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扬眉剑客 2025-06-22 发布于浙江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投稿三年,我终圆中国教育报发表之梦。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的蜕变与飞跃,是自己用汗水与坚持铸就的荣耀时刻。

中国教育报,我心中的高山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晋级职称有一个论文加分项,我们要晋级发表的论文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属五所师范大学主办的杂志发表文章,或者,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发表文章。

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学教师,晋级职称是职业生涯中不可回避的挑战。尽管我已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过几十篇文章,但在严格的评审标准面前,这些成就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中国教育报,这份被誉为“教育界的风向标”的权威媒体,成为了我晋级道路上的一座巍峨高山,我,想翻越它。

那夜,我端坐在书桌前,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郑重地写下自己的目标:“三年内,我必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

然而,初次投稿的挫折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我倾注心血创作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如何激发学生想象力》一文,投出后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不愿放弃,接连投出了五篇文章,却都未能激起任何涟漪。深夜,当我反复修改稿件时,队友劝慰道:“何必如此执着?”我坚定地摇了摇头:“如果连这座山都无法攀登,我这辈子或许只能是个平庸的'写手’。”

18篇文章铺就的孤独征程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023年,我为自己制定了写作计划:每周至少完成一篇教育随笔。为了搜集素材,我随时记录课堂上的点滴灵感:学生的一句提问、一次失败的实验、甚至走廊里偶然的师生对话,都成为了我笔下的宝贵财富。

这一年,我在地方教育期刊上发表了18篇文章。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无数次的艰辛与付出。一篇2000字的《种一粒手作的种子在学生心田》修改了十六次之多,才终于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最艰难的一次,我耗时一个月创作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被某杂志以“选题重复”为由拒之门外。很多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自我怀疑。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与失败,让我逐渐领悟了教育写作的精髓。我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报的用稿风格,发现其更倾向于“案例实、观点新”有代表性的文章。于是,我调整策略,将课堂中的真实冲突转化为“教育叙事”,将教学反思提炼为“策略模型”。同时,我积极加入教师写作社群,向同行请教经验,甚至鼓起勇气给报社编辑写邮件咨询选题方向。一位编辑的回复让我如梦初醒:“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它必须深深扎根于真实的教育土壤中。”

九篇文章见证的顿悟与蜕变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024年的春天,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在一次手工课上,我让学生雕刻木头。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道:“老师,我们哪里是在雕刻木头,分明是在雕刻春天啊!”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我的心灵。课后,我以此为灵感,创作了《雕刻春天》一文。文中详细记录了我与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匠心设计,以及我们共同探索生命与自然之美的历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将这篇文章投给了中国教育报。

五天后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我颤抖着双手点开邮件,只见屏幕上赫然写着:“您的稿件已被录用”。我反复确认了三遍,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三年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美好的回报。

首战告捷后,我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做有文化的木书签》《每位教师都能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母亲的松弛感有利于孩子成长》……9篇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其中《母亲的松弛感有利于孩子成长》在中国教育报家长会公众号发表,阅读量10万+。

回首这段历程,我恍然大悟:真正的突破不在于“写得多”,而在于“想得深”。那些与学生碰撞出的思维火花、那些深夜改稿时的自我较劲、那些从失败中提炼出的方法论,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不断前行。

常有教师向我咨询:“怎么才能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我总是微笑着告诉他们:“先忘记'发表’,记住'问题’。”教育写作从来不是一场功利游戏,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然延伸。当我们真正将目光从“职称加分”转向“教育现场”、从“堆砌理论”转向“解决问题”时,文字自然会找到它的归宿。

这三年里,我经历了96次退稿、修改了37个版本的稿件、绘制了密密麻麻的选题思维导图。这些经历共同构成了我的“专业觉醒地图”。它们告诉我:教师的成长从来不是靠运气或偶然,而是一场有预谋的突围。每一次提笔都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追问;每一次发表都是对职业价值的坚定确认。

好多教师给我留言:“看了您的文章,我也想写作了!”所以我更加坚信:教育写作的本质是专业觉醒,是教师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的璀璨篇章。

或许,中国教育报从来都不是终点。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9篇文章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