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手机铃响,憨憨连忙走出病房接听,是他那一口子打来的,给他说刚刚接到录取通知书,存德和存才弟兄两个,一起被清华大学录取了。由于分数高,校方许诺免去学费,孩子如果成绩突出的话,还可以享受不菲的奖学金。 憨憨高兴地几乎跳起来。他一直追问两个娃的高考成绩,他们回答说过了一本线了,上大学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但没有说分数各是多少。他估计也许是五百分左右吧,可以上省内的大学。谁知道孩子们蟾宫折桂,竟然受到全国最高学府的青睐,将要到那里去深造了。 憨憨连跳带蹦地回到病房,把这天大的喜信告诉刘大娘。刘大娘听了,脸上的每个皱纹都在笑。她赞不绝口地夸奖两个孩子都有出息,给父母亲长脸了,给全村人争光了。她催憨憨赶紧回去,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憨憨说:“姨姨,你现在卧床不起,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呢?孩子们拿到录取证了,万事大吉,我迟几天回去没啥要紧。”刘大娘觉得是自己拖累了憨憨,十分过意不去。 刘大娘跟憨憨是同一个村民小组的,两家相距不远。她今年七十多岁了,膝下无儿无女,老伴十几年以前因病去世了,丢下她独自一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无依无靠,晚景凄凉。 通过半辈子的观察,刘大娘深感憨憨憨厚老诚,忠实可靠。所以把自己老年的幸福,寄托在憨憨的身上。 憨憨大号王忠孝,今年五十五岁了,憨憨是他的外号。他小时候少言寡语,没有其他孩子那么精气伶俐。父母让他看门,他便坐在门前的石头上,不肯离开半步,直到父母回来为止。母亲安排他扫地,他就把里里外外,圪里圪崂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连碱砖棱都不放过。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不争多论少,宁愿吃亏,都不和人红脸。所以大家叫他憨憨,天长日久,雅号几乎无人知晓了。他祖祖辈辈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升,都是和种田打交道,与土地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到他这一代,才有幸进了书房门。他高中毕业后由于父母年老体衰,病病殃殃,所以没有踏进大学的校门,回到生他养他的那方热土,当了一名庄稼汉,细心经营着分给他家的那几亩责任田。农活儿松泛了,便跟上建筑队干活儿,给远远近近的农村人建房盖楼。他干活儿卖力,好学善钻,没多长时间,便成为建筑队的台柱子,砌墙的时候十回有九回抱的是墙头。建筑队队长赵大叔看他很内秀,有前途,就把自己的女儿配他为妻。婚后小两口花开并蒂,展翅同飞,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两年以后一胎生了两个儿子,取名存德和存才,一家人幸福和睦,蒸蒸而上。 憨憨两口子悯贫惜弱,扶危救困,谁家有了难处,两口子鼎力相助。多年以来,借给乡亲们的钱多达三万。欠款人还钱来了自己接住,数年不还从不催要。二零一二年除夕夜,千家万户都在看春晚,三组村民三十多岁的刘世宽腹痛难忍,其妻考虑再三,跑来求憨憨帮忙。憨憨二话没说,心急火燎地赶到患者身边,迫不及待地叫了救护车,跟上救护车去了五十里路以外的县医院。由于刘世宽父母早逝,儿子四岁,女儿一岁,需要人照管,憨憨在医院陪床,这个春节就在医院过的。直到刘世宽动了阑尾炎手术,正月初八出院为止。刘世宽小两口感激涕零,村民们也交口称赞。 刘大娘前些日子跌了一跤,右腿腓骨裂纹,需要住院,给憨憨招呼了一声,憨憨放下了一切,全心全意地陪刘大娘医病。 憨憨怎么也想不到,天上掉下的金娃娃能够不偏不倚地刚好落到他的脚下。他一不是世门望族,二不是书香门第,三不是时代新贵,四没端国家饭碗,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两个孩子能够同时考上最高学府,在全地区甚至全省绝无仅有,自己也跟上名扬四海了。真应该好好感谢老天的垂怜,命运的惠顾。 低调惯了的憨憨经不住乡亲们的撺掇,同意给两个孩子办升学宴了。那天全村家家都来贺喜,门前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礼铺的两个人记账的记账,数钱的数钱,忙得手脚不停,不亦乐乎。县教育局的领导在乡党委书记的陪同下,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村上几位八十岁左右的老学者。联名赠了一副楹联:“厚德门户春长在,积善后辈福永存”。 ![]() ![]() 作者简介:王华民,1948年2月生于华阴,1959年迁入临渭区(原渭南县)蔺店镇。退休公务员。曾在有关刊物,平台上发作品若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