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苏教版八年级测试
2012-01-30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第Ⅰ卷(共16分)

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怠慢(dài)阔绰(chuò)迥然不同(jǒng)

B、丰腴(yú)笃信(dǔ)汪洋万顷(qǐnɡ)

C、秀颀(qí)俯瞰(kàn)海市蜃楼(shènɡ)

D、充塞(sè)恐吓(xià)不屑置辩(biàn)

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遭受刻不容缓即使/也B.遭到迫不及待即使/也

C.遭到刻不容缓虽然/却D.遭受迫不及待虽然/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窗》这篇小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格特,本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

C、《核舟记》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6.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

第Ⅱ卷(共134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在空格内。(4分)

名著能让人永远喜爱,永远尊敬并永远怀想,它们有如酱一般chún香浓郁的味道,没有不负责任的轻浮,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人不也一样吗?端正沉静、底蕴深厚总能让人sù然起敬,就是日后想起,也让人qīn佩有加。但举止轻浮、腹中空空则只会得到嘲笑、戏弄,不会有人对他充满怀念之情的。做人就要做那种历经岁月磨liàn仍能留在人们心中的高尚的人。



8、默写(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10分)

①,小桥流水人家。(《天静沙秋思》)

②,相伴过年华。(《迎燕》)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⑤《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⑥李商隐《无题》中的“,”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⑦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点出自己求学时甘于粗食敝衣原因的句子是

,。

⑧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刻画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的一句诗是:



9、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3分)

(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绰号,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有关“节约型经济”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6分)

材料一: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l/3、1/4、1/5、1/10、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保障程度也很低,这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t重要制约因素。

材料二:据报道,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企业投资拉动。我国拿出国内生产总值的70%进行投资,争到9%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印度投资35%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4%,可是2005年我国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40%!我国还刚刚取代了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活单位产值

的耗油相当于欧美国家本平均值的10倍。

材料三,从1996年起,“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就推广使用节能灯,但至今节能灯也没能走进千家万户,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算经济账的同时,应该算一算社会责任账。(中国绿色照明办副主任刘虹认为:如果能全面实现节能照明,达到省点10%的目标,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经济利益--不仅能有效缓解电荒,而且能减少2亿吨二氧化碳和几百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还可以少建25万千瓦的发电厂6到8家。

答: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诗歌欣赏(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1.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战斗。④洫(xù):沟渠。⑤甫:刚。

13.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2分)

14.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嗜:

(2)走送之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将:

(4)会有土寇会:

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父爱陷阱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用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作者郑成南。有删改)

1、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

——警觉地应对危险——

18、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有哪些原因。(3分)

19、父亲说,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文章在前面为此埋下了哪几处伏笔?(4分)

、文中父亲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4分)



①早早的就听说霍金要来了,霍金保持着他特有的身体姿态与偶露的微笑要来杭州了!

②霍金来杭州,人们都以为这是一位科学巨匠与我们的一次聚首,一场约会,一篇不亚于任何追星场面的经典篇章。而我私底下却在想:霍金应该是来赴西湖的荷花之约的。

③当那么多的人都在为霍金而狂时,他坐在轮椅上想的是什么呢?是身体上的不适?是想拼命忍着将要流溢出来的口水?是想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是新的黑洞理论?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④一尊微弱之躯,一个病中的老人,面对这么多鲜花、掌声、赞叹和美誉,他为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满心的欢喜与陶醉呢?哪怕是装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静静的,静静的,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不吹,就静静地禅定着。那些仍然留在枝头的鲜花与果实与它无关,那些欣赏鲜花与享受果实者的赞叹与它无关。它只属于大地。回归大地,是它的理想与抱负。走向大地时的那份从容与宁静,那份无悔与蕴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叶,才能够懂得!

⑤很多的时候,霍金都保持着一种雕塑般的姿态。没有任何一种雕塑会像他那样生动,会像他那样令人难忘与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

⑥所有的鲜花与笑脸还有亲吻连同祝福,也就是冲着他的那份直立着的心而去!

⑦大多时候沉默着的霍金,总让人误以为他是暂时地睡着了,睡着了似的霍金其实是比谁都清醒着。他在心中寻找美,一份简单得令人心痛的美。所以,当他看到西湖的荷花盛开时,忍不住赞叹了:多美啊!美就是那么简单!而美又不是那么简单的!当荷花浮出水面,亭亭玉立于这个世间的时候,那些曾经生活在淤泥与黑暗中的生活细节就淡远了,曾经付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都化作了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

⑧任何生命都有这个过程。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

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接天的荷叶当中,霍金难道不比荷花更美吗?他与荷花融为一体。微风起处,荷叶与花儿都摇曳了起来。风在花叶上吹着,也吹在霍金的脸上。霍金也如一朵荷花,幽香随风飘过来,带给我们夏日里最后的一抹清凉。

(作者赵福莲,有删改)

〔注〕霍金: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患卢伽雷病,全身瘫痪,却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1.揣摩文章题目,写出它的两重含义。(2分)

(1)

(2)

2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第④段说霍金“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结合全段,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连他的微笑也都是斜着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与物也都是斜着的,惟独他的心笔直地立在那里。”具体说说“斜”和“笔直”放在一起的表达作用。



23.文章第⑧段说“当霍金读懂荷花时,笑了,由衷地发出赞美:多美啊!”请具体说说霍金究竟读懂了什么。(3分)





24.文章说“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





三、作文(60分)30、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句祝福、一杯热茶,总是让我们暖在心头。

一次跌倒时的搀扶,一次失意时的鼓励,一次语重心长的告诫,甚至,一次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回想起来,也可以叩击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记忆。

在成长的岁月里,你一定有过这样心动的时刻,拿起手中的笔吧,以“那一种温暖”为题,写下你的甜蜜和温馨,留下你一时的震颤、永远的感恩。

要求:①文体不限,抒写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1-6BCCCAB

第Ⅱ卷(共134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7.醇肃钦炼(练)8略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缺“有的人”不扣分,答“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不得分)

9.(6分)武松景阳冈宋江;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或智取大明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卦阵)(每空1分)

10.(共6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节约型经济应该是低能耗、高效益的经济。我国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部分国人节能意识还不强。因此,发展节约型经济势在必行。(要点:①节约型经济是低能耗、高效益的经济。②我国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③发展节约型经济势在必行。④节能节约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一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4分)11.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2.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四)

21.(1)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2.(1)这个比喻生动(或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生动”或“形象”1分,具体作用1分,共2分)(2)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对比”或“突出”1分,具体作用1分,共2分)

23.示例1:经历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示例2:付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经历苦难”的意思1分,“超越苦难”的意思1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24.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角度明确,理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有文采5~6分;角度明确,理解准确,思路较清晰,语言通顺3~4分;角度基本明确,理解基本准确,有简单思路,语言基本通顺1~2分)





献花(0)
+1
(本文系我爱宝宝璇...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