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最缺的4种营养?50%以上糖友都缺,教你如何补足

 王心雨 2025-06-23

原创高途健康高途健康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据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已高达5.89亿人,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8.53亿大关。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目前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并呈现年轻化、复杂化的趋势。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治疗糖尿病就是要每日严格控制饮食、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不仅受到血糖水平的影响,还与多种关键营养素的缺乏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全球超过5亿名糖尿病患者中,近半数存在特定微量营养素的缺乏。这些营养素的缺失不仅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还会加剧并发症风险,甚至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那么,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缺乏哪些营养素?又该如何科学补充呢?

01
图片

维生素D

图片

60%以上糖友都缺,直接影响血糖和骨骼健康

01

缺乏现状触目惊心

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是糖尿病患者中最普遍缺乏的微量营养素之一,全球平均缺乏率高达60.45%。

图片

尤其在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的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达到83.7%和74.14%。

女性、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肥胖人群、血糖控制不佳者以及户外活动少的人群,缺乏率更高。

02

缺乏后果不容忽视

维生素D不仅是“阳光维生素”,更是调节免疫、维持钙磷平衡、促进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它还直接参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调控,缺乏会导致:

  • 胰岛素分泌减少

  •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 血糖波动增大

  • 骨质疏松风险上升

  •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更令人担忧的是,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患上糖尿病后逐渐形成的——高血糖状态会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和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03

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 安全日晒: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在阳光下暴露皮肤(如手臂、腿部)约15~30分钟。

图片
  • 饮食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鱼、金枪鱼、鳕鱼、蛋黄、动物肝脏等。

  • 选择强化食品:如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谷物等。

  • 合理使用补充剂:对于长期缺乏或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维生素D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滴剂、软胶囊或片剂。

  • 搭配脂肪摄入:维生素D为脂溶性,应与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同食以提高吸收率。

  • 定期监测血清25(OH)D水平:理想水平应在30 ng/mL以上,过高则可能导致中毒。

02
图片

镁元素

图片

40%糖友缺,直接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

01

缺乏比例居高不下

在糖尿病人群中,镁缺乏的比例也高达41.95%。镁是人体内重要的矿物质之一,参与超过300种酶促反应,对能量代谢、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02

缺乏引发多重问题

镁在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葡萄糖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其缺乏会导致:

  • 胰岛素抵抗增强

  • 血糖波动加大

  •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 情绪焦虑、睡眠障碍、肌肉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

此外,由于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肾脏排出大量镁;部分糖友因服用利尿剂药物,也会加重镁的流失,形成“低镁—高血糖—更多镁流失”的恶性循环。

03

如何科学补镁?

1. 优先通过食物摄取:

  • 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

  • 坚果类(杏仁、核桃)

  • 全谷物(糙米、燕麦)

  • 种子类(南瓜籽、亚麻籽)

  • 黑巧克力(适量食用)

图片

2. 选择合适形式的镁补充剂:

  • 吸收率较高的有:柠檬酸镁、天门冬氨酸镁、甘氨酸镁

  • 注意剂量控制:成人男性每日需400~420毫克,女性310~320毫克

  • 不建议自行长期大剂量服用,以免引发腹泻或肾功能负担

3. 避免过量摄入:极高水平的镁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包括心脏停搏。

03
图片

维生素B1

图片

糖代谢的关键辅酶,75%糖友不足

01

维生素B1的重要性常被低估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糖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然而,研究发现,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B1血浆浓度下降分别高达76%和75%。

02

缺乏原因复杂多样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对维生素B1重吸收能力受损,导致尿液中大量流失。

此外,高血糖状态下氧化应激增加,使体内维生素B1消耗增多。长期缺乏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 加剧血糖波动

  • 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刺痛)

  • 导致视网膜病变、肾功能损伤

  • 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03

如何有效补充维生素B1?

1. 饮食来源丰富多样:

  • 全谷物(糙米、全麦面包)

  • 豆类(红豆、绿豆、黑豆)

  • 坚果(腰果、杏仁)

  • 动物内脏(肝、心)

  • 鱼类(鲑鱼、金枪鱼)

  • 蔬菜(西兰花、菠菜)

图片

2. 注意加工方式:精制谷物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部分维生素B1,建议选择未精制的全谷物。

3. 必要时可考虑补充剂:

  •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制剂

  • 特别推荐用于预防或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4. 结合抗氧化策略:维生素B1与其他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E、α-硫辛酸)协同使用,效果更佳。

04
图片

维生素B12

图片

二甲双胍使用者的“隐形杀手”

01

用药人群更需关注

二甲双胍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每天有超过200万人服用。

然而,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中,约28.72%存在维生素B12缺乏,显著高于普通糖尿病人群。

02

缺乏后果不可小觑

维生素B12主要参与红细胞生成、神经髓鞘合成及DNA修复。缺乏可能导致: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认知功能下降

  • 外周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走路不稳)

  •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03

如何科学应对?

1. 调整饮食结构:

  • 肉类(牛肉、羊肉、猪肉)

  • 鱼类和海鲜(三文鱼、虾、贝类)

  • 家禽类(鸡、火鸡)

  • 乳制品(牛奶、奶酪、酸奶)

  • 蛋类

2. 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3. 必要时补充注射或口服制剂:特别是已有神经病变或贫血表现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B12补充。

图片

营养干预,助力血糖管理新维度

图片

糖尿病的管理不应仅仅局限于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更需要重视身体所需的关键营养素。维生素D、镁、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血糖调控和并发症预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维生素D:维护胰岛功能与骨骼健康
✅ 镁: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
✅ 维生素B1:保护神经系统,减少并发症
✅ 维生素B12:防止神经病变,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建议广大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膳食多样化,适当增加上述营养素的摄入,并根据个体情况,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相关营养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控糖不止于糖”,实现血糖稳定、生活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