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堂遭遇“冷场”的思考
2012-02-19 | 阅:  转:  |  分享 
  
课堂遭遇“冷场”的思考

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譬如,课堂气氛沉闷,讨论问题不够热烈,回答问题不积极,声音小等等。

开学第一天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草原》一课,课前先做了充分的预习,对内蒙古草原有了初步的了解。课文第一段介绍了草原的大、绿、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让人流连往返,作者总想高歌一曲,表示他满心的愉快。有时候,“连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教学这一课,我采取的是从阅读入手,让学生通过自读、互读,感知草原“景美、人更美”。接下来,是阅读展示环节,结果没有一人举手。激励再三,终于有一名女生举起了手!教室里特别安静,她那清脆悦耳的朗读分明在告诉其他孩子:我是最棒的!

读完第一自然段,我在班上大声说,“孩子,好样的!我要奖励你!”只见别的孩子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大概是急于知道老师的奖励吧。我走近孩子说:“奖你一首歌怎么样?”女生点头表示同意。接下来,我问其他孩子愿不愿意一起分享这一奖励,孩子们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很高兴一起欣赏歌曲。于是,随着腾格尔的一曲《天堂》,把孩子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

听罢一段歌曲,我告诉孩子:美丽的大草原,歌唱家把它演唱得多美!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自己响亮的声音把草原读得也很美呢?孩子们,放开嗓子,用你最动听的声音去感受内蒙古草原的美丽吧!经过一阵自由朗读,显然,孩子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我的反思:

高年级孩子多数不愿意彰显自己,表达欲望不强。个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其一,从众心理特强,别人不做的事情自己也不去尝试;其二,羞怯感在作怪,害怕自己做不好被他人耻笑;其三,能力欠缺,真的不会,所以底气不足。

自己的课堂出现“冷场”现象,除了孩子方面的原因外,自己对学情分析不够。因为是节后第一天上课,孩子尚未从假期生活中调节过来,还未进入学习状态等。

教学有道,而无定法。课堂上随时会出现我们课前没有预设的问题,及时调控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优质课网】海量优质课公开课赛课视频www.youzhike.net











献花(0)
+1
(本文系优质课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