记载,周武王起兵的一大原因是纣王不重视祭祀,并没有关于他酒池肉林、残害忠良的文字。

而且,越来越多商代甲骨文、金文文物的出土,都在证明一件事:那就是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君主。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封神》第二部,使得人们对上古历史再次产生了兴趣,而费翔饰演的商纣王颇具魅力,也让不少人对这一“暴君”产生了更复杂的感情。

河南殷墟遗址曾出土过一块甲骨文残片,此物长约22厘米,宽约4厘米,上有 20 个汉字,经过专家化验和检测,发现这块骨头乃是虎骨,它也成为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块虎骨刻辞,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相比于其他甲骨文残片,这一块不仅材质弥足珍贵,刻工、装饰也出类拔萃。文字清晰遒劲、便于识别,背面还刻有精美的纹饰,如虎纹、饕餮纹、龙纹、三角纹等,风格与商朝晚期的青铜器非常相近。除此之外,这一甲骨上还镶嵌有绿松石。种种情况表明,它很有可能是御用职务或者是商王的随葬品。

嵌松石虎骨刻辞上面的文字内容为:“辛酉,王田于雞麓,隻大䨣虎,才十月,唯王三祀劦日。”翻译一下就是“商王在位第三年的十月辛酉日,也就是举行劦祭的那天,王在鸡麓的山林进行了一次田猎活动,捕获了一头大老虎。”

根据时间推算以及文物的年代测算,这里的“王”指的就是帝辛,即商纣王。我们在其他甲骨文刻辞里,知道了纣王是一位颇有文化的君子,而这一刻辞又展现了他的武力,能与猛虎相搏并得胜,这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不仅能斗虎,国博珍藏的犀牛骨刻辞的“宰丰骨匕”还记载了他曾猎获一头犀牛。

嵌松石虎骨刻辞出土后不久便流失到海外,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此文物不仅历史价值丰富,书法价值也非常高。甲骨文属于大篆体系,而由大篆演化发展而来的小篆又是楷、行、草三种常用字体的“祖宗”。

从这件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笔法的雏形,比如提按顿挫、出锋、调锋等,还有结构上的高低俯仰、纵势、横势以及对称、呼应等。相较于后世的碑刻,我们从这件文物中也能明显感受到“笔力”的震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