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案例17其他服務業--食品
2012-02-08 | 阅:  转:  |  分享 
  
案例十七

行业别:其它服务业──食品

数据内容:培训办法 17-2

培训作业管理程序书 17-7

培训办法

主旨:本公司培训乃以配合经营发展目标,充实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发挥潜在智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优异绩效为宗旨。

一、总则:

(一)为使员工了解本公司培训理念、方针、组织、体系、办理方式与相关规定,并落实培训工作,特订定本办法。

(二)本公司培训乃以配合经营发展目标,充实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发挥潜在智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优异绩效为宗旨。

(三)办法适用于全体正职人员,兼职人员与临时人员之培训另案办理。

二、理念:

(一)培训是人才的摇篮,优秀人才是企业的命脉。

(二)培训是企业对人力的投资,绝非给予员工的福利。

(三)培训的成败取决于全员的投入与主管的支持。

(四)培训的目标设定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需求。

(五)培训的价值反映在企业获利上,故必须着眼于培训绩效。

(六)培训的终极目标在塑造「快乐学习、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

三、方针:

(一)实用:有用的才教、教的要有用。

(二)系统:课程、师资、教材、作业、设施通通有系统。

(三)前瞻:放眼未来、预做规划、以永续经营为依归。

(四)创新:持续改善、积极研发、提升品质、迈向卓越。

四、组织:

(一)培训单位:为行政组织,依公司组织规章设立,负责培训工作推动与相关事项之管理。

(二)基层管理单位:为行政组织,为一般课级以下组织,负责该单位所属员工之日常工作指导与人员培育。

五、体系:

(一)培训分类

1. 集中培训(OFF-JT):系指需暂离工作岗位接受之培训。

(1)阶层别培训:

将所有员工依职位分成若干阶层,分别针对该阶层所需之知识、态度、技能设计系统性课程,以建立各阶层人员对规划、组织、领导、控制之完整观念。本体系下含:职前企业共识教育、主管进阶培训、管理新知研修等类别。

(2)职能别培训:

又称专业别培训。依公司工作需求划分若干专业分类,设计不同课程,以培养各方面之专业人才,精进专业技术。本体系下含:工作技术基础培训。

(3)课题别培训:

依年度重点任务及部门之特别需求,设计专题性或系列性课程,以扩大工作成果与经营绩效。本体系下含:部门职能别特别培训、年度专题培训、内部讲师培训、派外培训等类别。

2. 职场内培训(OntheJobTraining,OJT):

系指在工作场所内主管或专业指导人员对部属或一般员工之工作教导。本体系下含:工作指导培训。

3. 自我启发教育(SelfDevelopment,SD):

系指利用下班时间,依公司及员工双方面发展需求订定之课程或活动,并由公司资助鼓励举办者。

本体系下含:计算机、外语研修、专题讲座、参观、读书会等类别。

(二)培训体系与分类方式由培训主管单位另订之。

六、办理方式:

(一)本公司培训依其办理方式分为三大类:

1. 内部培训:

(1)凡本公司年度计划排定之培训课程,统筹由培训单位承办。

(2)本公司各单位得依个别需求自行办理各项培训。

(3)各项培训之办理均应知会培训主管单位,以统合资源运用。

(4)培训承办单位应于事前拟具培训实施计划,呈送权责主管核准后实施。

(5)凡于年度计划排定外之新增培训需求,须事前提出申请,并经权责主管核准后,方得办理。

2. 派外培训:

(1)为有效运用培训资源,并弥补内部培训之不足,本公司同仁得申请参加外界学术或培训机构所办理之培训课程。

(2)欲参加外界举办之课程者,须事先填具派外受训申请单,经直属主管核准后,会请培训承办单位办理派训相关事宜。

3. 委外代训:

为有效运用外界培训资源,并弥补以上培训方式之不足,得由培训单位委托外界学术或培训机构代为规划并办理培训课程,其办理程序同内部培训。

(二)各类培训之作业程序由培训单位另订之。

七、讲师管理:

(一)讲师类别:

1. 内部讲师:系指本公司同仁经培训、检定、认证后,担任课程教学者。

2. 外聘讲师:系指不在本公司任职或担任顾问而担任课程教学者。

(二)讲师征聘:

1. 培训承办人应针对课程需求征选适合之内部或外界讲师。

2. 培训承办人应于课程实施日二周前以「聘函」或「邀请函」通知讲师。

3. 内部讲师之管理另订「内部讲师管理办法」予以规范。

4. 外聘讲师均应建档管理,并依培训作业程序办理征聘事宜。

八、学员管理:

(一)参训通知

1. 逢自办培训时,培训承办人员应至少于开课日一周前以书面通知参训人员,并知会其直属主管。遇主管人员培训时,应于开课日二周前通知。

2. 逢外派参加培训时,参训人应于接获上课通知后,主动向其直属主管报告。

3. 参训人员之主管应提醒所属准时参训,并于事前妥为安排职务代理事宜。

(二)请假规则

1. 同仁参加培训期间均视同公假,惟由培训单位以上课签到记录或外训心得报告向人事单位统一请假,参训学员不须个别办理。

2. 为避免资源浪费,无论上班或下班时间之培训课程,参训学员均不得无故缺席,如不克参加,均应依下列方式办理请假手续:

(1)凡已经报名或调训而不克参加之学员,不论是否返回工作岗位上班,均应填写「培训请假单」,经直属主管核准后,于培训实施日二日前送达培训承办单位;逾期者,视同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2)若情况特殊,致书面请假不及时,得先以电话向直属主管及培训单位请假,请假单应于培训实施日起一周内补交;逾期未补交者,视同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3)如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参训学员之应上课期间均以旷职论,其直属主管连带处分,每遇乙名无故缺席者,即给予警告乙次,以示未尽督导之责。

(三)心得报告

1. 参训学员应依培训课程之需求撰写课后心得报告或制作课后作业。

2. 课后心得报告乃重要记录凭证,应于结训后一周内经直属主管核阅后交培训单位存查,如逾期未缴交,该受训学员处以警告乙次以示惩戒。

九、设备管理:

(一)教室管理

1. 为强化基层人员培训,应依地区及业务性质选定合适地点设置培训教室或教学示范店,管理办法另订之。

2. 相关教学设备应由本公司培训单位于年度预算中编列专款支应,或由一般培训经费项下支出。

(二)教材、教具管理

1. 培训单位应负责将各次培训之讲义、图片、教案、录音带、录像带等教材妥为收藏,并分类建档集中管理。

2. 培训单位购置之书籍与教学器材,均应建立财产清单集中管理。

3. 培训单位管理之教材教具遇借出使用时,应建册登记列管。

十、费用管理:

(一)本公司为职务需求或专业能力提升而自行举办之内部培训均由培训费用项下支应,除另有规定外,参训学员不须另行缴交任何费用。

(二)凡属自我发展性质或个人能力开发之培训,承办单位得预先规划学费分担方式。对于核准参训之学员,原则上由公司补助二分之一学费,参训人员自行负担其余费用,以充份运用培训资源。

(三)为避免培训资源之浪费,凡受训人员于受训完毕后3个月内离职者,应由薪资中扣回公司补助之个人培训费用。

(四)本公司培训费用之分摊,依各业务实际受训人数分摊之。

十一、结训记录:

(一)授证

1. 各次阶层别或其它特别培训均应于结训前实施学习评鉴,凡评鉴成绩达培训单位所定标准者,即授予结业证书。

2. 除于计划中另有协议外,派外培训与委外代训均由办理机构依其标准核发证书。

(二)履历登录

1. 各次培训结束后均应将通过学习评鉴之结训学员数据与证书字号输入「培训信息系统」中,未来并可在其人事数据中显现。

2. 「培训信息系统」之系统架构与操作规范由培训主管单位另订之。

(三)绩效评估

1. 培训办理单位应于培训后进行各项评估以确定教学目标之达成。

2. 评估方式:于结案报告中详列评估结果与改善方案。

十二、本办法经总经理核可后施行,修正时亦同。

培训作业管理程序书—内部培训流程图(1/2)





培训作业管理程序书—内部培训流程图(2/2)





17-8企业员工培训服务业案例





服务业-其它服务业(食品)案例介绍17-1





























































献花(0)
+1
(本文系zrynhzp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