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容易多病共存,因此多重用药的几率特别高,由此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也十分普遍。 多重用药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科学的定义,通常指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目前默认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为多重用药。那么,当存在多重用药情况时,我们该如何保障用药安全?又要遵循哪些用药原则呢? 多重用药存在的健康风险 ![]() 多重用药分为适当多重用药和不适当多重用药。 前者是指患者因多病共存,具备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必然性,这样可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后者是指患者的多重用药存在着过度或不适当的处方用药风险,有可能在常规药物治疗初期导致不易察觉的药源性疾病,造成一些潜在的不良临床后果,包括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 多重用药的危害性 1 多重用药可能增加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也正是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成年人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多种药物共同作用于机体,相互作用会更加复杂,故多重用药可能使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增加; 3 多重用药可能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加药品错服、漏服的发生率; 4 多重用药可能增加老年患者发生其他疾病的风险; 5 多重用药会升高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用药评估应关注的内容 ![]() ![]() 多重用药评估 临床上对多重用药的评估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是否具有明确的用药指征; 2 是否运用了与治疗手段等效的药物来治疗相同疾病; 3 所用药物之间是否存在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4 药物剂量是否恰当; 5 是否存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某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应通过检查明确患者使用的所有药物,明确所有药物的适应症,明确每一种药物的任何潜在不良反应,去除一切没有明确疗效、目的及适应症的药物,避免使用一种药物来治疗另一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简化给药方案,尽量从最低剂量开始,定期审查药物使用情况。患者定期就医,尤其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鼓励患者养成记录用药清单的习惯,并在就医时提供给医生。 ![]() 不适当用药评估 是指使用该药物较容易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老年人不适当用药的比率在许多国家都很高。 老年人用药原则 ![]() 1.为老年患者开处方药之前,必须全面获得老年人的病史、用药史和目前所用药物的基本资料; 2.确定诊断后,首先采用非药物疗法,如果确实需要药物治疗,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并整体评估用药的疗效和潜在风险,确保获益大于风险; 3.患者用药前,首先评估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病理状态; 4.医生应熟悉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禁忌; 5.药物的剂量应遵从小剂量原则,药物的种类和数量应尽量少,服药的方法尽量简单; 6.应避免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或者新处方药物对目前所患疾病的不利影响; 7.定期或者常规检查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8.通过指导老年患者及其照护者使其掌握药物的正确用法; 9.确保药物保存在合适环境中,并定期检查有效期。 张颖 西院一病区主任医师 学术团体任职: 西安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 陕西省医促会老年病MDT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联系专家。 学术成就: 主持并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曾于北京协和医院研修学习。 来源 | 西院一病区 张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