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43 咨询行业分析报告2003下
2012-02-09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I行业基本评价(SWOT)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I行业分析 2

一、我国咨询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

二、国外咨询业发展分析 7

III地域分析 18

一、北京市咨询服务业分析 18

二、上海市咨询服务业分析 29

三、天津市咨询服务业简况 34

四、江苏省咨询服务业简况 34



行业基本评价(SWOT)

强势 国内咨询服务业启动伊始,资本、市场、政策方面都十分有利。 弱势 咨询力量欠缺、经营能力弱、咨询环境差。 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企业对于咨询服务的需求愈来愈迫切。 风险 市场复杂,竞争激烈。客户因素非常复杂,国内企业在没有完成市场化的情况下面临全球化。

行业分析

我国咨询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现状

国内咨询服务业刚刚启动,处在发展初期。存在着咨询力量欠缺、经营能力弱和咨询环境差等主要问题;同时也面临市场、资本和政策方面有利的外部环境。

我国的咨询服务业刚刚启动,处在发展初期。各种力量如资本、企业、技术、人力等还在相互探索和组合,市场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尽管国内咨询服务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市场复杂,竞争激烈。首先客户因素非常复杂,国内企业在没有完成市场化的情况下面临全球化,在基础管理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实现流程重组、战略联盟等管理手段,而且企业间管理水平、经营状况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很不平衡。另外,外资咨询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某种程度上国内咨询市场上的竞争已是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问题

缺乏对咨询业正确认识

尚未确立咨询业应有的社会地位,社会咨询意识与市场经济发展尚有差距,缺乏咨询价值意识、先行意识、有偿意识等。

产业某些决策部门或企业领导找外脑解决问题意识淡薄,对咨询业的需求不迫切,尚未从依靠政府和主管部门中彻底摆脱出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及制度化尚缺乏完整的立法程序保证,“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三拍现象仍不时存在。

咨询企业还缺乏“导入意识”,缺少自我宣传、自我形象推销和塑造自我优势的意识。

咨询业发展不规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咨询业存在着盲目发展的趋向,主要表现为业务方向不明、市场定位不明确,找不到咨询主体业务,机构数量膨胀、良莠不齐、单个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手段落后、咨询项目付诸实施能力差,处理大型项目的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短期行为较为普遍,咨询人员与客户的信任关系尚未建立起应有的信誉。转制后的一些咨询机构,尚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走向规范要经过从咨询机构从决策部门的附属,转向咨询机构与决策部门的分离。要形成独立咨询产业(产业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尚需确定国家法规。

咨询公司普遍素质不高

咨询公司(机构)较多,依据现有资料,统计数据与现实调查不符,有水平、实力及服务能力强、信誉好的为数不多。为寻求生存与发展,咨询公司(机构)业务内容及范围不够稳定,还摆脱不了以副(从事其它经营业)养主(咨询)的局面。

有相当一部份咨询企业还不能独立解决咨询项目中的问题,企业还不习惯通过咨询来解决问题,走上咨询岗位的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不熟悉咨询业务。咨询研究成果的“生产”与咨询成果的“消费”协调与结合都尚不成熟,需要在咨询市场环境中磨炼与逐步建立相互信任。

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咨询企业或机构为数尚不多,人才结构也不合理,咨询服务业不规范,缺乏质量体系保证,开拓咨询市场困难在于高级咨询人才特别是高级分析人才及高水平咨询管理人才缺乏。

对市场缺乏调查研究

对咨询业服务内容理解太局限。“咨询市场”这一块的大小和具体业务内容离不开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而当前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与咨询行业的水准与能力存在着互相制约,而有互不适应的矛盾,有少数人认为咨询业是无本万利,不需要投入。不甚了解单凭浅层的经验与知识已无力适应市场经济的纷繁的发展。咨询市场的潜力还未完全开发,咨询机构的专业化程度、知识结构及技术手段比较幼稚,不适应市场发展对咨询业的要求。

信息资源丰富与“枯竭”并存

信息资源70%左右集中的政府各部门及其所属实体,真正能流通起来被利用的不足10%。大量有价值信息被闲置,信息资源共享尚属起步。咨询投入信息获取成本高,也不能被咨询企业(机构)充分利用,咨询所需专业信息来源渠道也不畅通。

海外咨询业务与我国经济开放要求与开拓国际市场不相适应,承揽国际咨询项目的能力(外语水平与适应国际惯例与法规)与经验不足。

缺乏扶植咨询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及税收优惠

缺乏完善的法规

我国目前对咨询业的规范管理,主要是由一些相关的法律和一些散在的、局部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进行的,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整个咨询业的法规;相当一部分是制定一些的优惠政策及临时性的一些规定,没有一部通过咨询立法强化咨询业的地位与服务质量的咨询法。我国咨询业发展应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行业协会建设应尽快适应咨询业发展需要推进。

对策

大力培育市场

咨询业产业化是一个复杂和较为艰难的过程,我们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为此,政府、咨询业、社会等方面都应积极采用相应措施,推进咨询业的产业化发展。咨询业发展是应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咨询市场是咨询服务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首先,要努力刺激扩大咨询市场需求。政府是咨询业的主要用户之一。政府要切切实实地把那些社会性、群众性、服务性的工作转给相关的咨询机构去做,政府的决策咨询要逐步社会化、产业化,要充分利用“外脑”,政府机关要转变观念,要内外脑相结合。一些重大问题需有二份以上决策咨询报告。

从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入手,倡导市场运作,引入竞争――公开咨询项目招标制聘请咨询公司,并在实践基础上,尽快制定有关的扶植政策和措施。

咨询业本身要面向市场。主要从事咨询业的机构要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增强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要注意规范咨询市场,促成咨询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尽快研究和制订咨询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咨询企业自律性机制。尽快制订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咨询市场交易行为,强化竞争机制,以形成灵活有序、公平竞争、发展的咨询市场。实行政策倾斜与税收优惠,研究推进海外咨询的扶值措施,建立咨询业发展基金。

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咨询业应尽快建立行业协会,以改变目前该行业中的一些条块分割与业务活动参不齐的情况。这个协会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1)代替政府起到行业管理职能,如协调和制定会员资格、行业准则、道德行为、服务规范等。目前行业监管及法制、规范建设严重滞后。

(2)加强行业的联合与协作,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即对各咨询行业、单位和人员(包括兼职)进行组织和协调,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3)传递情报信息,交流业务经验,沟通与政府及其他方面的联系。

(4)组织和进行咨询人员培养与考评,促进咨询业务水平的提高。

(5)大力宣传咨询业绩,扩大咨询影响,提高咨询业和咨询人员的社会地位,拓展国内外咨询市场。

建立完善有力的支撑体系

信息是咨询工作的最重要支撑条件之一。目前,信息缺乏和收集困难是咨询工作颇感为难的大问题。我国建立的数据库不少,其中自然科学的居多,而经济,商业的数据率与国外相比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不足。当前,信息系统,特别是数据库的尽快建成,也是咨询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咨询技术和有关设备还应实现现代化。如不仅要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和数据库系统,还要有快速高效的通讯设备(网络),以及现代化的试验设备和研究分析系统。

国外咨询业发展分析

咨询业发展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咨询业的发展。美国咨询业就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产业分工后,专业性要求愈来愈强,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为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从咨询业的行业起点来看,由于一些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这些专家成为最早的咨询业从业人员。应当说美国现代咨询业是从工程咨询起步的,而且是从工程项目投标可行性论证分析开始的。目前美国咨询业已经相当发达,咨询领域除工程咨询外,还包括决策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专业咨询(会计、法律、税务、医药等)等领域,咨询服务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市场运作规范、专业化程度高、收费合理,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咨询行业与服务体系。

美国企业界近些年处在产业调整过程中,这种调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许多公司实行改组机构,缩小规模、裁减员工。这次调整带来的一种新现象是“咨询热”不断升温:许多公司纷纷加强咨询机构或增聘顾问;为公司充当顾问的专业咨询人员和咨询行业的企业备受青睐;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和企业管理专家纷纷涌进咨询业;许多咨询业公司同客户订的合同越来越多,年收益连续上升。

德国是市场经济体系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的咨询业获得了快于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源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德国,企业决策完全是自主进行的。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无论是在经济景气还是不景气时,企业都需要咨询支持。二是,原东西德统一以及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大大增加了咨询市场的需求。德国统一后,大批原东德企业进行了私有化,不仅许多原来实力雄厚的咨询公司积极参与,而且几年间又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咨询公司,参与原东德企业的改造咨询。近年来,不少德国咨询企业都把东欧市场作为重要目标进行开发。

日本的咨询业起步较晚,但却能迅速崛起,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咨询和信息技术咨询市场的高速成长。

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

日本政府为推动咨询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由政府制订完善的政策,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科技中介与信息咨询业的发展,日本政府的作用是最为突出的,其效果也是最为显著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由政府立法,并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对科技中介与信息咨询业的社会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予以明确的肯定。

在《中小企业法》中明确了有关法律和实施条例。该法律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由内阁会议的常设调查审议机构提出修改建议,由内阁会议审议、修订。

由政府指定事业法人,由通商产业大臣委托具体咨询机构负责国家项目咨询和企业重大业务。

这种由政府委托的法人,实际上行使政府职能,具有实效。在日本,这样的由政府直接指导的事业法人机构就有数十个,其中与科技中介和咨询直接相关联的,包括“(特殊法人)中小企业事业团”和“(事业法人)中小企业诊断协会”。这些团体,在全国各级行政单位设立了健全的地方性事业法人机构,使科技中介和咨询有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根据政府指定法人及通商产业大臣委托事业的分工,各事业法人依法推动相关的企业援助工作,并具体承担政府的专项拨款的实施。例如,中小企业诊断协会负责中小企业厅的企业诊断专项拨款的使用和实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事业法人)承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落实等。科技方面的事业法人机构负责科技部及各级政府的专项拨款项目的实施等。特别是,为了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日本还专门设立了全国中小企业情报中心及相应的地方机构,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日本的科技中介和咨询有强烈的政府色彩,而运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化、科学化高效运作。

建立相应的国家资格考试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为科技中介咨询业的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日本的国家资格考试和登记制度,是根据政府指定法人及通商产业大臣委托事业的分工,由各事业法人全权负责实施的。因此,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还是民间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领域,申请资格考试。通过了资格考试的人员,具备了相关条件,则可按规定申请认定登记。一旦认定登记被批准,就可以在相应的专业领域从事有关工作。一般来说,取得专业领域资格认证的人员大多数从事相应的技术、管理或咨询工作。由于资格考试制度和认定登记制度是依法实施的,管理规范严格,已经取得资格的人员还必须定期重新进行审核登记,从而保证了咨询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美国政府对咨询业的管理首先是税收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人及个人咨询公司相比,交纳的税收相对多一些,有限责任公司要纳双重税,既纳公司税,又纳个人税,而合伙人公司和个人公司只纳个人税。在交纳保险金方面,有限责任公司交纳的保险金额一般占营业额的3-4%,而合伙人和个人公司则交纳较高的保险金。美国政府对咨询公司的管理,除以税收、保险等经济手段调控外,还从咨询和审计方面加强管理,凡是向政府发布的咨询项目投标者都要具有政府规定的执业登记资格,同时政府对中标咨询项目的财务支出情况要进行严格审计。

美国政府对咨询公司虽然没有特殊的扶持政策,但是它采用的是刺激企业需求的方法,即企业的咨询费用可打入成本,不计征所得税,以此来鼓励咨询业的发展。

美国咨询业已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政府将咨询程序作为决策过程的法定程序。政府项目的论证、投资、运作、完成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不同的咨询报告,区域规划决策出台前都要有详细的两份以上的咨询报告。联邦政府还规定,超过100万人的城市都应建立关于区域发展的综合咨询机构。

德国政府运用法律、税收及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各类咨询公司对企业提供广泛的咨询与服务,形成了以个人咨询公司为骨干,以大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为主体,以合资咨询公司为补充的行业协会参与、审计公司介入的咨询网络。许多公司、股份公司都开设管理咨询公司。这些公司实力雄厚、咨询面广,与国内外经济界和政府联系密切,因而具有较高的声誉。许多个人开设的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长期的服务。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德国的依托公司,受联邦审计院领导,受联邦及州政府的资助对企业进行财务资金审计。将审计与咨询结合起来,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改善企业管理。

咨询机构类型

日本的咨询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外资系统和银行系统的大型咨询机构

这类咨询机构依托国内外的强大信息资源网络优势、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和产业经验,以及金融优势,主要为政府各部门、大中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等提供综合性咨询服务。日本国内的一些著名咨询机构,例如,野村综合研究所、三菱综合研究所、冈山技研等综合性研究机构,由于有大型财团、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做后盾,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巨型咨询机构,不仅为本国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财团)、国外政府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工程咨询和管理咨询外,还参与国防和尖端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这些咨询机构已经成为跨国的巨型咨询机构。

日本政府指定的事业法人机构

这类咨询机构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事业开发与管理的准政府机构,他们依法承担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委托的事业,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事业支援,咨询服务是其中的主要事业。由于依法行使职能,政府给与了强有力的支援,包括资金的支持。这类机构的业务领域、活动范围和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全日本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为推动和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特殊法人)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社团法人)全日本能率联合会,(社团法人)中小企业诊断协会,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中小企业关系团体联合会日本商工会议所、全国商工会联合会、全国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全国转包企业振兴协会、中小企业地域情报中心、(财团法人)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等。

各类民间咨询机构

这类机构包括个人独立开业的咨询公司和各类团体、机构或企业创办的咨询公司,他们大多是针对行业内需或相关专业领域需求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例如:(株式会社)NTT经营研究所,富士通总研。各种民间咨询机构,都是由取得中小企业诊断士资格并注册登记,具有丰富经验的经营咨询师创办的。例如,大阪的木村经营研究所。该所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经营咨询服务,同时为外资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该所所长木村先生是日本咨询界的资深经营咨询师,曾受到政府的特别表彰。

美国咨询机构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小咨询公司共存,大的有几千人,小的公司只有一两人,他们以各自的优势在市场上发展。美国政府对咨询行业的管理不以咨询企业的规模为依据,而是依咨询机构的性质和公司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从咨询机构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咨询机构,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非营利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服务,它的营利所得完全用于发展自身事业,而不能图利他用,政府免征非营利机构的所有税种。非营利机构一般由政府投资或社会捐赠,它的成立要报政府核准,但一般情况下只要申请就能核准。非营利机构如果将营利的钱投资到其它营利性的机构去,要重新纳税。政府对营利性咨询机构的成立实行登记制度,并依法纳税。美国对这类咨询公司在税收方面没有特别优惠政策。

美国咨询机构80%是非营利性的,它一般可分为三种:责任有限公司、合伙人公司和个人公司。责任有限公司最有利的一点是个人财产得到法律的保护,即公司由于业务过失,需要赔偿且赔偿额超出注册资金时,政府可宣布在破产法保护下作业,但不得用公司法人的财产赔偿。而合伙人和个人公司的责任是无限的,如果业务过失导致公司破产,法人的个人财产也要做抵押。

德国咨询业中行业协会占有突出的地位。行业协会组织对德国咨询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行业协会组织在德国咨询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和信誉。德国咨询协会(BDU)1954年成立,当时仅有25个会员单位,现已发展到413个会员单位,6400个咨询专业人员,咨询业协会总部设在波恩市。该协会帮助会员单位改善咨询经济环境,通过定期出版刊物、资料,不断宣传协会和咨询企业;为会员单位提供咨询经验、信息交流和进行咨询人员培训;帮助会员单位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会员单位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咨询形象;帮助会员单位开发市场,寻找客户;为会员单位提供一些社会福利性服务工作。咨询业协会的这些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吸引了许多咨询公司加入协会,使协会成为指导德国咨询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组织。总之,德国的咨询业协会在提高咨询人员的职业水平、帮助咨询企业获得管理界、工业界、政府的信任以及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咨询业协会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规范优质企业的间接评审作用,推动了德国咨询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咨询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咨询业在西方被称之为“智力服务业”,它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其它产业的区别在于它的成果是在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智力中产生的咨询报告,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至为重要。这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有关法律、心理、社会及相关科学知识,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为了保证从业人员的高素质,美国政府在工程、技术、医疗、法律、会计等咨询领域,规定了执业资格标准。凡要获取执业资格者,要通过以下程序:

1.考试资格审查:主要有两方面。①学历:报考者需有美国政府承认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如果你是在其它国家获得的学位,可根据政府规定的标准衡量;②资历:主要是工作经历和经验,例如有学士学位、在咨询公司工作两年以上者,硕士以上学位、工作一年以上者方可申请参加考试。

2.执业资格考试:获得考试资格的人参加资格考试,考试内容根据咨询领域不同而异,例如工程资格考试(简称ERT),考试时间为8小时,内容除包括工程设计、土木构造、选址等专业知识外,还有相关法律、税务、会计等方面的知识。

3.注册登记:考试合格后,要到政府部门进行注册登记,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如果在后来的工作中发生业务过失或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业,政府可随时取消其执业资格。获取执业资格的人,才有独立注册公司的资格。这里讲的执业资格,不是从业资格。从业人员可以不获取资格,但其咨询报告要有执业资格人的签字。

承担咨询项目问题较为复杂。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一般选择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互相协作,以弥补他们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不足。由于专家的自我独立性较强,专家间的协调并非易事,做好他们之间的协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咨询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但咨询从业人员大多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美国的各类大学没有设咨询专业,但是一般在大学高年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中,开设咨询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咨询业的需要。教学方式主要是请咨询公司的从业人员讲咨询公司的运作、有关法律问题、咨询程序和咨询案例等。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派学生到咨询公司学习,费用由咨询公司支付,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咨询公司的帮助,这样咨询公司在付最佳的薪金(一位硕士生做10个左右的项目,可拿一万美元的薪金),提出最严格的要求后,也能培养出较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咨询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也主要采取上述方式。美国哈佛大学的企管学院有各种各样的案例分析资料,供教学和培训人员用。

德国各咨询公司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应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资格,才可能进入咨询组织。录用时除了专业的学历要求外,还很强调资历、工作能力,一般要求有4-6年的工龄。德国各咨询公司对咨询人员的考核主要是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性、灵活性、上进心和事业心。在德国900多家咨询机构中,20-100人的中型咨询机构占了一半,年营业额为1000-5000万马克。德国咨询机构的人员不多,但效率很高,效益很好。咨询产业本身的快速发展需要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咨询企业采取增加合伙人,提供更多的带薪进修培训机会等各种有效手段吸引、稳定高层次、高水平的咨询人员,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咨询服务方式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咨询服务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不仅向工商企业、公共事业单位提供咨询,而且也向政府机关提供服务。服务范围渗透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建筑等各行业,涉及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不仅进行操作和生产方面的管理咨询,而且也进行工艺技术、成本控制、库存管理、物资供应、财务监督、电脑控制等细目管理,还进行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投资项目等战略咨询;不仅对业务活动进行咨询,而且就公关、谈判和提高管理效能的软件方面进行咨询;不仅就企业管理水平进行咨询,而且还就企业治理摆脱困境进行咨询,这样能使管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运用性和实用性。这些咨询机构十分重视所制订的咨询方案为高层管理人员所接受,也为中层管理人员所了解,并取得支持。他们委派咨询公司的咨询人员具体领导方案的实施,培训管理人员,使之主动接受实施办法并配合实施,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使咨询效果长留企业。当新的企业经过咨询在竞争中获胜,不景气的企业在咨询后获得生机,咨询效果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咨询公司是一种管理服务公司,声誉至关重要。为此,咨询组织大力网罗专业领域的博士、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进入咨询行业。除此之外,还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管理手段、投资组合、固定成本分析等先进工作方法,使咨询活动更加科学、高效。同时,咨询公司努力以特色取胜,通过激烈竞争,使咨询业的整体声誉大幅度提高。许多咨询机构面向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成果转化服务。他们从高新技术项目立项前就开始参与,包括项目前期准备、评估研究方案的确立、阶段成果的检查、解决研究过程中难题、与政府协调,直至新成果诞生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全过程服务。有些咨询公司参与其中一部分工作。如德国工程师协会,利用其与政府及研究部门密切的联系和拥有大量客座专家的优势,通过评估,帮助政府确立高新技术研究项目,并推荐适当的科研院校或企业去完成。当政府接受其意见后,由专业咨询人员帮助项目承担者确定分阶级研究方案及实施办法。此后,他们经常与政府和项目承担单位保持联系,并检查各阶段研究成果是否偏离了研究目标和政府的意向,帮助其进行改进,从而保证高新技术成果的水平和政府宗旨。由于该咨询机构在立项时就充分考虑了其成果推广的诸多因素,使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还有一些咨询公司设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较多的高技术和大企业密集区,帮助政府策划组建技术开发区,为高技术拥有者进入开发区提供咨询服务,使该区成为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这些成功的咨询公司十分重视科学规范的咨询程序,因而保证了高水平的咨询结果。他们从与客户签约开始就进入规范化的程序。首先,签订合同时,明确各方当事人的责权利,并就每项咨询做出内容详细的说明,从而保证了咨询目标的准确性。其次,咨询公司根据合同的要求,制订咨询工作进度表,并落实到每位咨询员,从而明确了每位咨询员的责任和咨询进度。第三,对于咨询业来讲,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集体的力量尤为重要,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是高质量咨询结果的保证。第四,掌握“咨询员是在客户身边为其服务,而不是在办公室为客户服务”的原则,他们十分注重与客户加强沟通,让客户以合作关系参与咨询项目,理解咨询意见,从而取得客户的信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因而保证了咨询服务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他们把良好的信誉视为长期获得咨询客户的根本保证,靠信誉取胜是这些咨询公司取得成功的共同经验。综合所述,上述国家咨询业的发展完全是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市场行为规范且有一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约束机制,并通过刺激客户需求开拓和培育咨询市场,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咨询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地域分析

北京市咨询服务业分析

基本情况

目前北京市各类咨询机构近7千家,形成了国有、股份制、民营和外企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咨询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营业总收入80多亿元,服务领域逐步扩大,市场范围也扩展到了我国东、西、南、北众多省区。

一批骨干咨询机构(公司)已经涌现。仅据对协会信誉机构的调查,去年营业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公司有69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9家,机械工业信息研究超过了2亿元。在69家中自1994年科技咨询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创建的机构就有30家。现协会共有正式会员近280家。协会己拥有913名注册咨询师。

第三批注册咨询师有以下几个特点:女咨询师有116名,占31.8%,比前两批有所增加:从年龄来看,35岁以下的占31.8%,36—40岁的占22.74%,4l一50岁的占22.74%,体现了中青年为主的特点;从咨询类别上看,企业管理咨询占43.84%,工程咨询占19.45%,信息咨询占12.33%,决策咨询和技术咨询各占9.04%,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比例有所增加,协会前后三批注册咨询师的认证,标志了首都咨询骨干队伍的壮大和咨询行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协会已开展了三批咨询信誉机构的认证工作,至今,共评选出了信誉企业(机构)90家。

基本数据分析

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北京市共有咨询服务业单位3748个,咨询服务人员为55481人。开展的咨询服务项目共有19.89万项,比上年增长44.6%。2000年实现咨询服务收入34.88亿元,上缴税金2.3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3%、62.2%和1.55倍。创造增加值35.86亿元,同比增长17.5%,其增长幅度高于北京市第三产业11.1%的增长速度,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7个百分点。

单位数量增长近五成,其他经济占相当大比重。

2000年,全市共有咨询服务业单位3748家,比上年增加1219家,增长48.2%。按单位数量排序,前五名是其他类咨询服务业单位1764家(这里指工商注册登记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为“其他类咨询服务业”的咨询企业,下同),占全部咨询服务单位数的47.07%;其他综合技术服务业579家,占15.45%;广告业408家,占10.89%;软件开发设计业281家,占7.5%;律师事务所237家,占6.32%,以上五个行业占全部咨询服务业单位数的87.23%。

单位数量增长最快的是数据库服务业,比上年增长2.2倍,第二位是其他综合技术服务业,增长84%;第三位是软件开发设计业,增长63.4%;并列第四位的是数据处理业和社会调查业,均增长50%。

按经济类型分,咨询服务业的主体是内资企业3429家,占全部咨询服务业单位个数的91.5%,内资企业中国有经济占15.7%,集体经济占8.6%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和私营合伙企业分别占内资企业个数的28.7%、26.9%、7.8%和6.9%。由此可见,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在咨询服务业中已占相当大的比重。

按隶属关系分:中央单位625家,占全部咨询服务业单位数的16.7%;市属单位343家,占9.2%;区县属单位265家,占7.1%;其他单位2515家,占67.1%。可见,无主管单位比重最高。

咨询服务从业人员达5.5万人,学历层次较高

2000年北京市咨询服务业共有从业人员55481人,比上年增长40.8%。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32208人,占全部咨询人员的58.1%。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其他咨询服务服务业人员最多,为21045人,占全部咨询人员的37.9%;其他综合技术服务业7151人,占12.9%;工程设计业6293人,占11.3%;广告业5405人,占9.7%;律师事务所4335人,占7.8%;软件开发设计业4129人,占7.4%;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3557人,占6.4%。

按咨询人员的学历分组:工程设计业从业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4876人,占本行业咨询人员的77.5%;律师事务所3354人,占77.4%;数据库服务业1009人,占70.2%;公证业53人,占66.3%;软件设计开发业2685人,占65%;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2266人,占63.7%。

2000年与1999年相比,各行业中大学及以上人员占本行业人员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事数据库服务业、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数据处理业的人员学历提高最快,大学及以上人员比重分别上升了11.5、8.1和4.7个百分点。

开展咨询项目近20万项

2000年全市共开展咨询服务项目19.89万项,比上年增长44.6%,其中:1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5万项,比上年增长1.34倍,占开展咨询服务项目的7.62%。本年完成项目12.4万个,占开展咨询服务项目的60.4%,比上年增长46.8%。

按照咨询项目类别分:法律咨询项目最多,达9.58万项,比上年增长40.7%,占全部开展项目的48.18%,接近一半,说明北京市居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其他咨询项目3.3万项,占全部完成项目的16.62%。咨询服务项目2.7万项,占13.81%;技术咨询项目1.4万项,占6.98%;会计咨询项目1.2万项,占6.21%。

从咨询项目的类别构成看:变化最大的是工程咨询项目,2000年占全部项目的比重由上年的1.84%上升到4.13%,升高2.29个百分点。在其他咨询项目中,评估评价咨询项目在其他咨询项目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88%上升到8.85%,升高3.97个百分点。技术咨询项目中,专利咨询项目比重由上年的7.36%上升到10.69%,升高3.33个百分点。在咨询服务项目中,信息网络咨询项目比重由上年的2.83%上升到6.74%;升高3.91个百分点。项目开工前期进行的咨询、论证等可行性分析活动增加,说明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逐渐减少,自觉性、目的性日渐增强。

从人均承担的咨询项目看:律师事务所的咨询人员承担的项目数达21.7项/人,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数据处理业人员承担的项目数为11项/人;第三是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人均承担项目为4.4项/人;第四是广告业,人均承担项目为3.7项/人;第五是其他类未包括的咨询服务业,人均承担项目为2.4项/人。

从每个项目取得营业收入看:计算机技术领域项目平均营业收入最高。第一位是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平均收入为601579元/项;第二位是软件开发业,平均收入为96190元/项;第三位是数据库服务业,平均收入为87136元/项,第四位是广告业,平均收入为78228元/项;第五位是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收入为59323元/项。

咨询服务业经济效益

2000年咨询服务业通过开展各类咨询服务项目共实现营业收入58.69亿元,比上年增长68.3%。营业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其他类咨询服务服务业、广告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3.6%、26.5%和12.9%。

按人均实现的营业收入排序:第一位是公证业,人均营业收入388163元;第二位是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人均165059元;第三位是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人均139180元;第四位是律师事务所,人均130742元;第五位是其他类未包括的咨询服务业,人均93838元。

按人均上缴税金排序:第一位是广告业,人均上缴税金18191元;第二位是公证业,人均上缴税金17688元;第三位是律师事务所,人均上缴税金10941元。第四位是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人均上缴税金8235元。第五位是数据库服务业,人均上缴税金6289元。

按人均实现利润排序:第一位是公证业,人均实现利润196888元;第二位是广告业,人均实现利润61798元;第三位是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人均实现利润35347元。第四位是律师事务所,人均实现利润30919元;第五位是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人均实现利润9997元。

依据人均实现营业收入、人均上缴税金、人均利润三个指标排序,前五名只涉及到六个行业,其中有四个行业即广告业、公证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审计、统计咨询业的三项指标均处于前五名之中,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的两项指标处于前五名,数据库维护业的人均上缴税金一项指标以微弱优势挤进了前五名。在以上六个行业中整体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公证业,其人均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利润分别为388163元、17688元和196888元,分别是全市咨询服务服务业平均水平的2.7倍、1.6倍和19倍;仅次于公证业的是广告业,其人均收入、上缴税金、利润分别为287757元、18191元和61798元。

发展特点分析:

其他经济比重高,民营经济发展快。

据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市开展的咨询服务项目取得的收入额为58.7亿元,其他经济类型的咨询单位完成收入45.1亿元,占全市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额的76.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5倍,上缴税金增长93%。

广告、公证、法律、会计、审计、统计咨询和社会调查机构成为北京市咨询服务业的主体。

2000年北京市共有上述咨询单位2537家,占全市咨询服务服务业单位数的67.7%;从业人员34529人,占合计的62.2%;咨询服务收入4629亿元,占78.9%。

法律咨询项目比重最高,政策咨询、技术交易咨询、产品设计咨询信息服务比重偏低。

从北京市咨询服务项目的构成看,2000年北京市共开展咨询服务项目198883项,法律咨询项目所占比重为48%以上,咨询服务和会计咨询的项目占20%。而涉及政策咨询、技术交易咨询、产品设计咨询的项目三项合计只占2.5%。而西方的信息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组织效率、企业战略等内容构成了现代咨询业的主体。80年代组织效率、企业战略等传统咨询项目占到全部咨询项目的80%,90年代信息技术咨询占到50%,我们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反映出北京市企业技术创新力量和咨询服务业的创新能力都较弱,咨询服务业的人员及所开展的咨询服务项目与社会各界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

信息服务趋向专业化。

北京市的咨询服务单位都是专业化经营,有的专门提供信息,有的专门加工、分类信息,或专门搞软件开发、维护,专搞咨询服务,还有的专门从事信息中介服务。如:律师事务所集中办理法律咨询项目,2000年承接的法律咨询项目占其全年经营项目的97.8%;广告服务行业开展的产品设计咨询和其他咨询项目占其全部经营项目的92.7%;会计事务所开展的会计咨询和其他咨询占其全部经营项目的95.4%;数据库服务业开展的咨询服务项目占其全部经营项目的89.7%。

咨询服务业经济效益高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

咨询服务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附加值的行业。2000年咨询服务业通过开展各类咨询服务项目共实现营业收入58.69亿元,比上年增长68.3%。人均创造增加值6.5万元,高于全市第三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4.3万元的平均水平。

信息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人才资源的智能效益。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人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调查资料显示:信息服务业作为高智能、高技术行业,咨询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创造收入、增加利润的关键。凡是高学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占比重大的单位,总体经济效益是较好的。例如:公证所、律师事务所由高学历、高职称的智能型人才组成,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可见,知识资本的价值越来越高,在新兴服务业中更能体现知识资本的价值,知识对新兴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日渐突出。

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北京市2000年咨询服务业状况的分析,北京市的咨询服务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北京市咨询服务业缺少骨干企业。

北京市咨询服务业呈现“两小”现象,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一是单位规模小,2000年北京市开展咨询服务服务的单位共有3748个,咨询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只有107个,仅占总计的2.85%;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单位只有51个,占总计的1.36%;而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单位高达3572个,占总计的95.3%。咨询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0.6%。北京市这种原始作坊式的咨询单位分布很不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项目规模小,在全市近20万个咨询项目中,10万元以上的项目只占7.62%。这与国际上许多大的跨国咨询公司建立国际信息网络,实行咨询业务全球化,开展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趋势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咨询服务业的管理尚不规范。

咨询服务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我国也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外对这类企业一般要通过专门机构进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国内咨询服务业存在着失控现象,咨询服务机构只要符合《民法》和《企业法人登记条例》规定的条件,在工商部门登记就能开业,这类企业的开业费很低,成立公司的只需10万元,咨询部仅3万元就可以。再说税收上还有头两年免税的规定,使一些“应运而生”的咨询机构竞相追逐短期利益,找一间地下室,摆几把椅子,订几份报纸,就挂牌营业。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无价值或失真信息,违法经营、非法牟利的现象屡有发生,对此工商部门和其他执法部门很难管。

部分咨询服务企业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组织。

目前相当一部分咨询企业挂靠在其上级单位,咨询机构和咨询企业没有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独立的经济实体。这种情况在北京市调查的咨询单位中占绝大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咨询业应奉行“独立、客观、公正”的准则,独立又是客观、公正的保证,咨询企业不独立,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也难以在咨询服务领域求得发展。

部分咨询服务企业经济效益低,难以为继。

现代高新技术迅速渗透于信息服务业,光盘存储的应用与普及,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的建成,数据库及联机数据库服务的商业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等,导致信息存储、加工、传递、查询和利用等领域经营方式发生的重大变革。使咨询服务业的经济效益迅速提升,发达国家的信息业中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处于较高水平。而从北京市2000年咨询服务业调查结果看,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中数据库服务业亏损15691万元,软件开发设计业亏损545万元,数据处理业亏损11万元,这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咨询服务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当前咨询业发展在我国遇到了很好的机遇,北京作为首都,更是首当其冲,我们要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国家和市政府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在国家和北京市“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强调了要优先发展会计服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业。这个目标意味着发展咨询服务业具有政府有利的政策支持。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这些行业,一方面在市场作用日益增强、生产活动日益社会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只有通过专业咨询,才可能对国内外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灵敏的准确反应,才能提高产业的效率、效益和水平。这一认识已成为当今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识,政府支持和认识的统一为发展咨询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咨询服务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上咨询业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咨询业就没有市场经济。据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发达国家90%以上的企业聘请顾问或咨询公司为其“博脉”;资产规模达1000万美元的企业,若无智囊团,企业难以运转;另一方面,近二三十年来,现代咨询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一个庞大的行业,业务范围也从专业咨询发展到综合咨询,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法律、环境、全球性问题等各个领域,出现了一批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综合性咨询机构。目前,全世界咨询与信息服务业年营业额已达数千亿美元,咨询营业额的年增长率超过10%。而我国咨询服务服务业还刚刚起步,北京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聘请咨询机构,即使是大型企业聘用咨询机构的也聊聊无几。因此,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北京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在发展咨询业中,北京拥有三支智力队伍,是其他省市无法相比的:一是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和情报机构的高学历人才聚集,拥有专业齐全的学术知识资源,而且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联络网络,是一支数量大、智力强的高素质的队伍,这恰恰是发展知识密集型咨询服务业宝贵的人才库和智慧库;二是在京的外经贸领域人才聚集,他们的涉外经历、经验、知识和广泛的境外联系网络,是我们吸取世界各国各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发展咨询服务业的宝贵资源;三是北京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聚集,这部分人才已经在咨询服务服务业和融资中介服务业中展示出了他们的出色才能。

加入WTO和申奥成功,给北京咨询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加入WTO后,一旦国外企业进入中国,首先进入的将是一些咨询公司,进行市场调查、政策研究、投资环境分析等。国外咨询公司虽然力量较强,但是他们不熟悉中国国情,将迫切需要寻找合作伙伴,这样国内咨询企业就可以采取代理或参与的方式与其进行合作。申奥成功,将预示着北京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这也为咨询服务业带来发展机遇。

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咨询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国企正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为咨询业发挥作用创造了机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需要有懂得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知识的人才,而国有企业内部多数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咨询业界正好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拥有许多优秀的管理咨询顾问人才,他们懂得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知识,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企改革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咨询业界可以从管理技术等多方位地加入到国企改革中,参与国企的改革,使国企早日实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咨询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合以上因素,凭借北京市人才聚集优势,拥有专业齐全的学术知识信息资源,只要抓住发展商机,北京市的咨询服务业将有望成为本世纪高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将对经济增长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根据1996-2000年北京市咨询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计算,预计2001年北京市咨询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43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0%左右,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左右。

上海市咨询服务业分析

咨询服务意识薄弱

由于上海市多数用户咨询服务意识淡薄,不可能产生咨询服务的欲望和动机,因而没有成为咨询服务机构的现实用户。上海市的绝大部份用户还未形成“生产围绕经营转,经营围绕信息转”的局面,还没有认识到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倍增”作用,不少企业仍然是信奉“万事不求人”的传统观念,缺乏“借脑”、“融智”、“为我所用”和借助社会综合配套服务交流“助我发展”的“导入”意识。上海市对咨询服务有需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多数国有企业因为机制问题与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宁可花上几千、上万元请客吃饭,进行“感情投资”,凭人际关系推销产品,也不愿花少量的钱请咨询服务机构作详细咨询。同时,用户缺少信息专业知识,不会使用信息检索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

咨询服务市场不健全

咨询服务市场是咨询服务机构竞争的“战场”。任何咨询服务机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经营。可见,健全的咨询服务市场必将大大增强咨询服务机构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上海市的咨询服务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外部环境、自身调条件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民信息商品化意识差,市场需求少;(2)信息处理手段落后,商品质量差;(3)信息立法滞后,市场管理混乱;(4)咨询服务人员素质偏低;(5)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

缺乏集中统一的信息渠道

上海有些部门和人员受经济利益驱使,设置人为障碍、垄断有价值的信息,影响了信息的正常流通,增加了咨询服务工作的难度。用户为了换取这些信息不是通过咨询服务市场,而是靠关系或以“地下经济”的形式完成,各种不正之风“应运而生”,而对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又很难进行核实和考证,大大降低了咨询服务工作的质量,极大地损害了咨询服务业的形象。同时,也无法很好地掌握保密原则和界限,容易造成“过线”和“触雷”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上海咨询服务机构整体竞争力水平。

咨询服务手段现代化程度低

网络化的咨询服务已成为当今世界信息服务的主导方式,而上海大多数咨询服务机构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仍未完全摆脱传统手工为主的状态,还停留在单机服务阶段,甚至数据库的建设和联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上海8000多家咨询服务机构中,很少有自己的网站,就是在80多家信誉咨询企业里,也只有几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同时,对网站的日常维护也不重视,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如此“一间屋、二部电话、三五个人”式的咨询服务机构“对同行竟相压价、对用户随意开价”的作业方式,以及“什么咨询服务项目都敢接,而服务质量没有保证”等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咨询服务人员的素质低

咨询服务提供的是智力服务,而上海咨询服务业起步晚,基础较差,还没有形成咨询服务人才专门的基地和健全的制度。造成上海咨询服务人才的个体知识结构、群体知识结构、学科专业搭配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不合理的现象。如此的行业队伍致使咨询服务大多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仅能从事一些单一的常规性咨询,无力承担大型项目,对某些项目的论证不得不由政府临时组织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直接参与,或聘请国外专门咨询服务结构承担。

政府对咨询服务业的立法不健全

一方面,咨询服务协会的发展不十分完善,没能很好起到监督、管理和促进咨询服务机构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十分薄弱,难于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上海咨询服务机构缺少统一规划和政策引导,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因而,咨询服务业出现管理混乱和发展滞后等状况,并且有关法规不完善,知识产权难于保障,严重的损伤了咨询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咨询服务机构的发展及科研成果的推广,阻碍了上海市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涉外咨询服务能力有限

由于上海咨询服务机构力量有限,信誉度不高,又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上海借用国外贷款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咨询服务业务大部分被国外咨询服务机构囊括。在上海咨询服务市场中,外商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已由无声无息地进入到崭露头角,并显示出很强的实力和骄人的业绩。比如,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同正广和的“饮料之争”、肯德基同荣华鸡的“鸡之战”等等。上海在逐步对外开放服务业的同时,咨询服务机构没能抓住时机,研究如何主动地同国际接轨,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咨询服务机构和外商投资机构的业务运作;没能涉取其精华,并将其转化为本国化、本土化,使之符合国情;更没有加快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能面对强手并与其竞争。此外,上海咨询服务机构的海外业务极少,尚未形成气候。

咨询服务机构缺乏独立性

上海咨询服务机构除部分民营咨询服务机构外,就是依附母体(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设计院、国企等)而存在的“官办”咨询服务机构。其中:有的是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但仍依附母体;有的是由母体创办,并傍依着母体;有的则是母体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对外寇以独立咨询服务机构的名称。对这些咨询服务机构的性质而言,一是企业单位;二是依赖国家财政的事业单位,包括全额、差额拨款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有相当一些具有“实力”的咨询服务机构傍依政府的权力部门,其咨询服务项目和重要信息直接来源于政府,造成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不正常现象。

行业规范差、缺乏合理管理方法

咨询服务业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和科学性较强的行业,它既要求其机构建设合乎一定理论可行的行业规范,又要求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上海咨询服务机构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管理,遍布各地区、部门和行业,形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形其事、分散单干、闭关自守的局面。同时,咨询服务机构管理多头,导致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能发挥咨询服务行业的整体优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使得上海的宏观调控难以实施,缺乏统一的管理条例和法规,造成信息交流不畅,分工协作程度低,严重阻碍着上海市咨询服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上海的咨询服务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科学管理。

上海咨询服务机构也缺乏合理的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宏观管理乏力、法律不够健全、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咨询服务机构微观管理制度不全等方面。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要上海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制定倾斜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配合采用一定的扶持方式,如建立投资风险基金,鼓励咨询服务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要加快咨询服务立法和制度建设进度;三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四要督促咨询服务机构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咨询服务机构信誉评审制度。在对咨询服务人员管理方面,上海大多数咨询服务机构从开始兴建时就缺乏必要的从业资格认证和审批制度,对长远的发展考虑较少,没有把对咨询服务人员知识的更新作为管理内容来对待。

咨询服务产品知识含量低、可信度差

信息产品是一种高价值智力型商品,咨询服务服务应是专业人才利用系统工程学、数理科学、决策学等科学方法解决多样化、复杂化社会经济问题,咨询服务机构应注重以提供优质、高效的智力成果求生存、求发展;用户应认识到智力成果的价值,实时实现成果的转化,获取收益。

天津市咨询服务业简况

咨询机构、规模呈发展趋势

97年天津己拥有咨询机构2341家,比试点前92年的1059家增长121%:平均年增长率为24.2%。2001年拥有各类咨询机构已达2600家。从目前看国有咨询机构2001年为65%,外资占5%,民营机构占30%。

咨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97年全市咨询服务业的达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38000人,比试点前92年分别增长69%和73.8%。96年协会为229家咨询机构建立了数据库,为1200人建立了咨询专家数据库。

发展速度加快

天津咨询业在全市第三产业中,既是最年轻的行业,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96年天津市咨询服务业总产出为6.7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总产出份额的0.7%,比试点的92年总产出3.6亿元增长了86%;2001年咨询业当年产值为8.6亿元,但天津目前多数咨询机构规模过少,年营业额不足100万元。

江苏省咨询服务业简况

江苏省咨询业发展趋势良好,使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咨询队伍不断壮大,市场开拓初见成效,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据全省近千家咨询企业、咨询研究机构的统计,2000年末咨询从业人员总数37725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由1995年的30.4%增至2000年的54.14%;2000年度统计单位的经营总收入为37.14亿元,其中咨询经营收入(按该省统一口径计算)由1995年的5.91亿元增至2000年的16.18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年完成咨询项目由1995年的8.51万项增至2000年的15.8万项。统计结果还表明,该省咨询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咨询企业所占比重由l995年的7.7%,上升至2000年末的31.44%:咨询业产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据1998、1999、2000连续三年对咨询企业完成的具有真接经济效益的66336个咨询项目的统计,为委托方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或资产增值总额为514.28亿元,而委托方支付的咨询费用仅为16.31亿元,咨询投入回报率平均为1:31,5。

经1996、1998和2001年度三次评审,共评了A级以上江苏省信誉咨询企业(机构)255家,其中AAA级137家;AA级76家;A级42家。2001年10月江苏省科技厅与人事厅联合公布《江苏省企业管理顾问职业资格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这一文件大力地推进江苏省咨询业的发展。





























雪鹰创建时间:2003-6-2221:02第1页共36页第1页共36页雪鹰



-2-



-1-









行业预测与分析咨询







献花(0)
+1
(本文系zrynhzp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