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散文阅读导读》学案
2012-03-06 | 阅:  转:  |  分享 
  


《散文阅读导读》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散文文体特征并感知散文的美。

2.梳理与散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3.以散文《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为例学习散文三读法。

4.培养对散文的喜爱及用情朗读散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可从阅读或写作散文时表现出的困惑切入。

二、背景知识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表达感悟的文学样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表现在材料、语言文字的组织和表现形式可以天马行空;神聚表现在无论作者的思绪驰骋到哪,都能收回集中于某个点,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即散文的“神”。因此,散文独特的美在于,能让我们通过一个亲切、随和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二)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散文的分类

散文大致可分为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其中抒情性散文不会无缘无故地生发感慨,总会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或怀人生情,因此它又有写景、言情、咏物、抒怀之分。

(四)散文的表达技巧(有时也混称为表现手法)

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如写景散文就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等;咏物散文常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另外常用的还有欲扬先抑、象征、衬托、对比等等。具体说来,

从散文的表1、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散文中的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散文中的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散文中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2、散文中的修辞方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散文中的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散文中的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3、散文的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各项具体解说参见《名师大讲堂》P174)

4、散文的行文布局:常见有包括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引经据典、巧譬善喻、过渡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等。

文眼句: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

总起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总结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点睛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散文要能散得开,还要注意力求避免繁冗的事件叙述和过细的人物描写,这样便易于节约笔墨以触及更多的事物,散文中的故事只要“点”,不要求完整的故事情节,我们称之为“碎片”。就像万花筒,里面的玻璃碎片越多,花型图案变换就越多,而万花筒的“筒”就是结构,是保持散文“神聚”的前提。

散文的结构是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细节按一定排列组合方式串联在一起,“以线穿珠”。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是文章由题目而生发的中心。、叙事性散文模式

叙事散文写作,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入笔,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大自然的一枚叶片、一粒沙子……都可体现出大的主题。

开头:用抒情的语言和句式修辞的变化,入题,渲染中心。注意词语华美而不空泛,如可以让比喻的本体是下文叙述的事件,喻体是美好的事物,相似点是文章的主题,例:“亲情是一杯浓浓的咖啡,苦涩中带着醇香。”

中间: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同一主旨或多角度主旨来贯穿几件事,注意和开头照应,使文章更严谨。

结尾:重申主旨,照应开头。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进一步点题。

特点散文因为有对生活或事物的感悟,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引导读者理解,体味文章的意味。

、议论性散文模式

议论性散文侧重于说理,发表议论,它与议论文虽有相似之处,但不要求严密的论证,它更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

开头:用抒情的语言把话题引导到题目来,提出论点。

中间:事例可以不强调过程,可以通过句式变换,将事例罗列,充实文章内容。思路纵横捭阖,有跳跃不呆板。采取并列式,结构整齐。

例:挫折

论点——挫折是成功的试金石

霍金、“超人”的扮演者里夫、张海迪、海伦·凯勒屈原、司马迁、李白、苏东坡姚明、中国体操队、贝克汉姆、麦迪

结尾:照应开头,重申论点。

特点:事件的叙述不再是刻板的讲述,而是融入情感的抒情,采用排比的方式,既可一个一个地写,也可一组一组地写。

、抒情散文模式

我们所说的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描写景物为主,侧重写作者的主观感受,依靠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联想连缀片断景物,这就是抒情性散文。

开头:自己对景物的感悟,入题,引出中心和景物的关系。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例:夏天

中心——热爱夏天

结构:爱夏天的风,温柔妩媚。

爱夏天的热,热情执著。

爱夏天的雨,泼辣奔放。

特点: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每个角度的描摹,可以增强语言的优美和生命的动感。

2、发挥联想,以内在精神为写作的分层依据。

例:绿叶

中心——人要像落叶一样,活出自我的风采。

结构:绿叶耐住严寒,迎春来的勇气。

绿叶甘守寂寞,衬红花的胸怀。

绿叶勇于牺牲,来护根的壮烈。

特点:借物喻人,是这类作文的关键,以写人来状物,可以增强语言的张力。

结尾:抒情,升华主旨,强化中心和题目。

叶圣陶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开头段要明快、简洁,几句内点题;中间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结尾照应开头,点题扣中心,文章整个结构圆合。这样一篇像模像样的好文章的布局就打造出来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1









献花(0)
+1
(本文系哈佛一馆首藏)