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开孙药师:一个中成药,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尿蛋白

 qyphhh 2025-06-23 发布于上海
1、降血糖:

中医理论认为素体阴虚、劳欲过度、情志失调、饮食不洁,阴虚燥热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主要治疗均立足于滋肾养阴,阴损及阳者宜阴阳并补,下消病久,燥热时佐以清热治疗。

芪药消渴胶囊是由枸杞子、黄芪、葛根、五味子、山药、天花粉、麦门冬、西洋参、生地黄、五倍子、知母以及山萸肉组方而成。黄芪性甘,味温,归肺、脾、肝、肾经,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治疗;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现代药理学证实其茎中含有β-谷甾醇、甘露醇、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以及地黄素、梓醇等,主要药理作用是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西洋参中的皂苷有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治疗,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麦门冬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同时可以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枸杞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能显著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贮备量, 提高人体活力, 有抗疲劳的作用,由于枸杞子含有胍的衍生物,可以降低血糖;葛根中含有大量的葛根素,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葛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

2、改善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中医学在防治代谢综合征(MS)及其进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显示一定的优势,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功能、调节机体内环境与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具有综合效应,从多环节、多靶点发挥积极的作用。大量资料表明,MS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导致脏腑阴阳气血亏虚,调摄功能失调,行血化津祛浊无力,从而变生瘀血痰浊,郁阻血脉络道,而呈本虚标实之证,提示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MS治疗原则。研究还发现,胰岛素抵抗(IR)早期表现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健脾益气滋阴可改善其代谢状态,纠正胰岛素抵抗。对益气养阴方药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脂肪组织GLUT4蛋白表达使周围组织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加,同时降低或改善炎症因子等多种作用而达到降低血糖、改善骨骼肌、脂肪组织IR的作用。

糖尿病前期,类似于中医的“脾瘅”,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系统论述。总结中医学防治糖尿病的经验,结合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益气滋阴法”是中医临床治疗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常用治法,对改善患者气阴两虚等症状效果显著,前期研究表明,益气滋阴中药“芪药消渴胶囊”不单适应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还可通过不同的干预途径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生长模型大鼠IR、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其葡萄糖代谢水平和(或)脂代谢以减轻或延缓肝脏尤其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

3、降低尿蛋白:

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蛋白尿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不足,病久伤肾,肾虚精微不固。近年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时,不但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控制其病情发展,且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在防治DN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芪药消渴胶囊处方是在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成,主要成分为西洋参、黄芪、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麦门冬、知母、天花粉、葛根、五味子、五倍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固摄之功效。前期的研究表明,芪药消渴胶囊能明显调节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症状,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成药。方中黄芪有补益脾肾、固摄精微之作用,临床常用黄芪治疗各种肾病导致的蛋白尿,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黄芪可减少DN蛋白的排泄。西洋参可益气养阴,所含总皂苷能够降低高糖大鼠血糖。西洋参提取物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生地黄、山药能滋阴清火、健脾益气,亦是中医常用之降糖药物。再配以收涩养阴之五味子、五倍子,活血之葛根,全方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固摄之功效,对气阴两虚之2型糖尿病及伴蛋白尿者尤为合适。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芪药消渴胶囊对DN患者,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使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β2-MG明显下降,有治疗及延缓糖尿病肾脏损害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