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边城》节选·夜间果然落了大雨》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5-06-22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雷。翠翠在暗中抖着。祖父也醒了,知道她害怕,且担心她着凉,还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到她身上去。祖父说:“翠翠,打雷不要怕!”

訇的一个大雷,接着是一种超越雨声而上的洪大闷重倾圮声。两人都以为一定是溪岸悬崖崩落了,担心到那只渡船会压在崖石下面去了。

祖孙两人便默默的躺在床上听雨声、雷声。

但无论如何大雨,过不久,翠翠却依然睡着了。醒来时天已亮了,雨不知在何时业已止息,只听到溪两岸山沟里注水入溪的声音。翠翠爬起身来,看看祖父还似乎睡得很好,开了门走出去,门前已成为一个水沟,一股浊流便从塔后哗哗地流来,并且各处都是那么一种临时的水道。屋旁菜园地已为山水冲乱了。再走过前面去看看溪里一切,才知道溪中也涨了大水,水脚快到茶缸边了。下到码头去的那条路,哗哗的泄着黄泥水。过渡的那一条横溪牵定的缆绳,早被水淹没了,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见了。

翠翠看看屋前悬崖并不崩坍,故当时还不注意渡船的失去。但再过一阵,她上下搜索不到这东西,无意中回头一看,屋后白塔已不见了。她赶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的摊在那儿,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床边摇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

翠翠于是大哭起来。

…………

不多久,全茶峒城里外都知道这个消息了。河街上船总顺顺,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岨撑去。城中杨马兵却同一个老军人,赶到碧溪岨去,砍了几十根大毛竹,用葛藤编作筏子,作为来往过渡的临时渡船。到了翠翠家中那一边岸下,留老兵守竹筏来往渡人,自己跑到翠翠家去看那个死者,眼泪湿莹莹的,摸了一会躺在床上硬僵僵的老友,又赶忙着做些应做的事情。到后来,帮忙的人都来了,出出进进,翠翠只坐在灶边矮凳上呜呜地哭着。

到了中午,船总顺顺也来了,还跟着一个人扛了一口袋米、一坛酒、一大腿猪肉。见了翠翠就说:

“翠翠,爷爷死去我知道了,老年人是必须死的。你不要发愁,一切有我!”各方面看看,就回去了。

翠翠哭了一整天,同时也忙了一整天,到这时已倦极,把头靠在棺前眯着了。但只一会儿,翠翠又醒了,仿佛梦到什么,惊醒后明白祖父已死,于是又幽幽地哭起来。

杨马兵说道:“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你爷爷也难过咧,眼睛哭胀,喉咙哭嘶,有什么好处?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

…………

第二天大清早,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时,船总顺顺、马兵、翠翠等都跟在后面。那棺木下了阱,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帮忙的陆续过渡回家去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翠翠、老马兵和秃头陈四四。

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岨来陪她。

杨马兵既是个上五十岁了的人,为人特别热忱,因此同翠翠住下来,使翠翠仿佛失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

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问题。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再次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马兵以为这事得问翠翠。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见翠翠还不肯和祖父的坟离开,又为翠翠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也不大方便,还不如在碧溪岨暂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说不定二老要来碧溪岨驾渡船!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人人都认为与茶峒风水大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除了城中营管、税局以及各商号、各平民捐了些钱以外,各大寨子也有人拿册子去捐钱。这塔的重建并不是给某一个人的好处,应让每个人来积德造福,因此在新做的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翠翠在雷雨夜因恐惧发抖,老船夫知道她害怕并安慰她,这成为祖父临终前对她最后一次的关怀和体贴,体现了祖父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爱。

B.顺顺对翠翠说,“爷爷死去我知道了,老年人是必须死的。”这番话既体现了船总顺顺对翠翠的宽慰,又以朴素的生死观加重了悲剧的沉重感。

C.过了“四七”后船总想把翠翠接到他家住,但杨马兵了解了翠翠的心思之后,出主意让翠翠留在渡城口,等二老傩送回来再说。

D.设置充满悬念的开放式结尾,既展现命运的不确定性和人生的无奈,又留存希望,让读者在哀伤中感受到温暖与期待。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雷雨夜老船夫最后一次为翠翠盖布单的场景,通过环境烘托与动作细节的结合,形成凄美动人的悲剧美学效果。

B.顺顺送来米、酒、肉等物资,却只是“各方面看看,就回去了”,与杨马兵的长期陪伴形成对比,体现了他的敷衍。

C.小说中白塔倒塌与老船夫死亡的双重意象,以自然物的消亡暗示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富有很强的象征意味。

D.沈从文通过老船夫、顺顺、杨马兵等人物的言行,展现了边城淳朴的人情美与自身的道德理想,强化了作品的主题。

8.小说开头对大雨和雷电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4分)

9.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温暖背后的悲剧感”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6. B 【解析】“又以朴素的生死观加重了悲剧的沉重感”错误。顺顺那番话并未加重悲剧的沉重感,而是对人年老走向死亡这一现实的坦然接受,也是对翠翠的宽慰,因此它冲淡了悲剧的沉重感。

7. B 【解析】“敷衍”理解有误。顺顺作为船总,事务繁忙,且翠翠当时沉浸悲痛,顺顺简短安慰后离开是出于尊重,他后续提出接翠翠回家,也体现了关怀。

8.(4分)【答案】①大雨、雷电等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烘托翠翠“在暗中抖着”的恐惧心理。②反衬祖孙温情。雷雨肆虐中,老船夫起身把布单搭到翠翠身上的细节,以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人性的温暖。暴雨的压迫感与祖父的关怀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亲情的坚韧与无私。③推动情节发展。暴雨直接导致白塔坍塌、渡船被冲走,共同推动翠翠发现祖父死亡、陷入孤独的核心悲剧的展开。④主题上,暴雨之夜富有象征义,预示着祖父生命走向终点的悲剧性。

(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景物所在的段落位置,再结合所学的有关环境描写知识,紧扣文本内容,从内容、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分析。从内容来看,大雨、雷电说明环境恶劣,营造紧张气氛;从情节上看暴雨直接导致白塔坍塌、渡船被冲走,以至于后边翠翠祖父去世等情节的出现;从人物形象上看,衬托祖父对孙女的爱;从主题上具有象征意义。据以上分条概述即可。

9.(6分)【答案】①人物塑造上,温暖形象后面是命运的悲剧。如船总顺顺一手操办老船夫丧事,德高望重,善良慷慨,他的命运却充满悲剧,大儿子天保不幸遇难,二儿子傩送出走未归。②情节设置上,温情叙事下隐伏着悲剧结局。设置翠翠在祖父去世后得到茶峒人温暖相助的情节,却给她安排了一人摆渡,独自等待的结局。③主题表达上,温暖的田园牧歌背后是动荡的冲击。白塔坍塌、渡船失踪,祖父在毫不知情时悄然去世,翠翠宁静生活遭遇动荡;孤独守船,爱情无常,借翠翠的遭遇传达了美好事物在无常命运前的脆弱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也可从亲情、爱情、乡情方面分析,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首先理解题干意图,“温暖的作品”,主要体现在小说人性美、人情美以及湘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悲剧感”则通过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及世事的无常来体现。作答时可从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答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