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信报箱设计规范》编制
调研工作报告
郑州盛翔信报箱金属材料制品有限公司立地式信报箱、嵌墙式信报箱、挂墙式信报箱、金属信报箱、别墅信报箱、信报箱门板、不锈钢信报箱(http://www.sxxbx.com)是由河南省工商局批准注册成立一家专业性信报箱设计制作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信报箱、牛奶箱、标识工程、金属箱柜等产品的研发,
设计制作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邮电大学
2009年9月
《民用建筑工程信报箱设计规范》编制
调研工作报告
一.调研情况概述
1.总述
信报箱调研涵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以及东北地区,走访了18个省、直辖市,参观居住小区共58个,写字楼13栋,寺庙一座,累计调查各类信报箱83个(详见附表一)。与当地相关部门单位共召开座谈会18场(详见附表二),参加会议的人数达到170多人,共拍摄照片3000多张,回收调查问卷502份。收集整理各地相关法规、文件和图集25份。
1)调研线路总汇
调研线路总汇 地区 城市 时间 第一阶段 华东地区 上海 杭州 厦门 2月16日-2月27日 华南地区 广州 南宁 长沙 郑州 西南地区 昆明 贵阳 成都 重庆 第二阶段 西北地区 西安 兰州 呼和浩特 3月13日-3月20日 东北地区 沈阳 哈尔滨 长春 第三阶段 北京地区 北京 4月14日
2)调研线路图
3)调研表返回数量(份)
调研表返回数量统计 华东地区 上海 杭州 厦门 总计:502份 调研问卷返回数 40 20 7 华南地区 广州 南宁 长沙 郑州 返回 10 79 22 20 西南地区 昆明 贵阳 成都 重庆 返回 34 32 31 50 西北地区 西安 兰州 呼和浩特 返回 21 21 22 东北地区 沈阳 哈尔滨 长春 返回 21 26 22 北京地区 北京 返回 24
2.不同地区现状统计(详见附表一)
a.单元式住宅所占比例:
b.住宅中有门禁设置所占比例:
根据各地区对住户安全的考虑,门禁系统会逐渐普及。
c.信报箱位置的统计:
d.信报箱形式的统计
3.座谈所反映的问题汇总(详见附表二)
1).当地是否有地方性相关法规,执行情况如何?
少数已制定建设规范的地区(重庆、内蒙古等),新建小区执行情况较好,装箱率可达到90%以上。大部分地区只有相关文件,没有强制条文和规范,无法通邮、补建情况较多。
没有相关规范导致住宅设计时,缺乏对信报箱的考虑,没有预留用地。对信报箱在住区中的位置考虑不周,给用户或投递员在使用上造成不便。有的地区还存在,报箱建成后质量不过关,没有人验收、管理的问题。
各地建议:
1.在条文中加入强制性法规
2.邮政介入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验收;
3.明确监督主体,要有监管的标准
4.加入惩罚措施
(规范引注说明:下列规范条目均引自规范草稿,在完成版中会略有变动。
基本规定:3.0.1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住宅楼房建设工程,应将信报箱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2).建设投资和维护主体问题
各地建议
1.新建小区开发商投资,物业进行维护。
2.后补建的小区:谁出资谁拥有,所有权是属于出资者。谁所有谁维护,如果属于物业,物业维护,如果用户所有,用户可以出资雇佣邮政或物业维护。
3.后补建报箱的小区可考虑分批次安装,提高使用率
3).当地特殊地理、气候对信报箱建设有何影响
由于各地区地理、气候差异较大,在规范中将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注明特殊地区的注意事项。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应注意的问题:
1.在日照强烈地区(昆明):外置信报箱雨棚材料不宜用抗辐射能力差的材料,如阳光板等塑料材料
2.雨水量高且气候潮湿的地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重庆):a.信报箱不宜设在建筑物外。b.箱体宜使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如不锈钢),不宜使用铁皮、塑料
3.寒冷地区(哈尔滨):可以放在门禁外一层大厅内(原因一是因为雨雪报箱宜坏;原因二人们冬天不愿出门取信)
4.风沙大的地区(内蒙古):室外报箱宜使用闭口式,开口式宜设于建筑物内
5.多台风地区(厦门):宜设于建筑物内(因为室外的信报箱即使是安装了遮雨棚风也很容易把信件弄湿)
(选用原则:4.0.2信报箱产品的选择应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及和安装位置考虑防盗、防潮、防雨雪、防风沙、防雷等方面的要求。)
4).信报箱位置、使用类型及使用状况的建议
1.由于邮政有投递到户的义务,认为新建小区宜采用单元式信报箱。楼盘大者和封闭式小区(针对物业管理)建信报箱群。更大者建信报箱间。
2.单元式报箱宜设置在一楼门禁外(建设部2000年出台的259号(转发邮电标准),规定在单元门地面楼梯口适当位置设置信报箱),有遮挡处(可以是门头下或大厅内)。信报箱间的位置应在小区出入口处,且是住户的必经之路,离保安近。
(3.0.5信报箱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1、信报箱应设置在宽敞明亮、易于投取邮件的位置,不宜设置在低洼、潮湿、光线较暗处。)
3.不宜置于地下室、车库内
4.集中式不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两侧,要考虑安全性
5.室外的信报箱群要有专用照明
(3.0.5信报箱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6、信报箱应设置专用照明设施应满足照度要求。)
6.信报箱在墙面上的位置(上限、下限)适当调整。(随着社会发展对信报箱的使用空间要求加大。上海、杭州建议:将信报箱最低限的尺寸放大。杭州目前h1:45cm;h2:180cm)
(5.1.4信报箱单元体的安装,最下层格口的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4m,最上层格口的顶部距地面不应大于1.7m。)
5).从邮政系统的角度如何看待非邮主体的投递企业信报箱建设和使用的需求
不同的报业设置的信报箱颜色、规格不一样,造成与建筑环境不协调、不美观,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建议:在统一设置报箱的情况下,不再建其它报箱。
6).新材料、新工艺对信报箱使用和建设有何影响
建议:尽量使用不锈钢材料
7).其他
1.建议农民新村设置集中式信报箱,将原来农村的转圈投放改为定点投放。
2.对信报箱进行无障碍设计,考虑住户中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
3.对所使用的信报箱的厂家作出相应规定,必须是有资质的企业才有进驻建造和安装其产品的资格。
4.规定信报箱的使用年限,明确更新主体,增加对旧信报箱的改建、更新等方面的内容。
5.设置退信口
(3.0.3除单口信报箱以外,每一组集中设置的信报箱,宜设置一个退信格口。)
8).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对信报箱建设的影响
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信报箱设计要考虑当地文化信仰。(如:呼和浩特,涉及到信报箱文字的设计,要求信报箱要有蒙文,蒙文在上,汉文在下)
4.与各地相关条文的对比
3.0.3除单口信报箱以外,每一组集中设置的信报箱,宜设置一个退信格口。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信报箱的格口数量应不小于住宅户数,并应设有退信格口。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单户住宅应在住宅或庭院入口处设置单口信报箱;多层住宅应在单元入口处设置信报箱单元体;高层住宅应在主入口楼层设置信报箱。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信报箱单元体和信报箱群最下层格口的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m,最上层格口的顶部距地面不应大于17m……
5.1.5单口信报箱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5m(顶部距地面不应大于17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工程设计规范》:
3.0.3单元式信报箱应牢固地固定在墙体上,箱体距地面最低不小于0.8m,最高不超过1.7m。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单口信报箱,其箱体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m,顶部距地面不应大于17m……
6.1.4设置信报箱间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工程设计规范》
4.2.3信报箱间净高不得低于2.5m。
6.1.1信报箱单排布置时,投取空间宽度不应小于1.2m。
6.1.2信报箱双排相对布置时,信报箱之间空间仅用于投取时,空间宽度不应小于1.6m;当信报箱之间空间与通道合用时,空间宽度不应小于1.8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工程设计规范》:
4.2.2后开总门信报箱背后操作空间净宽不应少于1.5m,前面空间不应少于1.8m。并开总门信报箱,前面空间不应少于2m,可不另设操作空间。
6.2.6信报箱亭,使用面积每百户不应小于8㎡,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m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工程设计规范》:
信报箱的层高应考虑信报箱的总高度尺寸,一般梁下或吊顶下净高不低于2.7m。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格详见附表三)
1.表一:邮政系统投递终端采样表
1)各地区信报箱安装率统计
说明:此表是通过各地区所填表一统计出来的,由于表一是由各地区的地方邮政局所填,邮政局所统计片域不同,不完全代表该省市的安装情况。
各地区所取得有效数据如下表。
有效数据来源地区 有效数据来源地区 省 市 区、县 省 市 区、县 上海市 虹口区 甘肃省 兰州市 城关区 广西省 南宁市 内蒙省 呼市 饮州市 辽宁省 沈阳市 百色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道里区 云南省 昆明市 官渡区 北京市 东城区 四川省 成都 西城区 重庆市 渝中区 宣武区 南岸区 崇文区 九龙坡 海淀区 大渡口 朝阳区 沙坪坝 丰台区 江新 石景山区 巴南
2.表二:工程信报箱使用评价表(邮递员)
1)投递量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信件的投递量是在增加而不是减少。
分析:由于电信行业及网络通信行业的发展,人们通过电话、邮件进行联络,传统的书信的形式急剧减少。但图表显示投递量却增加了,分析原因:首先传统的书信形式不能被取代,商函、通知等重要正式的礼仪是通过信件所表达的;节日的贺卡、明信片也是在交流感情上不可替代。其次信件中的账单数量急剧上升,包括银行账单,电话账单,水电费账单等,这种信件占了投递中很大一部分。
2)应该选择开口式信报箱
分析:信报箱有多个投递者,包括邮政、不同报业集团、物业管理单位、快递公司等,因此使用开口式有利于多家投递,实现公平;开口式可以缩短投递员的工作时间,增加效率;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产品、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
3)应该在门禁系统外设置信报箱,也应考虑在小区集中设置
采用集中式信报箱意向 投递员 用户 60% 43%
分析:从投递员与用户的角度调查,都认为门禁外或小区集中设置比较合适。现状调查中,有23%的信报箱设在了门禁内,这对投递人员、物业管理人员都造成很大不便。投递人员因没有钥匙或识别卡无法完成投递任务的情况时常发生,住户因此不能按时收到邮件。有的投递人员要带几十甚至上百把小区的钥匙才能完成投递,加大了投递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物业为了小区的安全,有的不让投递员进入,有的在信任的情况下才给他们钥匙和卡,而制作费还要投递人员缴纳。
(5.1.2信报箱宜安装在门禁系统外;安装在门禁系统内时,应在门禁系统外设置投信口。)
4)公共建筑(写字楼等)专人分发信件的多,设置信报箱的少,考虑不包含在规范范围内
分析:与图表显示相符,在实际调查中,大多数写字楼都将信报投放到收发室或大厅值班出,再由写字楼内的专职人员进行二次投递,到每个商户。有些地区因为商户要求投递到户,因此人工服务比设置信报箱更有价值。如果公共建筑中需要设置,可参考住宅信报箱规范。公共建筑信报箱格口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5)信报的丢失原因,集中在信报箱安全防盗性能不完善上
6)一致认为信报箱建设应该标准化、需要监管
3.表三:工程信报箱使用评价表(用户)
投资主体、维护主体现状
信报箱的所有者有邮政部门、物业部门、住户和报业等,安装和维护方也很多,问卷所设置的选项也都有提及。利益和责任、权利和义务都不明晰。从表中可以看到,目前邮政部门投资安装了大部分信报箱,安装费、维护费等加重了邮政的负担。
2)愿意为信报箱增加新功能支付费用的占三分之一
可以在更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讨租用信报箱的可能性,并在部分小区(如城市旧区改造等)提供租用信报箱的形式,不建设一户一箱,按照1:3的比例
4)需要为信报箱提供无障碍设施
三.通过调研发现的问题
通信网的最终端设备就是用户信报箱。用户信报箱是供收件人在住宅附近接收邮件和报刊的专用容器,是保证小区通邮的最基本的邮政通信设施之一。
(1)信报箱的建设现状令人堪忧
信报箱应该作为住宅的必备设施,然而各地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也并不如人意。以北京市为例,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市住宅楼开始使用信报箱,最初的信报箱是由用户自制的,一般位于楼梯口墙面上,有木制的、纸板的、布制的,大小不一,很不规范,而且也不普遍。70年代,住宅楼开始大量兴建,但大都不设信报箱。随着社会用邮需求的增长,居民接收邮件和邮局投递都很不便。1988年,北京开始执行该标准,即要求建设住宅楼时,在每个单元的一层楼梯口内墙体上,安装一套与住户房号数相适应的统一标准的分户信报箱。90年代,有关部门对北京的邮政信报箱建设工作逐渐重视起来,1994年,颁布了第一部邮政通信地方性法规——《北京市邮政通信条例》,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省市级邮政法规。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用邮需求的变化,原来沿用的信报箱箱体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实际需要。为此,于2000年开始推行大格口信报箱,并在燕北园、青塔及花家地等小区进行试点。
目前住宅的设备性能多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和不断完善,作为原有住宅配套设施的信报箱反而得不到建设者和设计者的重视,甚至被忽略。造成了目前信报箱配置不完善。
从上述建设过程可以看出,北京的信报箱建设工作经历了从不规范、小范围的自发阶段,到制定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直至在住宅楼中逐步广泛使用的发展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到目前为止,住宅楼信报箱的漏配、信报箱陈旧等问题仍非常突出。
(2)门禁系统给投递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以往的信报箱一般都安装在单元门内,现住宅单元门安装了防盗门后,投递员无法正常投递。
高档社区对于外来人员访问的限制,也使得投递模式需要更新。
投递到户的承诺,与门禁系统的冲突时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创新管理模式,投递工作受到的阻碍将会越来越大。
(3)建筑空间朝高空发展与单元投递量的增加
受到我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的制约,注定了建筑朝高空的发展与单元投递量的增加,尤其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会出现大量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区。
这一情况也使得传统投递入户的方式不再成立。于是在单元集中设置信报箱会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信报箱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也不可忽略不计。
(4)信报箱要考虑维修和更换的可能性
无论信报箱的材料、工艺如何耐用,也无法与建筑物的寿命相提并论,所以要在设计、安装之时考虑维修和更换的可能性。
(5.2.3箱体与墙体连接宜为可拆卸式,为信报箱更换创造条件。)
(5)小结
住宅是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不断改善的,其各项功能不断完善,而住宅信报箱作为基础设施却被忽视。在调研中发现住宅信报箱不仅发展滞后,安装率低,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通邮,使得人们通信自由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相关规范的出台作为保障措施极为必要。其次,现有住宅信报箱的规格尺寸、安装方式、安装位置及权属问题混乱,也急需为目前的建设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使设计安装人员有据可查。
调研覆盖了全国的大部分的地区,在调研中看到了许多,使我们对信报箱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对各地情况的详细记录,及座谈会议中的意见交流,使我们收获颇丰,在经过第二阶段的分析研究后,对住宅信报箱规范的编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对于公共建筑通常采用哪种方式收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