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档案管理第四堂课.doc
2012-01-26 | 阅:  转:  |  分享 
  
第四堂

档案鉴定工作

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档案鉴定工作,从广义角度看,应该包括档案真伪的鉴别和档案价值的鉴定二个部分.现阶段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如下:

(一)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

(二)确定需要保存的档案,并划分保管期限;

(三)定期审查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按规定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

(四)对历史档案鉴别其真伪.

二、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

(一)档案鉴定是“去芜存菁”,提高管理效益的科学措施

(二)档案鉴定是关系“档案存亡”的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

三、档案鉴定工作的程序

(一)区分归档与不归档

(二)划分保管期限

(三)档案价值复审

1.移交复审2.到期复审

四、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和组织

(一)档案鉴定工作制度

1、明确统一的鉴定标准:需要有明确统一的鉴定标准,以防止人们主观随意地判定档案价值,甚至销毁档案。鉴定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制定总的原则和标准,各地区、各系统、各机关可据此制定结合本身工作实际情况的具体的鉴定标准。1988年,国家档案局制定了《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的规定》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这是档案鉴定工作总的原则和标准》。建设工程文件请按GB/T50328执行。

2、加强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机关档案鉴定工作

机关档案鉴定工作,在机关办公厅(室)主任或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由机关档案部门组织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进行。

:档案馆的档案鉴定工作

档案馆需要鉴定的档案:一是由现行机关经过鉴定接收进馆保存期满的档案,在销毁前要进行再鉴定;二是由于某种原因接收进馆的档案未经鉴定过,需要进行全面的鉴定工作。

3、制定销毁档案的审批制度和监销制度(第四节详解)



档案鉴定工作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因素

(一)档案自身的状况、作用是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基础

档案的内容、来源、形式以及其他各种情况,决定档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因而影响着档案是否具有保存价值,有什么样的保存价值。

(二)社会利用需要是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社会因素

社会需求即党和国家,包括公民对档案利用的需要。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大到制定方针政策,小到解决具体问题,都要利用档案;某些公民为了证明其经历、学历、工龄、婚姻状况、财产继承权等,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也需要利用档案。

二、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

(一)全面的观点。1、把档案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利用需要结合起来,全面评价档案的价值。2、全面联系地分析相关文件和文件的各种因素,具体判别其保存价值。3、全面地预测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要,要在对不同需要及其程度的综合把握中判别档案的价值。

(二)历史的观点。鉴定档案的价值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求“今世赖之以知古”。

(三)发展的观点。鉴定档案的价值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以便“后世赖之以知今”。

三、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一)档案来源标准(分析文件与立档单位的关系)

档案的来源即档案的形成者在社会上以及机关内的地位,作用和职能,可影响甚至决定档案的价值。

这是鉴定档案价值的出发点。分析文件的价值,首先要分析这份文件与立档单位的关系在。文件有本机关形成,也有外单位发来的。外单位发来的文件中,又有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和同级机关的文件等等。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立足本单位,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是保存的重点,应多留一些,外单位发来的文件,相对来说应该少留一些,以避免各全宗档案的重复。

(二)档案内容标准(分析文件的内容)

档案内容是决定档案价值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

这是鉴定档案价值的中心环节,内容有: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文件;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文件;反映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的文件;反映主要业务活动的文件;具有全局性、典型性的文件。

(三)档案形式特征标准(分析文件的时间、名称、文本及外形特征)

档案的形式特征是指文件的名称、责任者、形成时间、载体形态、记录方式等。

时间:即从文件形成的时间远近和重要程度两个方面判定档案的价值。一般是文件形成的时间距今愈久,保存价值就愈大。

名称:不同的文件名称,表示出文件的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作用,因而也能反映出不同的价值。

文本:就是指文件的稿本。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可靠程度,因而其价值也就不同。

外形特征:经过著名人物的题词、批注、修改和签名的文件,价值就比原来的文件增大。

相对价值标准(分析文件的完整程度、分析文件的作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

档案的相对价值,是指被鉴定档案与其他档案相比较而存在的价值。

档案的完整程度与保存价值吴反比关系;不同的作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同,档案的价值也就不同



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以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作用:1、档案保管期限表使档案鉴定工作有了明确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能够起到统一思想认识,保证鉴定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2、档案保管期限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防止人们任意地销毁档案。

3、档案保管期限表便于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按不同保管期限组卷。

1、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

如:《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2、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如:《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3、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

4、同类型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

5、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6、专业档案保管期限按照国标执行



三、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构成和保管期限的划分

(一)说明 (二)顺序号

(三)类别

类是一些相同类型条款的组合,可使条款条理清楚。可将条款按内容、级别(上级、本级、下级)或立档单位的组织机构分类。

(四)条款

就是一组同类型文件的题名,概括了一组文件的级别、问题和名称。

(五)保管期限 (六)备注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

《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GB/T20328



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制度

一、档案的五种鉴定

(一)归档整理文件鉴定 (二)移交档案复审鉴定

(三)期满档案价值鉴定 (四)永久档案分级鉴定

(五)开放档案的鉴定

二、鉴定档案价值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全面考察,切忌片面性

(二)正确处理一般条款和专题性条款的关系

(三)划分保管期限中应有弹性

(四)档案鉴定不能按比例进行

(五)特殊情况下的档案鉴定方式

(六)认真填写档案价值鉴定表

三、档案的销毁

按规定,每个单位的期满档案,经鉴定确需销毁时,必须报该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档案馆销毁档,必须报请各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领导机关批准;销毁历史,必须同时报国家档案局批准。

(一)编制档案销毁清册

档案销毁清册既是送领导审批的文据,又是日后查考档案销毁情况的书面凭证。准备销毁档案的登记,一般以案卷或文件为单位。见下图:







号 案卷



文件题名 年





代 目



号 案卷或

文号 卷内文件页(件)数 原





销毁

原因



注 ? ? ? ? ? ? ? ? ? (二)撰写请示文件

(三)报送审批

(四)监销

经批准销毁的档案,由两人在指定地点销毁。







献花(0)
+1
(本文系宁馫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