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进城|节能增效,引领产业绿色新征程

 夏德明 2025-06-24 发布于山东

在当今时代,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月23日—29日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聚焦于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这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占总装机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步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不断涌现,绿色产品市场认可度与规模效益同步攀升,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主要资源产出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尚未根本改变,化石能源和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征程中,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任务艰巨。

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举措。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发力。

在政策引领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了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各地应积极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是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我们要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效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同时,加快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例如,一些企业通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采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工艺,实现了能耗大幅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新能源领域,光伏、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其成本逐渐降低,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进行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比如,钢铁、化工等行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了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新兴产业不仅自身能耗低、污染小,还能为其他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

在宣传教育方面,要加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宣传节能降碳知识和技术,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行动。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文化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政策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以调整为手段、以宣传为辅助,共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绿色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