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常说:"药不对症,不如不吃",这句话放在心脏病急症上就更显得分外重要。在心脏病的世界里,用错药就像给火灾浇油,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 房颤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常常面临一个看似简单却关乎生死的选择:速效救心丸还是复方丹参滴丸? 房颤,这个听起来专业的名词,其实就是心脏上层的两个"小耳朵"(医学上称为心房)忽然不听指挥,像个喝醉酒的醉汉一样胡乱抖动,导致心跳忽快忽慢、不规则跳动。 这时候,许多人会慌乱地抓起家中常备的"救命药",却不知这随手一抓,可能就是一场生死赌博。 李医生最近接诊了一位65岁的王大爷。王大爷有多年高血压和冠心病史,平时服用倍他乐克和阿司匹林。一天晚上,王大爷突感心慌、胸闷,自认为是"心绞痛"发作,立即含服了速效救心丸。谁知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出现了严重心悸和头晕。 ![]() 家人紧急将他送医,经检查确诊为房颤急性发作,由于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医生解释,速效救心丸中的硝酸甘油可能加重了房颤患者的心率,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为什么这两种药在房颤面前表现如此不同?这里面大有学问。 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甘油,它就像是心脏血管的"解绳者",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让紧绷的血管重获自由,缓解心绞痛症状。 但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问题不在血管狭窄,而在心律失常。服用速效救心丸后,血管扩张会导致血压下降,身体为了维持正常血压,会反射性地加快心率,这对已经心跳混乱的房颤患者无异于雪上加霜。 古人说"因地制宜",用药也是如此。复方丹参滴丸则含有丹参、三七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它像个温和的调节师,不会急剧改变血管张力和血压,对房颤患者相对安全。 ![]() 但需要注意的是,复方丹参滴丸并非房颤的特效药,它更适合作为慢性期的辅助用药,而非急性发作时的首选。 药物选择错误带来的后果令人触目惊心。去年,湖南一位退休教师张先生因自行判断为心绞痛,发作时连续服用了三粒速效救心丸,结果导致血压骤降,差点因此丧命。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药》中的描写:"药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救人性命;用不好,可能成为催命符。" 房颤急性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方式是什么? 首先,保持冷静是第一要义。紧张焦虑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其次,应立即联系医生或拨打急救电话,不要擅自用药。 ![]()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能会使用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采取电复律等措施。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于已确诊房颤的患者,遵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至关重要。 别小看这些药片,它们如同心脏的"守护神",可有效降低房颤引起的血栓风险,减少脑卒中发生率达60%以上。 生活调整也是管理房颤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能增强心肺功能; ![]() 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少吃高油高脂食物;戒烟限酒不是空话,它们就像是心脏的"隐形杀手",能悄无声息地加重房颤负担。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曾经说过:"治疗房颤,不仅是控制症状,更是预防并发症。"这句话道出了房颤管理的精髓。 回到选药问题上,正确的做法不是在这两种药之间纠结,而是根据自身确切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您已确诊为房颤,家中应备有医生开具的专门针对房颤的药物,而非盲目使用速效救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 下次面对心脏不适,请记住:先诊断,后用药;不确定,找医生。毕竟,健康这道题,没有"蒙对"的侥幸,只有"知对"的踏实。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为心脏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