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主流与非主流思想的思辨
2012-03-03 | 阅:  转:  |  分享 
  
主流与非主流思想的思辨

摘要:中国传统史学中,主流思想和非主流思想都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在主流和非主流思想的种种碰撞中,传统史学曲折前行。本文主要论证这种现象及其原因,进而回到了史的本质——人的层面。

关键词:中国传统史学,主流,分流,错位,人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1-0000-01

人的思想具有生命性,而中国传统史学宛如一颗成长的大树,同时存在着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主流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一段历史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倾向,往往代表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主流;非主流思想,是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倾向,作为当时不显著的思想方向,却往往体现着时代潮流。一般来说,非主流思想是主流思想这枝主干上的分枝,在修剪过程中多半会被压制,也可能会成长并取代主干的作用。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的冲突是史学中一个有趣现象,在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

一、错位的现象

中国古代传统史学萌芽于中原大地,在绵长的长江黄河的滋润下滋生出富有生命力的史学系统。从瞽史记忆传说,到出现文字记载史实,到设立史官专门从事历史撰述,史学一步步成长,至史迁对于史家的自我觉醒,史学跨入一个更加清晰明朗的发展阶段,区别于经学自成一家。①自此,史学就成为一种专门学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环境中发展。

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历史中托古改制的风潮。生动的表现在《尚书》中的伪造。据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中所表示的观点,《尚书》第一篇《尧典》即存在伪史料,如尧统治时期设置九官,分管行政、农业、教育、司法、工业、畜牧、礼、乐、纳言九官。这种官制在后面连续的几个朝代都未出现,即使是废弃不用也不至于没有丝毫记载,由此可见《尧典》中存在伪史料。同样手法还见于《禹贡》,禹统治时期,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地理制度系统的成熟可见一斑,但夏商周三个朝代这种行政区域划分方法都无故被废弃。因此,尚书中此类托古改制的做法多半出自战国时期人士的手笔。②这种情况就是历史潮流被嫁接到古史料中,暂且不提史料的真伪,战国人士这种做法是其政治思想与当时霸政思想的冲突下的一种曲折表达形式,以达到舆论作用。表面上是“古为今用”,实际是“今为古用”。

另一个比较显著的思想碰撞是清朝的乾嘉考据趋势和经世致用思想的观念冲突。在清政府的文化高压政策或自我价值认同的标准下,清代绝大多数学者都从史论领域转为注重考据,运用考据手段辨别历史文献真伪。同时,出现了一批进步的思想家,他们认为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变革格外重要,史学也要贯彻“经世致用”的原则。

更多历史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的冲撞见于班马优劣之争、著史讲求“专精”还是“博通”的争论。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表现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思想碰撞。

二、冲突可能的原因

知其然引发探寻其所以然。发现中国传统史学的这个现象后,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探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起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社会中史的作用——为政治服务

我国古人所持的观点“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前两点说的都是功业,“立言”即是将当时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们考虑到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可以记录下来为以后的生产活动提供经验或教训。追溯到原始公社时期,瞽史从事记诵传说的分工,已经具有史官的基本安排雏形,表明学术的催生是由于政治的需要。待到晋朝设立专管史作的著作郎,史官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官职被确立。也从侧面说明当时学术上的状况是受政治限制、在最终都回归政治的适用。

2、平和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地理因素作为基础而逐渐养成的,不同于独立的人的性格,民族性格是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个人比较推崇钱穆先生的观点,即“我民族文化常于‘和平’中得进展是也。欧洲史每常于‘斗争’中著精神”。③确实如此,东方人民居住于大河流域,平原丰饶,多平和的态度;而西方则出于支离破碎的欧洲大陆,小国寡民导致斗争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四大文明区,只有中国黄河流域仍然繁荣,其余古文明发源地都变为破败状态。在这样平静安宁的状态下,中原大地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人民更倾向于稳定的生活。

3、历史背后的人性作用。

人是历史的主体,贯穿于历史的产生、经历、记载、评论和借鉴的过程中。梁启超对中国历史下的定义是:“记述人类社会赓续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④这个说法即体现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可或缺。

一定程度上,对人的作用的研究才是研究历史现象的最根本问题。钱穆先生也说:“我们研究历史,更重要的在应懂得历史里边的人。没有人,不会有历史。”⑤

历史在人的参与中不断变化发展,“历史的人格者”凭借时势推动历史发展方向,史学思想也多半围绕这些少数的“历史的代表”——也就是《孟子》书中所谓的“名世者”——来发表观点。在政治和军事的高压下,较多史学家因为种种顾虑不得不慎重著史,在记录和评论这些少数派的时候谨小慎微,或者言语讳饰较多,失去了秉笔直书的伟大作风。在主流的文化氛围下,总是有少数以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对象,也就是常提到的注意到“人”这个问题。其实,这种敢于反思少数占有强大武力的弊病的人是把视野扩大到了更广阔的区域,作为“历史的人格者”,这些统治阶级也是人,充其量被抽象化为一个团体,也没脱离人的思维模式。

主流思想和非主流思想的冲撞,归根结底就是在考虑人的问题时范围的差异。

历史的作用无外乎让“人”得到教育和启迪,并且指导生产活动,以获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史从出现以来目的就是服务于人。对待历史,需要围绕学史的目的,理解不同史观的背景,进而有选择地吸收史中利于人生活的思想,从而指导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全球的发展。

注解

①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9月,第4-7页。

②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1年2月,第6-7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社,2008年9月,第12页。

④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十四卷(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第4088页。

⑤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1年2月,第10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40-241.





















该毕业论文来自星论文网,查阅更多论文请上http://www.starlunwen.net。























献花(0)
+1
(本文系馆主来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