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执行力差的本质是什么”

 涿光若木 2025-06-23 发布于江苏

网上有个很火的视频,讲执行力差的本质是什么。博主说,人都是陷入预先对事物的期待之中,只有让自己找到一个像“起立坐下”一样轻松的事情,那执行力自然就强了。

人之所以会预先给自己加很多戏,事情还没开始做,就想到几年后的困难,不能把眼光收摄回来,专注在眼前可以下手的这一步,这本质就是一种“神散”的表现,它不凝聚、不集中,那自然也就没有力量,自然也就打不通,做不下去。

陈春花老师在研究了华南地区很多成功企业之后,写了一本书叫《手比头高》。那些最后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都是行动派,而不是思想派。觉得有四五成把握,胆子一壮,就先做了再说,这种快速行动的能力,在当时那个市场环境,往往比脑子还管用。

讲到执行力差的根本,上面谈及的都还是表象,真正从根蒂上讲,还是因为这个人的神气不足所致。我们都骑过自行车,如果车胎瘪了,你坐上去,踩个十来米就会觉得很吃力,一觉得吃力,就会停下来,那这段路也就走不下去了。相反,如果车胎的气很足,骑起来十分轻松,那不知不觉就到达目的地了。这个时候,我们会说前者的执行力差,后者的执行力强,这种论断,其实就是盲人摸象、断章取义。

我们人做任何事,其实都跟骑自行车一样。我们的这口气,就是轮胎里的气,气足了,做事就轻松,就容易上手。经常会听到“天赋”一词,本质而言,就是这个人在某方面上“有气”,有了气,他做起来就比别人轻松很多。除了这个气,还有一个就是神。“神者,一也”,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就是神足;一定要把这个事做成,非它不可,这同样也是神足。有了精神意志层面上的这个笃定,再而落地到具体的事情上,变成具体化的“一开一阖”,这个就是气的“二”,在这个气的开阖中把事情磨顺了,到达了目的地、上岸了,我们就说他“精通”这个领域。

所以,执行力讲到底,就是内心对某个事物的渴望,对某个事物的高度认可。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认知和自我觉察的基础上的,有了独立完整的自我,再在外界中找寻那些与我相应的东西,如此才能激发出对外界事物的无比渴望和高度认可。如果一个人从未把目光收摄回来过,从未认真“观”过内在的自我,那做起事来,也必定松松垮垮、不成体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