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底特性对铝膜表面形态的影响
2012-02-28 | 阅:  转:  |  分享 
  
基底特性对铝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夏阿根金进生陶向明叶高翔

(浙江大学物理系杭州310028)

InfluenceofSubstrateCharacteristicsonSurfaceMorphologyofAluminumFilms

XiaAgen,JinJinsheng,TaoXiangming,YeGaoxiang

(DepartmentofPhysics,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AbstractThetopandbottomsurfacesofthinaluminumfilmsgrownontopofthesiliconeoilsurfacewerestudiedwithscan2

ningelectronmicroscopy.Wefoundthatthecharacteristicsoftheliquidsubstratecansignificantlyaffectthesurfacemorphologyofthe

aluminumfilms.

KeywordsLiquidsubstrate,Wedge2shapedfilm,Wrinkly,Surfacemorphology

摘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沉积在硅油表面的金属铝膜上、下表面的形貌进行了研究,证实了液体基底特性对金属铝膜

表面形貌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液体基底锲形膜皱褶表面形貌

中图分类号:O4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9748(2000)0620447203

人们对沉积在固体基底表面的金属膜已有了诸

多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3\]。但是基底特

性对较厚的金属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还有很多问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对金属膜下表面(即与基底相

接触的膜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有报道。近几年来,

浙江大学物理系的一个研究小组,率先在液体基底

表面沉积金属薄膜取得成功\[4,5\],它使得系统地研

究金属薄膜下表面的形貌成为可能。本文报道了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沉积在硅油基底表面的

连续金属铝膜上、下表面形貌的研究结果。实验结

果表明:与固体基底系统的情况类似,沉积在液体基

底表面的连续金属铝膜的上、下表面均呈颗粒状形

貌,但其颗粒大小及分布有很大的不同,从而证明了

基底特性对金属铝膜表面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

响。另外,还发现采用液体基底沉积金属薄膜的方

法能获得内厚外薄或外厚内薄的楔形圆环状铝膜,

楔形的角度约为10-5~10-4rad,且可由沉积速率

有效地控制。

1实验方法

在洁净的抛光Si(111)基底上,滴上一小滴纯硅

油(dowcopning705diffusionpumpfluid),硅油滴直

径约为1~2mm,该硅油在室温下的蒸气压为10-8

Pa量级。将滴有油滴的硅晶片基底水平地固定在

离蒸发源200mm的上方。蒸发材料是991999%的

纯金属铝片。在室温下,当真空室内的气压降为

4×10-4Pa时,开始蒸发镀膜。薄膜的名义厚度(膜

中心部分的厚度)和沉积速率由晶振膜厚测量装置

控制。

为了研究铝膜上、下两个表面的形貌,采取了一

种特殊的方法把铝膜从硅油表面分离开来。

(1)铝膜下表面把沉积好的样品从真空室中

取出,然后,用一块洁净的抛光Si(111)晶片表面小

心地触碰沉积在硅油表面的铝膜(即膜的上表面),

由于硅油不浸润铝膜,所以铝膜会立即粘附在硅晶

片表面。用丙酮清洗铝膜表面残余的硅油后,露出

了铝膜的下表面(即与硅油相接触的铝膜面)。

收稿日期:2000203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874016)和浙江省青年人才基金资助项目(19972RC9603)

744

第20卷第6期

2000年11月

真空科学与技术

VACUUMSCIENCEANDTECHNOLOGY(CHINA)

(2)铝膜上表面在一块洁净玻璃片上滴一滴

硅油,用此硅油滴小心地去触碰沉积在硅油表面的

铝膜(即膜的上表面),铝膜会由于触碰而变成许多

铝膜碎片,部分铝膜碎片会吸附在玻璃表面的硅油

滴上。然后用方法(1)再将铝膜粘在硅晶片上,用丙

酮洗去硅油后,就露出了铝膜原来的上表面。脱膜

后立即对样品的上、下表面进行SEM形貌测试。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1近中心部分的铝膜形貌

沉积速率为0105nm/s,名义厚度为30nm的

铝膜中心部分上、下表面形貌照片分别如图1(a),

(b)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铝膜的上、下表

面均呈颗粒状结构,上表面的颗粒平均直径约为20

~30nm,且表面显得较为平整致密;下表面的颗粒

较大,平均直径约为30~50nm,而且表面较为粗糙

疏松。

(a)(b)

图1(a)颗粒状铝膜上表面形貌;

(b)颗粒状铝膜下表面形貌

Fig11(a)ThemorphologyofthetopsurfaceoftheA1

granularfilm;(b)Themorphologyofthebottom

surfaceoftheAlgranularfilm

图1(b)所示的铝膜下表面形貌,反映了液体基

底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由于液体基底具有流动

性,表面应力小,所以铝原子在硅油表面的扩散和凝

聚行为所受的束缚势能较小,最后可凝聚成自由能

较小的大颗粒结构的铝膜,其表面的粗糙度也较大。

图1(a)所示的铝膜上表面形貌,是在铝膜下表面的

基础上由沉积铝原子扩散、凝聚生长而成的。由于

受下表面的隔离作用,并受到颗粒状下表面的应力

影响,硅油的流动性和弱表面势特点对沉积铝原子

的扩散和凝聚行为影响减弱。因此,与下表面相比,

上表面形成的颗粒较小且比较均匀,形貌的平整度

较好。由此可推断,随着薄膜名义厚度的不断增加,

对后来沉积的铝原子来说,液体基底特性对沉积铝

原子成膜行为的影响将逐渐减小,当铝膜到达一定

厚度时,上表面的形貌将接近于传统固体基底表面

沉积的铝膜表面形貌。

212铝膜边缘部分的形貌

脱膜到洁净硅晶片表面的铝膜边缘部分形貌与

上节所描写的中间部分的形貌有很大差别。

如图2所示,在硅晶片基底表面滴有硅油的半

径为r1(1~2mm)的圆内,由于蒸镀前后均被硅油

滴所覆盖,因此不存在铝膜。蒸镀开始以后,由于受

蒸发源的热辐射和铝原子的撞击,硅油滴整体和表

面局域温度升高,从而使油滴发生热膨胀且表面张

力减小,流动性增大,因此油滴沿半径方向缓慢扩

散,蒸镀结束时半径已扩大至r2,于是,蒸镀前、后

油滴半径扩大了Δr(Δr=r2-r1)。由于硅油扩散

所到之处会阻挡铝原子继续沉积到硅晶片基底表

面,因此,在Δr范围内由里到外铝膜的厚度从零逐

渐增加至名义厚度,从而在硅晶片基底表面形成了

一个宽度为Δr内薄外厚的楔形圆环状铝膜,如图2

所示,其中(b)为四分之一部分。据图中的几何尺寸

及膜厚值,可求得楔形角度约为10-5~10-4rad。

实验发现,此楔形角度随沉积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因

此,可由沉积条件有效地控制该楔形膜的斜率。图

2(a)中沉积速率为0105nm/s,外缘膜厚为30nm。

(b)中沉积速率为013nm/s,外缘膜厚为30nm。

(a)(b)

图2硅晶片基底表面的楔形圆环状铝膜

Fig12TheringlikeAlfilmwiththewedgestructure

onthesiliconwafersubstrate

同理,由于硅油滴扩散的原因,沉积在硅油表

面的铝膜边缘附近也有一个与硅晶片基底上的圆环

相对应的内厚外薄的楔形圆环状铝膜。从SEM照

片(见图3,沉积速率为0105nm/s,名义厚度为30

nm)中发现,生长在硅油表面的铝膜边缘的内厚外

薄楔形圆环状铝膜下表面具有皱褶形貌,实验发现

这些皱褶条纹沿等厚线形成同心圆,皱褶与皱褶之

间的距离约为011~10.0μm。

可以认为上述皱褶现象是薄膜自由能极小原理

所致。沉积在油滴表面的铝膜的边缘部分,由于油

滴的扩散行为,其厚度小于名义厚度,且越近边缘,

厚度值越小。已经证明:对于自由薄膜而言,皱褶形

844真空科学与技术第20卷

(a)(b)

图3沉积在硅油表面的楔形圆环状铝膜的

下表面的皱褶形貌

Fig13Thewrinklymorphologyofthebottomsurface

neartheedgeoftheringlikeAlfilmdeposited

onthesiliconoilsurface

膜比平坦膜的自由能更低\[6\]。当薄膜与液体基底

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时,薄膜的形状必然会自动趋

向于低自由能结构。因此,较薄的铝膜边缘会沿其

等厚线收缩成比平坦铝膜能量更低的皱褶状,形成

了既有楔形的特点又有皱褶结构的特征圆环状铝

膜。然而,对生长在硅晶片基底上的楔形膜表面(见

图2)却没有发现这种皱褶现象,其原因是由于硅晶

片基底表面与铝膜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力,以至于

铝膜无法收缩而减小其自由能。

3结论

(1)用热蒸镀方法在硅油表面能生长出连续金

属铝膜。当铝膜厚度较小时,液体基底特性对铝膜

表面形貌有明显的影响,并随着膜厚的增加,液体基

底特性对薄膜上表面结构的影响逐渐消失。

(2)由于蒸发源的热辐射以及沉积原子的轰击

作用,致使硅油基底在沉积过程中逐渐膨胀,从而在

硅晶片基底和硅油表面分别形成了内薄外厚和内厚

外薄特征的楔形圆环状膜,楔形角可由沉积条件有

效控制。

(3)由于基底和薄膜之间的应力作用,液体基底

表面的楔形圆环状铝膜呈皱褶结构,而在硅晶片基

底表面的楔形圆环状铝膜无皱褶现象。

参考文献

1HausJW,KehrKW.PhysRep,1987,150:263

2SikkensM,HodgkinsonIJ,HorowitzFetal.OptEng,

1986,25:142

3KrugJ,SpohnH.In:GodricheCed.SolidsFarfromEqui2

librium:GrowthMorphologyandDefects.Cambridge:Cam2

bridgeUnivPress,1990

4YeGX,ZhangQR,XuYQetal.PhysRevB,1995,52:

10811

5YeGX,ZhangQR,FengCMetal.PhysRevB,1996,

54:14754

6WilliamsDRM.PhysRevLett,1995,75:453

(上接第433页)

2KanaguS,KanazawaY,ShinodaTetal.A312inDiagonal

FullColorSurfaceDischargeacPlasmaDisplayPanel.SID

’96Digest,1992:713~716

3ShinodaT,WakitaniM,NantoTetal.Developmentof

TechnologiesinLarge2areaColorPlasmaDisplays.SID’93

Digest,1993:161~164

5HommaH,TotokiK,IqarashiKetal.LuminanceImprove2

mentofPDPsbyanExtensionofLight2emissionDutyto

90%withaHDTVCapacity.SID’97Digest,1997:285~

288

944第6期夏阿根等:基底特性对铝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献花(0)
+1
(本文系一叶舟一本...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