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在墨客】集宫廷画的精致和文人画的意趣为一体的南宋名家刘松年佳作欣赏

 夕妙斋 2025-06-23

自在墨客·自在书画

 ZIZAIMOKE*ZIZAISHUHUA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书画每一笔都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每一划都勾勒出人生的哲理。它如一股清泉,润泽着书画艺术的殿堂,也滋养着我们每一个在尘世间行走的灵魂。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如果你喜欢请转发给更多人!  

01.刘松年介绍

      刘松年(约1131—1218),号清波,因寓居杭州清波门(又称“暗门”),故外号“暗门刘”,浙江金华汤溪镇人。他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与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其作品被誉为“院人中绝品”,是南宋院体画的集大成者。

图片
图片
01.刘松年生平经历

1. 家世与早期教育 

      刘松年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刘时为成忠郎,父刘克勤为将仕郎。幼年随父隐居金华北山鹿田寺,此地为婺州学派发源地,朱熹、吕祖谦等学者曾在此讲学,刘松年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形成了爱国情怀。  

2. 宫廷画师生涯

       绍兴年间(1131—1162)进入画院,历经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任御前画师。  

      因进献《耕织图》获宁宗赏识,赐金带,成为画院核心人物。  

图片
图片

3. 师承与交游

   师从张敦礼(宋英宗驸马),兼学李唐、赵伯驹,技艺超群,名声甚至超越其师。

03.书画艺术热电-

1. 山水画

       技法创新:继承李唐的“斧劈皴”,但改为小笔触的“刮铁皴”,线条更细腻,山石质感更显清丽。  

       题材与风格:多描绘西湖园林小景,以“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为特色,构图精巧,着色妍丽典雅,人称“小景山水”。  

       代表作:《四景山水图》(故宫博物院藏)分绘四季西湖景致,被誉为南宋山水画典范。

图片
图片

2. 人物画 

       题材广泛:涵盖历史故事(如《便桥会盟图》)、文人生活(如《溪亭客话图》)、佛道题材(如《罗汉图》)等。  

      技法特点:人物神态生动,衣褶线条“清劲入微”,界画工整(如《天女献花图》)。  

3. 爱国主题创作 

        刘松年以画抒怀,通过《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借《便桥会盟图》讽喻南宋统治者效仿唐太宗积极抗敌,而非消极妥协。

图片
图片
04.刘松年艺术造诣与影响

1. 南宋院体画的巅峰代表  

      刘松年融合李唐的雄健与董源、巨然的清丽,形成典雅细腻的画风,成为南宋院体画最完美的体现。其作品兼具宫廷画的精致与文人画的意趣。  

图片
图片

2. 对后世的影响

       技法传承:其“小景山水”风格影响了马远、夏圭,推动南宋山水画从宏大叙事转向诗意小品。  

       跨时代辐射:元代赵孟頫、明代浙派画家均受其启发,院体画风在明代得以复兴。  

3. 历史地位 

      作为“南宋四家”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刘松年奠定了南宋山水画的格局,其作品至今被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等顶级机构珍藏,成为研究南宋艺术的重要实物。

05.刘松年代表作品

《四景山水图》(故宫博物院)  

《中兴四将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罗汉图》系列(台北故宫博物院)  

《便桥会盟图》《风雪运粮图》(主题画作,部分存世)。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松年以精湛的技艺、创新的风格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成为南宋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艺术不仅塑造了南宋院体画的典范,更通过诗意的小景山水与生动的人物刻画,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