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11022185817542(1)
2012-02-24 | 阅:  转:  |  分享 
  
新课标版高级中学经济生活的计算题汇总

一、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时,要注意区别人民币外汇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外汇汇率是以外币为基础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外汇汇率即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外币/人民币。人民币汇率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兑换外币的比率,可表示为: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外币。

1.2005年1月5日和2006年1月5日100元外币对人民币的汇价表

? 美元 欧元 日元 人民币 2005年1月5日 827.70 1047.61 7.73 2006年1月5日 827.65 1114.74 8.053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2.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币。据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______元美元。

A、10B、8C、12D、14

3.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4.小张按1美元换取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换取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5.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前,1美元可以兑换人民币(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7.95元B、8.27元C、7.94元D、8.28元

小张2005年7月1日在网上看中5美元的一件小饰品,当他7月21日购买这件饰品后,小张要比7月21日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多支付人民币0.80元B、少支付人民币0.80元

C、少支付人民币0.16元D、多支付人民币0.16元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A、0.5元货币的购买力B、1元货币的购买力C、2元货币的购买力D、4元货币的购买力假定2008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万亿件,每件价格为l元,若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出现了较明显的经济现象。

A.O.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O.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

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



15.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5次,那么今年流通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A.需要发行纸币400亿元B.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C.纸币发行量不变D.需要增发纸币10亿元、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次,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10006B、12003C、10003D、12006

、在商品可供量不变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需要100亿元,而后来发行了200亿元,这时的1元只相当于元购买力。如果200亿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原来元购买力,正确答案为

A.0.5;0.125B.1;0.25C.2;0.5D.4;1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

.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据此回答-22题.据题目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20元②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③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的发行量增加1倍,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④如果纸币发行量不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则1件上衣的价格或低于或高于20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上题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A.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B.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

C.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纸币的发行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假设2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5元。如果2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7.5元??B.22.5元??C.30元??D.40元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B.7小时C.7.5小时D.8小时

四、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张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1.98%,利息税率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息税率不变。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

A.90元B.、79.2元C.53.2元D.43.2元

.假设某储户有50000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2%(利息税率为5%),则该储户活期存款一年的收益是

A.1045元B.51100元C.1100元D.50880元

2.假设某储户有50000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2%(利息税率为5%),则该储户活期存款一年的本息是

A.1045元B.51100元C.1100元D.51045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为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7392元B.79464元C.84392元D.86240元

29、假如某人有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一年,那么,2006年8月19日利率前后所得利息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比较利率调整前后所得利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A、225元252元实际生活水平提高B、180元201.6元实际生活水平下降C、225元252元实际生活水平下降D、180元201.6元实际生活水平提高、假如某企业要向银行贷款10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贷款期限为一年,8月19日利率调整前后,该企业应缴的贷款利息分别是——和——。比较利率调整前后的贷款利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5850元6120元该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B、6120元5850元该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C、5850元7429.5元该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D、7429.5元5850元该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

A.2.2%?????????B.2.25%??????C.3.15%????????D.不能确定

32.国务院决定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天,某储户在银行存入50000元,定期一年,年利率为3.87%。假设一年后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5%,则该储户这笔存款到期本息用于消费,大约相当于一年前元的购买力。

A.51935B.49338C.49462D.49435

33.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息。假设某储户有5万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2%(利息税20%)。当年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了5%,则该储户的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A、880元B、924元C、1100元D、836元

张某有现金l0000元人民币,于2008年1月一次性存入银行,存款时间为5年,此时银行5年期年利率调为5.58%,利息税率为5%。请问存款到期后,张某可得利息。A.580元B.1000元C.2650元D.2900元张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2.25%,利息税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利息税率为5%。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人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A、820元B.662.4元C.360元D.426.6元

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本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假如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B.4万元C.4.1万元D.4.2万元

.假如国际市场某商品单价从60美元涨到90美元,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8:1变为7: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如果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该商品价格()

A.约降了14.3%B.涨了31.25%C.约涨了14.3%D.涨了50%

.读图表“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一批定价1万美元的货物,若选择在图表中显示的某一天用人民币购买,最合算的时候比最不合算的时候要少支出:

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元) 日期 2009-03-26 2009-04-27 2009-05-26 2009-06-26 1美元对人民币 6.8321 6.8253 6.8285 6.8328 A.多支出75元B.多支付57元C.少支付75元D.少支出57元

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

【考点】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项目 吃 穿 用 其他 总计 金额(亿元) 1700 500 1700 100 4000 A.温饱水平B.小康水平C.富裕水平D.极度富裕

【解析】本题以08至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下为大背景,以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为小背景,考查学生对汇率的转换了解,旨在考查学生连续计算能力和分清题目逐个解决题目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解读计算题,切忌主管猜测和心算,最好是分步骤逐步运算。依据“小张按1美元换取兑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乐意推算他拥有10008=8000人民币。而依据“两年后美元换取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又不难得呈现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为10008(1-20%)=6400元人民币。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8000-6400=1600元人民币。故选A。

、8.11+8.11×2%=8.27答案:B

、已知7月21日:1美元=8.11元。所以5美元的小饰品合人民币40.55元。

同理:7月20日,5美元的小饰品合人民币41.35元.。所以7月21日购买要比以前少支付人民币0.80元。答案:B

知识探究:例一两道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汇率的基础知识。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此时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此时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通过例一中第1题的计算可以探究发现,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单位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即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通过第2题的计算可以探究发现,当人民币升值后,同一种外国商品进口我国后,它的人民币价格会降低,从而使外国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口,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反之,当人民币贬值,由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进口。因此,通过例一的计算,学生关于汇率的变化,特别是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这个抽象的理论很容易的理解了。



8.A

9.A解析: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1000/4=250设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为X则500X=250推出X=0.5

解析:A.纸币发行有其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0÷5=6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12000亿元,因而l元纸币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了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故选A项。



13.解析:选A项。要保证币值稳定,即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为1,这就要求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已知货币流通次数不变,那么今年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10%)×(1+4%)=1.144,即比去年增加14.4%。

14.(1-0.8)×100%=20%,

15.B

16.c

17A解析解货币计算题,首先要掌握一个基本理论,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第一问,在供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增加,购买力下降,二者成反比关系,由题意看出市场上价格总额为100亿,所需货币量为100亿,现在设购买力为X,则200X=100,X=0.5。第二问,市场所需货币量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只需要100/4=25亿的货币量,而现在发行了200亿,设购买力为X,则200X=25,此时购买力为0.125。

18.D解析:例1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注意:提高了2倍,即是原来的3倍。提高到2倍,即提高了1倍,是原来的2倍。

B解析:2007年:1单位商品单价15元总量15元

2008年:1.5单位商品单价10元总量15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

2007年:10元货币──10元价值的商品

2008年:10元货币──10×(1-20%)=8元价值的商品(货币贬值20%)

12.5元货币──10元价值的商品

1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 1单位M商品价格 N时间内生产M

商品数量 N时间内生产的

价值总量 2007年 15元 15元 1单位 15元 2008年 10元 12.5元 1.5单位 15元 B解析:假设一年内生产商品所花的时间为t,数量为1,那么2006年商品价值总量=1×1×t=t2007年商品价值总量=(1+25%)×X×t=t(其他条件不变)X=0.8元



2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的设问。计算方法:20000×(2.25%-1.98%)×(1-20%)=43.2(元)。

A27.D28.C

29.调整前,10000×2.25%×1=225(元),因为要交利息税225×20%=45(元),所以调整前所得的利息为225-45=180元。同理计算得出调整后所得的利息为201.6元。比较调整前后的利息可以断定,居民的储蓄存款调整后利息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实际生活水平提高。答案:D调整前:100000×5.85%×1=5850(元)。调整后:100000×6.12%×1=6120(元)。对比利率调整前后的利息可以断定,企业贷款应缴的利息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答案:A知识探究:例四实际上是通过时政热点考查学生对存贷款利率基础知识的理解。第1题让学生在计算中掌握存款的最基本生活知识,同时让学生在计算中知道,我国目前开征利息税,从而增强学生自觉纳税的意识。通过比较2006年8月19日利率调整前后的利息变化,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中国人民银行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居民的存款利息有所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实际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存款利率上调会吸收公民储蓄,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有利于调节市场流通,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第2题让学生在计算中掌握贷款的基本知识,通过计算与对比,学生可以探究发现,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应缴的利息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即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信贷成本,抑制信贷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下降。进而使学生在探究中明确此次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货款利率的真正意义。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根据当前社会总需求扩张势头仍很强劲的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有利于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风险;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实际收益缩水”这一信息。实际收益是相当于名义收益而言的,名义收益即存款的利息收入,实际收益则要考虑当前的物件水平,如果物价上涨幅度等于银行利率,那么,存款的实际收益为0;大于银行利率,则为负收益,意味着实际收益缩水;小于则为正收益。计算公式为:存款实际收益=本金×(利率-物价上涨幅度)

依题意,设银行利率为A,可得:4900×(A-2.7%)=-22.05。A=2.25%答案选B项。

32解析:一年后该储户的本息合计50000×(1+3.87%)=51935元;由于消费品价格上涨5%,意味着此时的1.05元相当于一年前的1元钱的购买力,故一年后的本息合计相当于一年前的51935/(1+5%)元的购买力,计算约等于49462元,选C项。

33.B解析:人民币存款:7700元×3%+7700元=7931元

美元存款:(7700元/7.7)×4%+(7700元/7.7)=1040美元=1040×7.5元=7800元

解析:50000×2.2%-50000×2.2%×20%=880元880-880×5%=836元

解析:C.根据税后利息=本金×利率一本金×利率X税率:本金×利率X(1一利息税率)=10000x5.58%x5一(10000x5.58%x5x5%)=2650.5(元)。故选C项。D解析:在利息上调之前,张某的利息收入为:利息收入:(2000×2.25%)×l一(20000x2.25%)×1x20%=360(元);在利息上调后,张某的利息收入为:(20000X4.14%)×l一(20000x4.14%)×,lx5%=786.6(元);多得利息=786.6—360=426.6(元)。

【解析】贷款的复利计算就是利滚利,就是第一年是40万×0.05=2万,第二年是(40+2)万×0.05=2.1万,二者相加是4.1万选C。

解析:本题考查美元标价和汇率变动后,用人民币购买时付出人民币变化的幅度。由题意知,原来用人民币购买要花480元,后来要花630元,因此,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价格涨幅是150/480=31.25%,答案B

解析:对于消费者而者,购买商品时只有少支出才合算,即用较少的价值交换较大的使用价值,因此排除AB。一个“最”字说明我们要从中注意最高与最低汇率之间的差。最合算时要付出68253元人民币,最不合算时付出68328元,二者差75元。故选C

解析:某市恩格尔系数=1700÷4000×100%=42.5%。因此,其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故选B。

【启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支出总额×100%。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依据,先计算出恩格尔系数,然后再确定其消费水平。



























































献花(0)
+1
(本文系太极天帝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