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 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要点速递与释义
2012-01-29 | 阅:  转:  |  分享 
  
2011年2月第8卷第5期

·专家论坛·

中国医药导报CHINAMEDICALHERALD

图1《2010心肺复苏指南》五链环生存链

《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

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要点速递与释义

陈平,钟永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急救中心,广东东莞523721)

[摘要]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呼吸停止患者的基本手段。自1966年首个心肺复苏指南发布以来,已成功抢救

了成千上万例患者。2010年10月发布的《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包

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循证医学证据,成为当前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本文就近年来心肺复苏研究与争议焦点及

《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的要点作一介绍。

[关键词]心肺复苏;除颤器;心脏骤停;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中图分类号]R605.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2(b)-006-03

自1956年彼得·萨法尔(PeterSafar)和詹姆斯·伊拉姆

(JamesElam)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和1960年Kowenhoven等

[1]

提出封闭式胸部心脏按压(closedchestcardiacmassage),以

及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首个心肺复苏指南

[2]



来,基于早识别、早呼救、早心肺复苏(CPR)、早除颤和早期高

级生命支持的心肺复苏在全球已经抢救了成千上万例患者。

如今,心肺复苏已经成为抢救心脏骤停和濒死患者的基本急

救技术之一。2010年10月发布的《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

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简称《2010心肺

复苏指南》)更是成为了全球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

1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修改背景

自《200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

急救(ECC)指南》(简称《2005心肺复苏指南》)发布以来,仍

存在较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3]

。其后的相关研究表明,《2005心

肺复苏指南》仍有较多需改进的地方,表现为:①实施《2005

心肺复苏指南》以来,心肺复苏质量和存活率也有所提升,但

胸外按压的质量还需提高;②各个急救系统(EMS)中的院外

心脏骤停存活率差异较大

[4-5]

;③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

者,没有任何目击者进行过现场心肺复苏。《2010心肺复苏

指南》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修改,以期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

存活率

[3]



2要点速递

2.1生存链由四早生存链更改为五个链环

心肺复苏生存链由《2005心肺复苏指南》的四早生存链

改为五个链环,包括:①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②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

目击者,鼓励在急救调度员的电话指导下仅进行胸外按压的

CPR;③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④有效的高级生命

支持(ALS);⑤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6]



《2010心肺复苏指南》新增了两个部分,即“心脏骤停后

治疗”及“培训、实施和团队”。通过在生存链中增加第五个新

环节来强调心脏骤停后续治疗的重要性(图1)。

2.2心肺复苏优先次序由ABC变成了CAB

在《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大家所熟悉的“开放气道、人

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ABC抢救程序被《2010心肺复苏指南》

更新为将胸外按压放在第一位的CAB抢救程序。不管是婴

儿、儿童或成人心肺复苏术(除外新生儿),施救者首先应进

行持续胸外按压。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段的患

者中,有目击者在场的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最高

[3]

。在这些患

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7]



研究显示,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经任何目击者进

行心肺复苏

[3]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2005心肺复苏指南》

流程中第一步打开气道被认为是施救者最困难的步骤。如果

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实施心肺复苏

[8]



2.3淡化了非专业人员复苏过程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强调根

据其掌握急救技能的水平选择性地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是未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目击了心脏骤停事

件,应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或者按照急救调度的指示

操作”实施单纯胸外按压(hand-only)

[6]

,直至AED使用或者

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于心脏病导致的心脏

骤停,单纯胸外按压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复苏方式

存活率相近

[9]



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

根据按压-通气比率(30∶2)实施心肺复苏,直至AED使用或

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

[6]



2.4取消以“看、听和感觉呼吸”来评估呼吸

将2008年在《循环》杂志上发布的单纯胸外按压(hand-

[作者简介]陈平(1963-),女,第一军医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

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护理学。钟永(1964-),男,重庆医科大学儿

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急救医学。

6

2011年2月第8卷第5期

·专家论坛·

CHINAMEDICALHERALD中国医药导报

only)融入其中,取消以“看、听和感觉呼吸”来评估呼吸,而更

加强调目击者的现场心肺复苏行动

[6]

。《2010心肺复苏指南》

的根本是向大众普及,需要摒弃繁琐而无效的急救方式。强

调一旦怀疑心脏停止,目击者就要首先做到立即压、使劲压、

不断压。挽救患者心脏骤停的关键是行动,而不是评估

[8]



即使是熟练的急救人员,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也应该

在10s内快速检查呼吸、脉搏,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

AED。

2.5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0心肺复苏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的必要

[10]

。其内容包括:

2.5.1按压得更快一点AHA修改了胸外按压的次数,《2005

心肺复苏指南》中要求胸外按压约100次/min,而在《2010心

肺复苏指南》中,AHA要求按压大于100次/min。按这个速度,

每18秒必须按压30次以上。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恢复自主循环

(ROSC)和存活后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在多数研究

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



[11]



2.5.2按压得更深一点《2010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术

中按压的深度进行了修改,要求对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cm,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cm,

儿童约5cm)。这个幅度比《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定的深

度更深。现有研究表明,按压至少5cm比按压4cm更为有



[12]



2.5.3持续胸外按压,尽可能减少中断AHA希望每一位救

助者都进行持续胸外按压,直到AED到位并进行心脏电活

动分析和除颤。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次

数,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

[13]



2.5.4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的回弹2005年以来的研究结果

表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再次证实了实

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即以足够的速度和幅度进行按

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的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

免过度通气

[6]



2.5.5避免过度通气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

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30∶2)并未更改。实施

高级气道插管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

100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可按照每6~8秒1次的速度进

行人工呼吸(每分钟8~10次),需避免过度通气

[3]



2.5.6不建议对心脏骤停患者常规采用环状软骨加压法环

状软骨加压可以防止胃胀气,减少气囊面罩通气期间发生回

流和误吸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妨碍通气

[6]

。7项随机研究结

果表明,环状软骨加压的情况下仍可能发生误吸,而对于培

训施救者正确使用此方法的难度很大,所以不建议为心脏骤

停患者常规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6]



2.5.7强调团队协作的心肺复苏《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基

础生命支持的程序更注重单人施救者的操作顺序,但在实际

情况中,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

的参与,即由多名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因此,《2010心

肺复苏指南》更强调基础生命支持的培训不仅应教授个人技

能,还应当训练施救者作为一个高效团队的成员进行工作

[6]



2.6简化了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传统的心脏骤停急救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得到了简化和

综合,更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并强调应在心肺复

苏的非中断期间组织高级生命支持(图2)

[6]



2.7强调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作为检测气管插管位

置和心肺复苏质量的手段

研究表明,持续二氧化碳波形图是确认和监测气管插管

位置的最可靠方法,在患者转移过程中,操作者应连续监测

二氧化碳波形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6]

。二氧化碳波形图的应

用还包括监护心肺复苏质量和检测自主循环是否恢复

[6]



2.8加强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关键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6]

:①恢复自

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②转运到拥有综合

心脏骤停后治疗系统的合适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③识别并

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其他可逆病因;④控制体

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⑤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

碍,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氧过多。

为提高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

率,应当实施综合、完整、结构化、多学科参与的治疗体系,包

括优化血流动力、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出

院率。

自2005以来,2项使用同步对照组和使用历史性对照

的非随机研究显示,在心脏骤停后进行低温治疗存在一定的

优势

[14]



综上所述,AHA制订的心肺复苏指南一直是全球心肺

复苏及心血管急救的“金标准”,认真学习和掌握《2010心肺

复苏指南》将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并提升我们的心肺复苏

技术水平,使临床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工作更上一个新台

阶。

[参考文献]

[1]KowenhovenWB,JudeJR,KnickerbockerGG.Closed-chestcardiac

massage[J].JAMA,1960,192(10):1064-1067.

[2]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statementbytheAdHocCommitteeon

CardiopulmomaryResuscitation,oftheDivisionofMedicalSciences,

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NationalResearchCouncil[J].JAMA,

1966,198(3):372-379.

[3]FieldJM,HazinskiMF,MichaelR,etal.Part1:executivesummary:

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

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

(183):640-656.

[4]NicholG,ThomasE,CallawayCW,etal.Regionalvariationinout-of-

hospitalcardiacarrestincidenceandoutcome[J].JAMA,2008,299(12):

1423-1431.

[5]AtkinsDL,Everson-StewartS,SearsGK,etal.Epidemiologyandout-

comefrom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inchildren:theresuscitation

outcomesconsortiumepistry-cardiacarrest[J].Circulation,2009,119

(11):1484-1491.

[6]HazinskiMF,ChameidesL,HemphillR,etal.The2010AHAGuide-

linesforCPRandECC[EB/OL].http://www.heart.org/HEARTORG/

CPRAndECC/Science/Guidelines/Guidelines_UCM_303151.

[7]KitamuraT,IwamiT,KawamuraT,etal.Conventionalandchest-com-

pression-only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bybystandersforchildren

whohave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s:aprospective,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J].Lancet,2010,375(9723):1347-1354.

7

2011年2月第8卷第5期

·专家论坛·

中国医药导报CHINAMEDICALHERALD

·编读往来·

正文主体部分之“讨论”

1.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

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

2.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并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

3.不必重述已在前言部分介绍过的背景和在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应列入图或表。

。。。。。。。。。。。。。。。。。。。。。。。。。。。。。。。。。。。。。。。。。。。。。。。。



















。。。。。。。。。。。。。。。。。。。。。。。。。。。。。。。。。。。。。。。。。。。。。。。。



















图2《2010心肺复苏指南》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8]SOS-KANTOStudyGroup.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bybystanders

withchest-compression-only(SOS-KANTO):anobservationalstudy[J].

Lancet,2007,369(9565):920-926.

[9]MorleyPT,AtkinsDL,JohnE,etal.Part3:evidenceevaluationpro-

cess:2010internationalconsensuson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

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sciencewithtreatmentrecommendations

[J].Circulation,2010,122(162):283-290.

[10]CallawayCW,SchmickerR,KampmeyerM,etal.Receivinghospital

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withsurvivalafterout-of-hospitalcardiacar-

rest[J].Resuscitation,2010,81(5):524-529.

[11]IwamiT,NicholG,HiraideA,etal.Continuousimprovementsin

"chainofsurvival"increasedsurvivalafterout-of-hospitalcardiacar-

rests:alarge-scalepopulation-basedstudy[J].Circulation,2009,119

(5):728-734.

[12]Lund-KordahlI,OlasveengenTM,LoremT,etal.Improvingoutcome

after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bystrengtheningweaklinksofthe

localchainofsurvival:qualityofadvancedlifesupportandpost-re-

suscitationcare[J].Resuscitation,2010,81(4):422-426.

[13]BobrowBJ,ClarkLL,EwyGA,etal.Minimallyinterruptedcardiac

resuscitationbyemergencymedicalservicesforout-of-hospitalcar-

diacarrest[J].JAMA,2008,299(10):1158-1165.

[14]ArrichJ.Clinicalapplicationofmildtherapeutichypothermiaafter

cardiacarrest[J].CritCareMed,2007,35(4):1041-1047.

(收稿日期:2010-11-24)

8

献花(0)
+1
(本文系徐雪峰的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