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赵孟頫儿子的书法,已得王羲之真传,随便一字,够现代人学一辈子!

 墨品书法网 2025-06-24 发布于北京

书法核心为笔法,而笔法早在古代,乃是师徒、家族“继承制”模式,彼此之间口传手授,旁人不得窥探,尤其魏晋、唐宋时期,传承的颇为紧密,正因如此,当时产生不少“父子书法家”。

譬如王羲之和王献之,欧阳询和欧阳通,宋徽宗和宋高宗,皆是“父子双雄”,继承正统,实力高超,而且论就艺术性,或者创造力,儿子的水平,普遍胜过父亲,赵孟頫和次子赵雍,亦是如此

赵孟頫众人皆知,号称“元书盟主”,近800年来,极少有人超越他,其字温润典雅、俊美清和,如今传世法帖,深得推崇,真迹的拍卖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均在百万、千万左右。

如此耀眼的光芒,遮住其子赵雍,后世对其了解甚少,他的书法继承家学,以古法为尊,笔法纯正,尽显“赵体”飘逸秀美的韵致,与其父擅写行书、楷书不同,赵雍最擅草书。

字体干脆利落,古雅灵动,欣赏笔法大成之后,写的《草书千字文》,水平完胜父亲,此帖共计1000余字,全篇采用章草,自魏晋之后,今草和狂草盛行。

擅章草的人日益减少,其实站在临学角度,章草最易入门,它不仅古雅醇厚,有助于上接古法,奠定深厚基础,还把平动、绞转笔法结合,更易上手临摹

就像此帖,形体秀美,温润闲雅,横画多以顿点切入,运笔中锋行走,时而衄错蓄力,以墨色裹藏顿折感,外观平滑、圆融,而层次丰富多变,融合几分今草笔意,时而细丝轻连,营造唯美之风。

分析第一个“天”字,简化为2笔,横画化为一个顿折的点,浑穆而富有妙趣,至于章法,字体虽然分离,个个独立,但是丝毫不显生疏,通过笔锋、着墨等,彼此呼应交错,内层气脉畅达,全卷如流水一般,沁人心脾。

赵雍的笔法和风韵,均得王羲之真传,肌理丰厚,质感高级,虽是创作章草,却加入些许的今草笔意,使其灵动婉转、清逸出尘,古朴与天真兼具,古往今来,把章草写到这一境界的,实在少有。

不夸张的说,随便一个字,够现代人学一辈子,可时常临摹,通过清晰的墨迹,分析笔画细节,掌握正统草法,夯实基础,控笔自如,同时体会古雅、潇洒的传统风韵,为日后临学狂草,铺垫良好道路。

而今,我们对赵雍《草书千字文》,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