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确保与公司交易往来的供应商,其供货质量、生产能力能符合公司要求。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本企业在采购材料、配套件时选定合格供应商的工作程序。
3职责
采购课–供应商选定及合格供应商管理。
品保部–首批产品验证;供应商质保能力评审。
4定义
无
5程序
5.1合格供应商的选定
5.1.1合格供应商必备条件
合格供应商必须具备完全满足本企业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订货单要求能力。
5.1.2选择原则
1)采购员在采购物资时应按比质、比价原则要求。
2)若供应商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已取得QS9000/ISO9000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合格证书的,则优先考虑。
3)体系建立前已与公司有往来且绩优的供应商。
4)客户承认的供应商。
5)经以下程序规定评审合格的供应商。
5.2新供应商评价
5.2.1采购业务人员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基本了解后,填写《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
5.2.2采购业务人员对供应商情况基本了解后,应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能力现场评估,现场评审一般由采购课、生产部及品保部人员一起进行。
5.2.2.1质保能力评审按《QS9000标准》第一部分有关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评审,按《供应商考核查检表》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分类如下:
评审得分 <60 60~74 75~90 91~100 定级 D级供应商 C级供应商 B级供应商 A级供应商 控制方法 取消供应资格 定期整改并追踪辅导 定期整改 必要时考虑产品免检
5.2.2.2质保能力评审完毕应形成书面报告,品保部部长审批,转抄采购课和评审的供应商。供应商首次评审要求至少达到75分方可考虑供货。
5.2.2.3供应商样品验证合格及质保能力评审通过后,采购课要求供应商提供首批样品,品保部对首批样品按《供应商首批产品认可控制程序》验证合格后。该供应商可正式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清单》中。
5.3合格供应商的管理
5.3.1合格供应商名单:采购课应将被选定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供应商应及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5.3.2采购课应建立合格供应商的信息档案。
5.3.3合格供应商的连续评价
5.3.3.1采购课门应对每批进货情况的交货质量、交付和服务作出评价意见,评价结果记录于《供应商供货情况统计表》中,每年一次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做一次统计分析,书面报告部门主管领导,并及时反馈供应商。
5.3.3.2采购课门应每年一次组织品保部对合格供应商的质保能力进行评审。
5.3.3.2.1年审计划:采购课应于每年底制定翌年的《供应商年度考核计划》,抄送品保部。
5.3.3.2.2审核通知:采购课应于审核前一个月通知相关供应商。
5.3.3.2.3审核报告:审核完毕,审核员应将审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品保部部长审批,转抄采购课和评审的供应商并责成整改。评分低于60分的供应商,直接由采购课取消供货资格并在供应商清单中剔除。
5.3.3.2.4对于供应商纠正措施的验证方式有以下两种,可单独进行,也可结合进行。
5.3.3.2.5翌年现场质保能力评审时进行验证。
5.3.3.2.6品保部针对供应商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该供应商提供/邮寄纠正措施执行有效的佐证材料。
5.3.4质量异常的处理
5.3.4.1当发现合格供应商供货质量发生波动时,采购课门应组织品管和技术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工艺验证,帮助供应商分析原因,稳定过程。
5.3.4.2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经评审后整改不力、质量仍不稳定的应予以撤点,采购业务人员应作换点的准备工作和撤点后的善后工作。
5.3.5合理调整-采购业务人员在合格供应商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应在“货比三家”、“择优选点”、“连续评价”中不断开拓,寻觅新的合格供应商。
5.3.6供应商日常供货情况统计资料,也应作为供应商质量能力的评定参考。
6记录
QR0603-01《供应商年度考核计划》
QR0603-02《合格供应商名单》
QR0603-03《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
QR0603-04《供应商考核查检表》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QP0602 文件版本:A/0 供应商选择和评定控制程序 页码:3/3 生效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